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十三章 内能第3节 比热容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目 录01自主学习02全程探究03全员提高04自我评价PART 01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 认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二)自学检测PART 011、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______(选填“快”或“慢”),甲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二)自学检测PART 012、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知识点 1探究一: 比热容PART 02全程探究1.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烧一大锅水和一小杯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谁加热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2. 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3、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如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现象: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要加热的时间短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表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J /(kg·℃)公式:c:比热容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质量△t:改变的温度单位:J物质 比热容 c/[J/(kg · ℃)] 物质 比热容c/[J/(kg · ℃)]水 4.2×103 沙石 0.92×103酒精 2.4×103 铝 0.88×103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蓖麻油 1.8×103 铁、钢 0.46×103冰 2.1×103 铜 0.39×103空气 1.0×103 水银 0.14×103常见物质的比热容知识点 1探究二:热量的计算PART 02全程探究Q吸= cm(t-t0)Q放= cm(t0-t)t0表示初温t 表示末温Q=cm△t热量=比热容×质量×改变的温度例: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你能根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 kg的水,温度从20 ℃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吸收的热量:Q=4.2×103 J/(kg·℃)×0.4 kg×(70 ℃-20 ℃)=8.4×104 JPART 03全员提高(一)统一观点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C.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冰 2.1×103 铜 0.39×103沙石 0.92×103 铝 0.88×103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2、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3、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4. 由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 2 倍B.若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则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D.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 2 倍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5、一个质量为1.5kg的钢刀,加热到44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求:(1)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2)若把这些热量给35℃、1kg的水加热,水温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标准气压下)[已知钢的比热容为0.46×103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问?010203课后反思PART 04自我评价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