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5.1 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5.1 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第一框 根本政治制度教案
课题名 《根本政治制度》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贯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课本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人大代表的职能以及与人民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借助以前所学知识,对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认识还不全面,对于为什么坚持以及如何坚持这一制度缺少理性认识。本课将通过教材,结合案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道德修养: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法治观念: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懂得如何与人大代表沟通交流。 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教学重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难点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宪法精神是贯穿八年级下册这本书的主线,第二单元的主体是公民,公民应该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那么到了第三单元,我们主体则上升到了国家,主要讲国家制度和国家机关,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机关则包括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查机关。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制度,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因此,我们必须要理解国家制度,了解国家机构的性质与职责,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教师活动:展示ppt.翻到书本62页,我们看第五课的题目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面的一段文字。第一行一直到第六行经济制度这部分画下来,这段要求背诵。为了便于背诵,我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关系图,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图来记忆。 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新课讲授 教师:我们从63页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同学们做好标注。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呢?不可以,我们看到书本61页,书上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因此,我们要能够区分根本政治制度和根本制度的区别。根本政治制度是,根本制度是? 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学学根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环节一】 教师: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宪法的相关内容,我想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没错,宪法中规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时,这一点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强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我国有十四亿多的人,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呢? 学生思考 教师: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那么每当要去人民大会堂开会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去人民大会堂吗?显然不是。那么我们十四亿人的权力该如何实现呢? 学生回答 教师:没错,通过人大代表,那么人大代表如何产生呢?我们书上是这样介绍的,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从而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那仅仅依靠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社会各项事务,也不够,因此呢,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爱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他们是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这些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我们在后面几节课会陆续学到。 教师:那么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原则又是什么呢?书上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那么总结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基本内容,在书本63页,同学们对照PPT,做好笔记。 【环节二】 教师:那么介绍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了是通过选出人大代表来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那么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呢?同学们可以先来想一想,你们觉得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有哪些义务? 学生回答 教师:老师这里呢,也有一个关于人大代表的介绍,同学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总结一下人大代表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 教师:视频看完后,同学们一定对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有了更深的了解。书上对于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也进行了介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人大代表的义务主要有三个: ①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②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③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之前我们举行的“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活动”,因为我们学校正好有这个条件,身边就有一位人大代表,浦东人大代表瞿祖芳校长。我们有同学就去采访了瞿校长,瞿校长在采访中就阐述了她对于人大代表职权和义务的认识。那么如果身边没有人大代表,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找到呢?书上介绍了这样几种,老师这里呢也向大家介绍一种方式,我们可以登录上海人大网,然后点击“市、区、乡镇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平台”,就可以看到上海各区的人大代表了。 【环节三】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吗,每届全国人民代表的大会的人大代表组成是在不断变化的,书本上介绍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老师PPT列举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那么结合教材64页探究与思考以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说说有什么变化?对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 教师:基层代表比例提高,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更有利于体现民意,进一步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那么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所在,我用三个词汇概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活力、好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好制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我们来看书本65的探究与分享。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 三、练一练 三道选择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