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电影《长安三万里》(事件呈现+金句运用+精选时评+观后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电影《长安三万里》(事件呈现+金句运用+精选时评+观后感)

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电影《长安三万里》(事件呈现+金句运用+精选时评+观后感)
【事件呈现】
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恢宏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定档于7月8日全国上映,伴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唐诗名句,唐代大诗人高适、李白的故事就此开启,两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
辽阔壮美的大唐史诗画卷
《长安三万里》以唐代历史为背景,通过高适视角,讲述了其与李白的一生情谊,以及两人与大唐群星交汇的动人故事。
在海报中,近处骑白马的高适与稍远处手举酒杯的李白领衔的大唐群星一道遥望恢弘的大唐盛景,暗合《长安三万里》片名,“长安”便是大唐群星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便是他们与心中理想的距离。
从长安城的繁华盛景、到江南月夜的诗情画意、再到边城战场的金戈铁马。预告展示了影片中多个不同地域,呈现出多面及立体的大唐风貌,也让主人公高适、李白的人生经历更显波澜壮阔。
诗句融入故事情节
本片借助动画的形式为观众呈现唐朝时期人文风貌的同时,也非常巧妙地将诗句融入到故事情节与人物对白中,通过动画的想象重现唐诗中的情景,同时也展现出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唐诗作为唐朝时期人们抒发理想、表达情感的载体,也在电影中跨越千年时空,与当下的观众对话。值得一提的是,除预告中出现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抚长剑,一扬眉”外,片中还将出现40余首唐诗。
顶级动画技术再现唐风
作为一部以唐代历史为背景的电影,本片用动画形式呈现大唐多地盛景,繁花似锦的长安城、秀逸柔美的扬州、灯火盈门的黄鹤楼、水天一色的三峡奇景以及潼关、松州、蓟北的壮美风光一定会令观众大饱眼福。
据悉,主创团队为打造出千年前的大唐盛景下足了功夫,不仅去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观摩长安城复原图,查阅唐代文化相关书籍,拜访专家学者,同时还前往潼关等地采风,力求在千年后的今天通过这部电影带领观众们“梦回大唐”。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作片中人物形象时,主创团队为了全方位还原唐朝风貌,选择以唐朝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展现了凸显唐朝人的雄阔精神的“唐风造型”,让观众感受到“唐风之美”。
【《长安三万里》唐诗集锦】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别董大二首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扶风豪士歌
李白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
我亦东奔向吴国,浮云四塞道路赊。
东方日出啼早鸦,城门人开扫落花。
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
扶风豪士天下奇,意气相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
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
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白纻辞三首 (其二)
李白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
郢中白雪且莫吟,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行路难三首 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李白
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
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
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报国有壮心,龙颜不回眷。
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
鼓角徒悲鸣,楼船习征战。
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长呼结浮云,埋没顾荣扇。
他日观军容,投壶接高宴。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赠别二首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送兵到蓟北
唐·高适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题 潼 关 楼
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梁园吟
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寄远十二首·其四
李白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南陵别儿童入京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李白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绿酒生微波。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
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
其二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欲安归?
拟古十二首 其九
唐·李白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横吹曲辞·长安道
白居易
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美人劝我急行乐,自古朱颜不再来。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
一回来,一回老。
【金句及运用示范】
1.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
适用主题:文化,诗词
运用示范:随着时光流逝,昔日的辉煌宫殿,早已经长满蒿草;那时的歌舞楼台,变成了一地断瓦残垣。但是,曾经的记忆并不会消逝,而会以文化为载体,不断在人们心中流传。对此,电影《长安三万里》也有言:“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2.人生譬如朝露,转瞬即逝。
运用示范:短暂,珍惜时间
运用示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人生譬如朝露,转瞬即逝。想到这一点,内心会忧伤,但也会更加珍惜时光,想要用好短短几十年,力争有一番作为。这样,等到老了,头白了,就不会觉得此生充满遗憾,反而可以说一句,这世界,我来过,我奋斗过,我无怨无悔!
3.你我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适用主题:青年与时代,不负盛世
运用示范:时代如大潮奔涌,不断向前。你我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后浪,流淌在时代的河床上;亦当为大鹏。高飞于时代的天空中。如此,才算不负韶华,亦不负时代。反之,如果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无所作为,庸庸碌碌,等到老了必然会留下莫大遗憾。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适用主题:知己
运用示范:少年,就算现在过得很糟糕,一路坎坎坷坷,也不要太悲观。请学会往前看,你还这么年轻,来日方长,未来有无限可能。让我们怀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态,走向“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璀璨未来吧!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适用主题:自信
运用示范:李白出生于商人之家,在那个讲究门第的年代,商人之子的身份,让他被很多人看不起。然而,他却从不以此自卑,反而充满了自信。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追求“扶摇直上九万里”,于是,朱笔一挥,写下锦绣文章;绣口一吐,就是大半个盛唐。
6.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适用主题:才华,舞台
运用示范:所谓的怀才不遇,都只是暂时的。只要你愿意在没有人的地方悄悄生长,就不用担心没有舞台可以绽放。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到时候,舞台上的光芒会打在你的身上,让你光彩熠熠,被台下的千万人仰望。
【时评精选】
1.《长安三万里》不仅有诗词,还有励志
《长安三万里》即是一部历史剧,其实也是一部励志剧。高适是如何从穷困潦倒的诗人,一步步成为了封疆大吏。虽祖上显赫,但家道中落,逐渐衰弱,家境贫寒,但他人穷志不穷,他依旧渴望文武兼修,以此来报效家国,建功立业。

少年高适稍有口吃,显得木讷但真诚。而李白潇洒飘逸,颇有千斤散尽还复来的架势。形成鲜明对比,但却误打误撞成为好友。
一路走来高适甚为坎坷,各种各样的难题接踵而至,甚至回到家乡,也依然发奋学习,内心坚毅,没有放弃。
放眼高适的经历,历经世俗冷暖,千锤百炼,最终智勇双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长安三万里,与其说让我们感受了大唐独特历史,但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一部励志剧,从刻画高适的角度,徐徐道来。
有的人出道即巅峰,而有的人一介布衣,普普通通,历经千锤百炼,内心坚毅,犹如志在云天的大鹏总有一天会展翅从风而起,凭借风力直上九万里之高。
所以,即使身处逆境,志向远大和脚踏实地总能引领逆境者勇毅前行。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正所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这是一种气概和胸怀,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和果敢。
当下,疫情已然过去,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逐步恢复,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已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部剧,感觉各个年龄阶段的朋友均可看看,人物有血有肉,性格描绘清晰,剧情主次分明,是一部难得的国产高质量电影,希望国产电影的品质再创新高!
2狂放洒脱与诗意悲欢的《长安三万里》
剧名为《长安三万里》,有人就说成了《长风三万里》,但也有别样的滋味,没啥违和感!依然高昂激越,狂放自如,“三万里”的浩大与夸张,彰显出中国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豪放不羁的情感力量。而十三朝古都长安,其历史积淀,文化渊源,人文情怀,让长安人及所有中国人自豪无限,向往憧憬这古老而现代的都城,《长安三万里》就带给我们观影的期待与热情了。
以高适的视角,通过与程公公的对话,在吐蕃军队袭击的前夜,二人秉烛夜谈,共同回忆了高适自己一生与李白及其当时一批著名诗人,音乐家,书法家,舞蹈家从故园到长安,遍及全国的大唐盛况,在人生际遇,命运沉浮中展示的大唐气概与大唐精神,追光动画制作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上线影院,整个故事时长2个半小时,吸引了大批各学段学生观众,诗歌艺术爱好者,唐诗唐史研究群体,文艺青年自然不必多说了。
尽管大部分中国人对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王维常建等盛唐诗人诗作耳熟能详,每个人的生平注释也都非常熟悉。而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他们一生的生活境遇,这部作品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电影详细地描述了高适和李白的一生,从洞庭湖畔相遇,到长安辉煌人生,在梁园和安陆各自坚守与追寻,安史之乱中不同人生抉择,在建功立业与求仙问道之间反复盘桓,二人相知相守,惺惺相惜,一生的友谊令人感怀。

大唐气概与盛唐风流,剧中一览无余,长安城的繁华,曲江宴的豪华,士子诗人的才华与豪情,在岐王府中李龟年的音乐,张旭的狂草,裴夫人的剑舞,都尽情展示与挥洒,令人感叹不已!
如果从启蒙教育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学文学院课堂教学与研究,我们的学生的唐史唐诗教育是丰富而深厚的,然而多少因为教育学习时间跨度过长,内容繁杂而显得碎片化,经典著作卷帙浩繁,这些都让盛唐诗人的人生与成就变得遥远而陌生,而这部剧,则适时顺势填补了这一遗憾,让那一段历史岁月真实而感人地呈现在你我眼前,这创意与成果,是值得借鉴和学习推广的。
为国建功立业的胸怀与高家世代沙场战功,李白口中的“高三十五”高适以边塞诗闻名遐迩,蓟州,扬州,剑南川西节度使,高适一生诗名功业卓著,但其大半生只是从八品的小吏,李白商人之子,入赘安陆许家,二人行卷之路都没有遂愿,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磨砺了二人不同风格的诗作。几度梁园与长安的辗转,边塞的迁徙与颠沛流离,隐忍中不断奋发准备,高适也从此由口吃,读书困难,不能作诗,一步步成长为文武双全的封疆大吏,其精神也是可敬可佩的!在长安扬州李白入世豪情壮志,楚地崇拜隐逸的孟浩然,出世修仙问道的游历四方,再到为永王幕僚,李白一生的志向远大,但未得如愿,起伏跌宕人生,成就了一篇篇传世佳作,流传至今。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那一代人经历了辉煌与动乱,于是有了我们熟知的课本诗歌学习内容,而电影艺术化地将这些课文自然融入在剧情之中,《静夜思》《春晓》《送孟浩然之广陵》《将进酒》《行路难》等,都可以做为诗歌视频资源引入中小学语文课堂,尤其是《将进酒》片段,完整交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不仅李白触手可及,岑夫子,丹丘生,高适,都在剧情中登场表演,高潮部分的朗诵,动画制作的精美,意境的绝妙,是整个电影中的精彩之处了。
另外,梨花带雨飘落的扬州石桥小船,曲江两岸的璀璨灯火,边塞高原的纷纷雪花,散落在酒杯里的那轮明月,长江浩渺而逝载着孟浩然的那片孤帆,梁园衰败的土台,电影用唯美动画画面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之美,诗歌,诗境,人生的共鸣,将观众带去艺术享受与审美体验之中,回味无穷。
杜甫直接间接出场多次,是仅次于高适和李白的人物,在岐王府里观张草剑舞时,那时他仅仅是个少年,日后与高李也多次于长安交游,三人友谊深厚,相互牵挂彼此。剧末,程公公告知了李白被赦免后的高歌绝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也提及杜甫在草堂那边的状况,高适动容,感慨万千,能有这些好友的消息,对刚刚经历与吐蕃大战的高适,年事已高,政局动荡,官场的倾轧与凶险,比之这些诗友们的情谊,后者无疑更让他牵挂与忧思了吧。
结束滚动字幕里,罗大佑的歌声与歌词相互辉映,沧桑感的嗓音里,是长安三万里的诗意与感怀,反复吟唱中,久久不能离去,皆因歌曲与故事还萦绕心间,品味中,三个小时,时间也是一瞬间,一如盛唐这些诗人们的一生,但却灿烂辉煌,影响深远,余味绵长!
3《长安三万里》上映——写给中华文明的一曲颂歌
经过长达3年多的创作,7月8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在创作了“新传说”系列和“新神话”系列之后,追光动画着手于创作一个新的系列——“新文化”。“新文化”系列聚焦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材,通过对这些题材的挖掘,表现历史中闪光的人物和故事。
创作方向确定之后,创作团队必须确定的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气质的历史时期。他们首先想到了自信、包容、恢宏的唐朝,而想到唐朝,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唐诗和诗人。于是,就有了这个系列的第一部作品——《长安三万里》。
“大唐的诗人和他们的诗词所能达到的精神和艺术高度,特别能代表中华文明的高度,于是我们就想创作一个关于大唐、关于诗词,关于诗人们的理想和追求的故事。”《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和邹靖说。
有观众看完电影后评价,《长安三万里》是创作者写给大唐的一曲颂歌,影片中的诗人们和他们创作的流传千古的诗篇,钩沉出绵延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一记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与千百年后的我们心灵交汇。
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
李白是《长安三万里》里最具光芒的人物,但故事并没有直接从李白的视角切入,而是从他的好友高适的视角徐徐展开。
“高适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对陌生的,除了‘天下谁人不识君’,可能大多数人对他就没有更深的了解了。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人之后,就发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高适的性格跟李白完全是一个对立面。李白是才华四溢、性格很外放的一个人,高适的性格特征则主要体现为耿直、坚韧、脚踏实地、默默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为高适和李白是有戏剧冲突的两个人物。相比之下,我们觉得高适的性格更能贴近普通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因此用安史之乱后的老年高适去回溯两个人的一生,通过高适的视角去看天才的李白,观众的代入感会更强一些。”谢君伟说。
拍摄这样一部文学性相当高的历史题材动画电影,创作团队在着手创作前做了许多功课。“这个电影涉及的历史知识量很大,我们对当时的民俗文化以及诗词和美学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我们找到了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专家,他们的意见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邹靖说。
举例来说,影片中李白为好友吴指南祭祀的片段,原本的设计是按照现代人的想象做的,也就是李白在坟前抚琴,但剧组请了专业的礼仪指导,这位礼仪指导给了创作团队一些民俗方面的建议,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个时代的习俗是在稻草上浇上美酒寄托哀思,这也是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呈现方式。
为了最好地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平衡,创作团队的原则是,电影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记录都要有所遵循,但历史中有一部分的记录是空白或者中立的,这部分内容就为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比如我们表现李白的青年状态,作为剑客,他的造型就是散发。而对于杜甫,人们一般对他的既定印象是忧国忧民,在电影里我们则把他作为孩童做了比较顽皮的处理。”邹靖说。
此外,据了解,创作团队用到的参考书籍就多达上百本。“我们看了很多书,但并没有完全按照某本书提供的信息来创作。事实上,每本书对当时的描述都可能是不一样的,但一些来自历史上的评价对我们有比较大的帮助。比如《旧唐书》对高适的评价,‘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这不是现代人写的,而是当时的评价,是没有争议的。”邹靖说。
“让更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长安三万里》用到了48首唐诗。“我们选取这些唐诗有两大原则,一是它必须是观众耳熟能详的,让观众一听到就能引发记忆;二是它必须有助于塑造人物和推动故事的发展,符合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故事情境的走向。”谢君伟说,影片中出现的一些诗,是希望告诉观众这些诗是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出的,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就会让观众看到原来这就是李白在这样的景色中追随孟浩然的船只时创作的,影片的华彩部分《将进酒》的段落,则清晰地呈现出李白、高适人到中年,有很多困苦在眼前,但无所畏惧的状态,通过诗中的意境去展现诗人不断追求理想的精神。
《长安三万里》塑造了大唐诗人的群像,在李白、高适、杜甫之外,还有贺知章、王维、王昌龄、郭子仪、岑参、张旭、哥舒翰……诗人们的集体登场,宛如历史天空中的群星闪耀在观众眼前。电影在展现他们的文学才华的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政治抱负和天下情怀。
谢君伟表示,这样的表现方式主要是希望展现以李白、高适为代表的唐代诗人不惧艰难、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这不仅是影片的主题,同时也连接着当下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呈现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不少观众在看过影片后说,看《长安三万里》,就像上了一堂充满历史浪漫主义的唐代文学史课。谢君伟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观众之一。“我在做这部影片的时候,有时候是把工作拿回家做的。我的孩子上二年级,电影里的诗他都背过,当他看到我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他会问我这些人物是谁,我会告诉他这是高适、这是李白、这是王维……这些人物在他脑子里有了具体的形象,他就会对这些人和那段历史产生特别的兴趣,我相信电影上映的时候,也会让更多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他们的精神通过这些诗篇传递给了今天的中国人”
在《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既是一位浪漫不羁的诗人,也是一位擅长相扑之术、召唤群鸣之术的“奇人”。为了塑造一个立体丰满的李白,创作团队煞费功夫,突破了人们对李白的刻板印象,力求还原历史中相对真实的李白形象。“我们对李白这个人物进行了很多研究,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他是诗人、诗仙,实际上他还能文能武。李白的一生一直在两种状态中游走,一方面是‘出世’,他是艺术天才,很向往道家成仙,另一方面是‘入世’,他渴望报效国家、成就功名,因此他的一生都很矛盾。这种矛盾塑造了这个人物很复杂的状态。”邹靖说,“我们在大的历史框架下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和想象,比如为了体现他年轻时肆意潇洒的状态,为他设计了散发的造型。而对他的老年状态,我们则呈现了他做出的一些我们看起来不太能理解的行为,这一切都源自他在‘出世’和‘入世’之间的挣扎。他是一个天真的人,虽然他做过一些错误的选择,但这种天真让他创作了伟大的诗篇,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也借由他身上的矛盾和天真塑造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从侧面呈现了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谢君伟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们才对生活有那么丰富的体悟,也才能在盛唐时期写出那样豪情万丈的诗篇。“是历史造就了这些诗人,这些诗人把他们对生活的体悟孕育在诗中,他们的精神通过这些诗篇传递给了今天的中国人。”
大胆追溯诗人们的情感状态和精神世界
创作一部史诗性的动画电影,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邹靖认为,创作这部电影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技术方面,而在于对这个电影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和精神状态的探索。“历史中的人们所做出的选择是基于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的,比如他们如何去行卷,如何拿着剑和书就游走天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那时候他们所做出的选择是今天的人不太会去做的。我觉得对那种状态和情怀的理解和诠释,是创作中最困难的。一旦当我们想明白他们的精神和情感状态,大胆地进行表达就好了。”
同时他也指出,在一部如此少见的具有传记性质的动画作品里把大量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凝聚成一个整体,也是一项对创作的挑战。“因为影片中穿插的人物事件、历史变化非常多,而我们要让观众始终感觉到故事是一个整体,为此我们用了很多方法,比如使用关联性,观众可以看到当年玩耍的大象和被火燃烧的大象,可以看到相扑运动如何贯穿了人物生命的不同时期,可以看到美好的扬州和只存在于回忆中的扬州……大量的关联性,让这个电影合成了一个整体。”
谢君伟则表示,在看完这个剧本后,心态上经历了兴奋、忐忑到紧张的过程。“我能把大唐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呈现出来吗?我能把这些诗篇里蕴含的意义阐述出来吗?这些问号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持续存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从而逐渐了解到李白是什么样的,高适是什么样的,其他诗人是什么样的。然而越研究就越发现未知的东西太多了。直到项目进入三分之二之后的时间才慢慢想明白了,在创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不太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这些诗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那段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充实了自己,并且把我的这些收获传递给了观众,对于我来说,想明白这件事是一段很重要的旅程。”
传递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和民族自信
谢君伟表示,华彩片段《将进酒》之后中年高适与中年李白相扑的那场戏令他难以释怀。从那个片段中可以看到,两个人的身体虽然都已经相对衰弱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然跟年轻时一样强大,最后高适把李白摔倒后,李白冲着高适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就是我20年前为你写的诗,高适。”两个人的情谊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片段喷薄而出。“这一个小片段代表了我们对理想的追求。”
邹靖则表示,整个电影中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场景是高适和李白两人在阳光下策马奔腾,“它体现了一种自信,人的自信,大唐的自信,民族的自信。我们要追寻自己的理想,要传递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这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鹤楼是影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谢君伟说,黄鹤楼寄托了诗人们的理想,“虽然物理上的黄鹤楼倒了,但这些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绵延千古,精神上的黄鹤楼因此一直屹立在那里。就像电影中高适说的那样,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在影片里展现更多的东方意境”
以动画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盛大的史实,不仅给塑造人物和讲述历史提供了更大的腾挪空间,也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风格。两位导演认为,在这样的题材面前,动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动画电影本身的特点就是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展现我们想要呈现出来的内容,我们觉得用动画形式展现文学的意境是再契合不过的了,李白的《将进酒》中既有豪放,也有悲苦,各种情绪杂糅在一起,并且想象力极其丰富,这跟动画电影表达的方式特别契合,所以我们能够借助所谓视觉传达去展现诗中的意境,跟随李白进入他的精神世界。”谢君伟表示,除此之外,动画电影能够做到对每一帧的精准控制。“动画电影中的世界是我们从零建造的,哪里需要有光,哪里的布局应该是什么样,我们都能够精准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整个画面的质感去还原我们头脑中想象的世界。”
邹靖也表示,动画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在造型和表演方式上的空间特别大,这种表演的夸张度和概括性是一种极致的探索,是真人表演无法企及的。“尤其是这个电影的题材是诗,诗是对我们的感受到的事物和体悟的概括和提炼,它非常利于用动画的形式来表达,两者在艺术上是具有关联性的。”
影片中穿插了不少水墨动画的片段,谢君伟说,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表现方式,是希望在影片里展现更多的东方意境,传递更多中国人的美学理念,让更多人体验到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观后感】
1《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生的意义在于一颗隐忍以致远的内核。
——题记
长安,长安,盛世长安。从小到大,我就觉得“长安”这个地名取得真好,一世长安,安定永恒。当年的大唐盛世,长安是何等模样?在这个流量至上和宣传号营销的时代,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文化和历史的守望者、传承者,能静心去耕耘或细品我们的“过去”?
《长安三万里》,这个“三万里”不止是长安的疆域辽阔,还指向了唐朝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说这是一部纪实类的人物传记,没错,它像一部正剧,与其说是动画,不如说是正剧。它并没有为了迎合市场喜好去放下严肃和端庄,而是在细节处精雕历史的痕迹,不管是一个场景里帘幕背后的身影,还是人物衣着相貌,都尽显唐朝风韵。
这个时代,更多看电影的人,追求的是感官的刺激震撼,三观的震撼。仿佛突破传统就是个性,仿佛颠覆规则就是新颖。但所幸,百花齐放的电影界,总有默默耕耘,砥砺传承文化的电影人。他们剧组在宣传时回应记者说请不起流量明星来帮忙,但李白,杜甫,高适这些大唐明星,才是真正的文化明星。高适半生不遇,耿直谨慎,晚年才有机会将高家枪法一展报国。这个从少年时期就家族落败,父母双亡的人,真的令人触怀!通过电影,通过高适,我也窥见了李白的一生,那个没有机会却名声大噪的谪仙人,就算在电影里看到,我也感受到了历史上这位诗仙的存在。电影不讲诗人情谊,却着重于不同文人墨客,甚至还有女子的报国之志。在那个有门户之见的时代,没人举荐,没家世傍身,纵有才华,也入世维艰。那些人若能活在这个时代,或许就不会有憾。但高适说得对:“即使有憾,却一样精彩!”
这部电影的制作者和参与者就像历史上的高适一样,默默无闻,低调耿直。中国文化历史上,只有一个李白,那个让所有文人向往的诗仙。但却有许许多多的高适,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高适,但他却是唐朝最显贵,惟一封侯的诗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人生大部分在蛰伏,在自我勤勉,在默默耕耘,不像李白大起大落,一生恣肆。但在电影里,高适的“成功” 是带有李白的成功的。很多东西、很多话语、很多鼓励……李白对高适讲的话两句令我动容,李白说——
面对青年口吃的高适,知道他说自己文采不行,作诗不会,李白大声笑道:“高兄,你心中的一团锦绣,总有出口的一天!”
年近半百,高适要去哥舒翰帐下当个文记,离开李白时,李白在他背后大声喊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高三十五,这句诗我二十几年前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啊!”
那一刻,我是有触动的。电影里的高适,也是浑身一颤,眼眸里波涛翻涌。
而高适,他让我震撼的是面对社会种种不公,面对强敌,面对临危受命,他的镇定谨慎,真的就是他多年蛰伏的沉稳。宁做最好的自己,不做更好的别人。对高适而言,生的意义在于一颗隐忍以致远的内核。他的致远,是家国大义,年少抱着光耀家门的夙愿,老年一人一马归故里,那个时代,心怀天下的诗人,何止他一个呢?还有当高适作为节度使,和永王对峙的时候,他沉静听着永王造反军队的动向,最后开口:“永王真的谋大而智弱……”他可以清晰分析出永王的本质懦弱,没有王者之果敢,无法让天下英雄归心。偏偏那时,李白跑去支持永王了,才被牵连下狱了。
诗歌救不了时代,但真正的英雄和团结的人民可以。这个电影,让我对边塞诗人改观了。以前觉得“边塞诗人”住在环境恶劣的地方,诗句里没有繁花似锦,花前月下等等,不够唯美。如今才敬佩那些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他们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能文能武的人便不少,但武将还能文学出众的,真的不易,像高适、范仲淹,还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辛弃疾,这些人人生有憾,却也名垂青史!
再来谈谈,“怀才不遇”这个主题。其实电影里,李白就算决定出世,最后还是去帮助永王造反。李白狂傲不羁的内心里,还是有入世之志的。科考让世间士子看到了一条桥,上面却挤满了不止千军万马,所有人在其中用终生去拼刺得个头破血流,抑或中途落水、搁浅戈滩。有的人因为出身,没机会参加科考,只能行卷。但行卷,岂是为那些寒门子弟开的?儒家思想浸淫下的人生理想与官宦文化的冲突、文人个性气质与政治大局谋略的不对等,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根源。
电影最后,高适说:“黄鹤楼虽然因为战乱被烧了,但那些诗还在,它就会在。……诗在,人在,长安就一直在。”诗在,文化就在。你如果耐得住心去看,对这段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真的很不错,会有共鸣。如果你喜欢热血和激情类的,可能不适合,它像一杯茶,需要沉思,需要回甘。
你本可以追寻文化的深度,却因为爱,而困于人心的浅薄。要知道,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多背背诗歌吧,多看看历史吧,我对学生说过:“不是你们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的血,才是中国人,而是有一天,当年读到书里、电影里、甚至生活里那些属于中国文化和现代成就的时,你心里油然而生自豪感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在教室里,在其他地方,当你脱口而出心中的一团锦绣,那便是你的文化自信!
2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电影《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国产动画片,制作了 3 年时间。导演谢君伟说:“长安代表着理想,三万里就是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不管对电影里的李白和高适还是现在的我们来说都是如此”。
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李白有了一个立体的认识,尤其是李白的性格。一个人的人生际遇是时代大背景和个人性格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李白如此、高适如此,我们每个人亦如此。
李白才华横溢,年轻的时候也非常想为国效力,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因为家庭出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想被伯乐举荐又遭碰壁,于是变得狂放不羁,纸醉金迷。我们经常用智商和情商来形容一个人,李白应该属于智商特别高,但情商较低的那类人。李白对朋友大大咧咧,自己对朋友发出的邀请,事后可能忘得一干二净。李白有点像长不大的孩子,肆意挥洒自己才华的同时,自己的个人生活却总是处理不好。
另外一个让我感动的点是高适和李白之间几十年不离不弃的友谊。双方可以 10 年不联系,但是只要听到对方的消息或者遇到对方,内心这种油然而生的喜悦感让我动容。李白和高适性格差距这么大,但一点也不妨碍两个人的友谊。这种互相鼓励、互相切磋,总是替对方着想的友谊弥足珍贵。
李白这样的天才,我们只能去仰慕。高适的故事似乎离我们普通人更近一点。高适不轻言放弃又耐得住寂寞的性格,让他每天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做出了一番自己事业。另外高适的价值观也非常正,他的代表作品《燕歌行》这两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让前线腐败的将军很不舒服。
世上本来多苦难,在遭受苦难的同时,如果能收获类似李白和高适之间这样的友谊,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努力寻找到这种最深厚的友谊。
3长安如梦里,追忆三万里——《长安三万里》观影感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追光的动画,也在一部部的追光动画中见证了国漫的巨大进步。对于《长安三万里》,我期待了整整两个月。今天看了下来,168分钟,每一分钟都是如此美丽和珍贵,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不愧是追光,不愧是国漫巅峰,感谢它不仅给了我视觉上的国风享受,还带我穿越回到了唐朝,见证了高适和李白的一生。不知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敏感,还是对文学历史的热爱,中间高潮部分让我泪流不止,那些优美经典的唐诗总会穿越千年来到眼前,再次打开我的心扉。
浪漫的不只有爱情,还有一辈子的好朋友。
我们的人生能有几个知己?在古代,车马很远,书信很长的年代,又是怎样来维持友情?李白和高适在年少时相遇相伴了一段路,中间因为各自的志向纷纷道别。大鹏一日腾飞起,他们以诗为交。当李白随性一句和高适相约扬州,高适却铭记在心,如约而至,尽管那时李白已经小有名气,身边也有不少好友,但是他仍然不忘高适,把高适当作最好的朋友。当李白家中突变,颠沛流离,大病初愈后的第一时间,他第一个想见到的人却是高适。当李白在长安名声赫然时,仍不忘邀请高适来长安帮助他成就功名。人生譬如朝露转瞬即逝,他们再次遇见时,李白早已落魄。高适却不畏朝廷,解救了李白,安顿了李白夫人。他们的友情很短,短到陪伴彼此的时间只有那么几次。他们的友情很长,长到彼此铭记了一辈子,守护了一辈子。
《将进酒·君不见》,究竟是什么打动了我?
《将进酒》在我的记忆中,还是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激愤伉俪的为我们诵读。今日在见证了李白的一生后,再次诵读《将进酒》,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和李白一起站在黄河边上,把酒饮欢,感叹人生世事变幻无穷。电影里这一段可谓是经典、震撼,直击我心,让我泪流不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当李白在官场失意时,把酒饮欢。酒醉之时,与一行知己高适、杜甫、岑夫子、丹秋生驾鹤升天,奔向九霄,星光作伴,好友相陪,这个画面每一帧都是那么美,美如仙境。我感叹文字的伟大力量,时过千年,经典的文学作品依然穿越时空,打动着我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中央民族大学裴雯教授解读到《将进酒》,正如追光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样,李白不只是豪情洒脱,也不是颓废低迷,他是有着浩如烟海的忧郁和愤怒的情绪。戴建业老师解释到,李白是伴随高度的自信和彻底的自卑,无边的欢乐和无尽的忧伤,摒弃富贵与猎取共鸣,旷达放纵与坚定执着,他给人的感受不是消沉,而是充满着力量!或许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将进酒》,尽管我们对待人生有着无尽的忧郁和愤怒,但是我们总要往前走,总要去追求我们人生的意义。一起须尽欢吧,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可以有专属自己的长安梦,都可以绽放光彩。
电影虽然讲述了唐朝的由盛而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人物色彩。李白、高适、杜甫、王维、李龟年、张旭、丹丘生等诗人,每个人物性格特点截然不同,但是他们都在那个时代绽放了自己的光彩,与诗消遣,与酒美谈,成就了一篇篇名作,这无非是一场盛宴。我一直记得我的研究生导师告诉我的“different is good!”,是呀,“不同的”就是“好的”,何须去在乎你是否和别人一样,专注做自己,你就是你自己,你也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长安三万里,正如唐朝的诗人一样,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安,这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三万里是我们追寻理想的距离,或许不止三万里,或许超过三万里,不管路途如何艰难,这是我们此生的追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