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道德修养:理解中秋团圆、重阳尊老的内涵,珍爱亲情,尊老敬长。
法治观念:略
健全人格:1.了解中秋节及其他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和习俗,了解民风民俗中的科学道理。
2.加深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积极、愉快地生活。
责任意识:养成尊老敬长的好习惯,懂得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中秋节、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知道中秋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理解中秋团圆、重阳敬老的文化内涵。
【难点】
理解中秋团圆、重阳敬老的文化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与中秋相关的图片、故事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准备日历。
2.搜集各地中秋节的习俗资料。
3.整理咏月思亲的诗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图片,猜一猜与图片有关的节日是什么。
预设:中秋节。
师:同学们猜对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与中秋节有关的传说。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说中秋节。
【设计意图:出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图片,让学生猜有关节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生活积累,迅速进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中秋节
1.中秋节的时间和别称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哪一天过中秋节吗?翻开日历,说说今年的中秋节是哪一天。
预设:公历*月*日,农历八月十五。
师: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恰值秋季正中,故名“中秋”。
2.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那你知道哪些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呀?能简单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
预设:学生简单叙述。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其他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设计意图:以叙述中秋节传说来激起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亲近、认同和传承我国中秋传统文化。】
3.中秋节的习俗
阅读教材第14页,说说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预设:吃月饼、赏月、点灯笼、敲锣打鼓……
师引导:吃月饼,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月饼甜甜的,象征生活甜美。人们吃月饼是为了企盼合家团圆……
【设计意图:学生分享不同的中秋节习俗,从不同的习俗中感受人们赋予中秋节的情感,并回望自己和家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团圆夜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的日记,概述日记并说说对“中秋节,团圆夜”的理解。
预设:中秋节这天,天上圆圆,人间团圆。团聚与思念,都是中秋节的味道。
师:日记中的小主人公一家在八月十五日能团圆在一起,家人有说有笑很幸福。可是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够与家人团聚,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
(预设略)
小结:因为各种原因,每个家庭不一定都能在中秋团圆。与亲人分离的感觉是孤独的,充满思念;在家的人盼望他乡的亲人,他乡的家人思念故乡的亲人。
(三)古诗词中的月
师:其实出门在外远在他乡的人们,更加思念故乡的亲人,这就是浓浓的思乡情!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多少感人肺腑的动人诗篇!
1.出示李白及《静夜思》图片,诵读并感受思乡情。
2.出示张九龄《望月怀远》情境图片,诵读并感受思乡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咏月思亲的佳句?
预设: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 https: / / so.gushiwen.cn / authorv_ae8538b4e917.aspx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https: / / so.gushiwen.cn / shiwenv_2367f5ae6dee.aspx )》)
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深厚,这些诗词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三、课时总结
中秋节,团圆夜,但愿同学们每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都能和家人一起团团圆圆。
四、作业布置
反复诵读收集的咏月思亲诗词,试着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我们这样过中秋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由来:各种传说故事
习俗:吃月饼、赏月、点灯笼、敲锣打鼓……
咏月思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