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02光现象【课程标准】①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了解相关现象(如针孔成像等)。②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现象及其特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③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能解释相关问题,如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形成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④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⑤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波【思维导图】(知识●逐点夯实……必备知识系统梳理基础重落实……复习自修)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太阳光能通过太空和大气层传播到地球表面,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小孔成像:用给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光屏与蜡烛之间,光屏上就会形成烛焰倒立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像。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其大小关系为:。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米/秒。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c>v空气>v水>v玻璃。1、小孔成像的条件:小孔必须足够小,但并不是越小越好,孔太小会影响像的亮度;2、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3、小孔逐渐变大,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变模糊;当小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与小孔形状相同的光斑。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士兵瞄准射击;站队时队列排直等。像“井底之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都是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进行解释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1.内容:如图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MN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BON等于入射角∠AON。 2.注意点:要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表面是光滑的物体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方向反射。漫反射可以使人在各个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1.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即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3.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可以成像;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如可用平面镜制成潜望镜。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折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光由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折射角等于0。1.实验装置图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幻灯机u=f - - - 不成像 平行光源,测焦距u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如图所示。凹透镜成像光路图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1.凸透镜和凹透镜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像2.眼球折光系统眼球的折光系统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视网膜相当于光屏。3.人眼球的成像特点因为观察的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纠正近视眼 远视眼视觉特征 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远处清晰,近处模糊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成像位置 在视网膜前方 在视网膜后方成像光路矫正镜片 凹透镜 凸透镜①理解利用光具座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会从光具座上读出物距、像距。观察实像或虚像。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而凹透镜只能呈虚像。②整个眼球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照相机。③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其矫正方法。(课堂●分类突破……精选考点典例研析技法重悟通……考点演练)题型一阳光的传播[典例1](2023春 牟平区期中)下列现象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D.近视眼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了【答案】A【解答】解: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影子的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影子的原理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影子的原理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近视眼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与影子的原理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对点训练1】(2023 东丽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看到地上的书 B.放大镜 C.叉到水中的鱼 D.小孔成像【答案】D【解答】解:A、看到地上的书,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放大镜,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C、叉到水中的鱼,看到水中的鱼变浅了,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正确。故选:D。题型二阳光的组成[典例2](2023春 青浦区期末)下列各种单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黄光 B.红光 C.蓝光 D.绿光【答案】A【解答】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而黄光不属于三原色之一。故选:A。【对点训练2】(2023春 盐城期中)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B.不可见光是人们假想的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C.此色散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赫歇尔通过实验研究得出D.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答案】D【解答】解:A、红光的折射程度要小一些,紫光的折射程度要大一些,故白屏上A处是红光,B处是紫光,故A错误;B、人类看不到不可见光,但不可见光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C、此色散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故C错误;D、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故D正确;故选:D。题型三光的反射 平面镜[典例3](2023 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墙上呈现人的影子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 D.放大镜把字放大【答案】A【解答】解: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墙上呈现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对点训练3】(2023春 肥城市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正在大汶河水面上展翅起飞的瞬间。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B.当白鹭向上飞行时,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白鹭飞得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答案】A【解答】解:A、当白鹭向上飞行时,白鹭与其倒影相对于水面对称,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故A正确;B、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与其倒影相对于水面对称,当白鹭向上飞行时,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故B错误;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白鹭飞的越高,在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A。题型四光的折射[典例4](2023 北京)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C.∠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答案】B【解答】解:ABC、根据反射定律,在没有光传播方向的情况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该关于法线对称,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垂线即为法线PQ,如图所示:;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则∠AOP是入射角,∠BOP是反射角,∠COQ是折射角,故AC错误,B正确;D、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射出,故D错误。故选:B。【对点训练4】(2023 青秀区校级三模)下列光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手影 B.小孔成像 C.池水变“浅” D.路口反光镜【答案】C【解答】解:AB、手影的形成现象,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错误;C、池水变“浅”,人看到的是水底反射的光线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所以觉得变“浅”了,故C正确;D、路口反光镜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C。题型五凸透镜成像[典例5](2023 赤峰)如图所示,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风景,看到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C【解答】解:拿着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景物到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看到的是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对点训练5】(2023 官渡区校级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处时,光屏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上一近视眼镜,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向下移动光屏可以让像呈现在光屏中央【答案】C【解答】解: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处,此时物距u=50cm﹣42cm=8cm<f,根据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成像,故B错误;C、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上一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所以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此时像成在光屏的上端,所以向上移动光屏可以让像呈现在光屏中央,故D错误。故选:C。题型六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典例6](2023春 洋县期中)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再拿一个放大镜作为目镜放在水滴的上方,这样就可以制成一个显微镜。把一幅图片放在玻璃板的下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面图片中的微小细节了。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滴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B.目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 D.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答案】C【解答】解: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再拿一个放大镜作为目镜放在水滴的上方,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对点训练6】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的。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Ⅰ B.远视眼,镜片ⅡC.近视眼,镜片Ⅰ D.近视眼,镜片Ⅱ【答案】C【解答】解:由图乙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镜片Ⅱ是凸透镜,故应佩戴Ⅰ。故选:C。(课时●过关检测……关键能力分层施练素养重提升……课后练习)1.(2023 盐都区三模)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A.化学能 B.内能 C.电能 D.机械能【答案】C【解答】解: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023 广东)如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A【解答】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就形成了影子,故A正确。故选:A。3.(2023 高新区校级模拟)“一池曲江水,千秋盛唐梦。”如图所示是西安曲江大唐芙蓉园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在亦幻亦真的场景构建中,用光影水舞,描绘了盛唐时期古人的丰富情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绚丽多彩的建筑物是光源B.在黄色灯光照射下,屋顶因为吸收黄光所以看起来是黄色的C.夜空中笔直的光束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红、黄、蓝是光的三原色【答案】C【解答】解:A、建筑物本身并不能发光,是反射了其它光源的光,因此水中绚丽多彩的建筑物不是光源,故A错误;B、在黄色灯光照射下,屋顶因为反射黄光所以看起来是黄色的,故B错误;C、夜空中笔直的光束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D、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故D错误。故选:C。4.(2023 龙港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南湖红船的倒影 B.宝塔山下的光柱C.遵义会址的树荫 D.天安门旁的彩虹【答案】A【解答】解:A.南湖红船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宝塔山下的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遵义会址的树荫是影子,是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天安门旁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3 河东区二模)2023年2月14日,我国多地出现了5个太阳的幻日奇观,这种幻日是空中规则的六角形冰晶体折射阳光造成的。下列光现象,与幻日奇观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地面的人影 B.水中的倒影 C.墙上的小兔 D.放大的文字【答案】D【解答】解:A、地面的人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墙上的小兔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放大的文字,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6.小雷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盒高h=8cm,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眼睛在盒盖上方凸透镜附近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盒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观察器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眼睛观察到昆虫标本的像是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大于8cmD.逐渐增加盒子的高度h,眼睛观察到的像一直变大【答案】C【解答】解:ABC、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物距应小于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8cm,成像原理与放大镜相同,故AB错误、C正确;D、逐渐增加盒子的高度h,眼睛观察到的像先成放大的虚像,再成放大的实像,然后成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7.(2023 青秀区校级模拟)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例如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在大幅上升。关于近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太弱B.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C.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答案】B【解答】解: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2023 邗江区校级三模)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将易拉罐远离灯泡,塑料薄膜上灯丝的像将 。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是 (“圆形”/“三角形”/“灯丝形状”)。【答案】倒立;变小;灯丝形状。【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因为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和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所以在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不变时,若将易拉罐远离灯泡,像会变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为灯丝的形状。故答案为:倒立;变小;灯丝形状。9.(2023 宝应县校级三模)如图甲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来是空的,当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前者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 ,后者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 (填“空气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一个1.7m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1m远的地方,他的像到他的距离是 m。当平面镜向他靠近时,他的像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答案】直线传播;水射入空气;2;不变。【解答】解:(1)前者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壁挡住了硬币的反射光线,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沿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比实际的位置要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故人和像的距离是1m+1m=2m;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跟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水射入空气;2;不变。10.(2023 青羊区校级模拟)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东安湖主场馆举行开幕式。风景旖旎的东安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进入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透镜可用来矫正 (选填“近”或“远”)视眼。【答案】折射;远【解答】解: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湖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故答案为:折射;远。11.(2023春 兴平市期中)学过光的知识后,我们知道光路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在一次小组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组内同学发现,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当凸透镜向 (选填“物体方向”或“光屏方向”)移动到某位置时,光屏上又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有位同学在主光轴上标出如图的A、B、C、D、E五个点,在这五个点中,物体放在 点可成倒立的像,放在 点光屏上不能成像(如有多点符合条件,请全选出来,少选、错选均不得分)。【答案】可逆;物体方向;A、B、C;D、E。【解答】解:在光的传播中,光路是可逆的;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当凸透镜向物体方向移动到某位置时,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且像距大于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又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故在这五个点中,物体放在A、B、C点可成倒立的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故放在D、E点光屏上不能成像。故答案为:可逆;物体方向;A、B、C;D、E。12.(2023 南关区校级四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利用甲图中的凸透镜,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是根据这一原理做成的;若只把该凸透镜换成焦距f=6cm的另一个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答案】(1)会聚;10.0;(2)投影仪(或幻灯机);左;(3)大于。【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50.0cm﹣40.0cm=10.0cm;(2)利用甲图中的凸透镜,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若只把该凸透镜换成焦距f=6cm的另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物距,缩小像距,故此时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说明隐形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隐形眼镜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故答案为:(1)会聚;10.0;(2)投影仪(或幻灯机);左;(3)大于。13.(2023 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 条光束。(2)将折转光屏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让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要呈现反射光,需将右半屏向 (选填“前”或“后”)折转。(3)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aa'、bb'和cc',如图丙所示。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对称轴视为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答案】(1)2;(2)前;(3)法线;相等。【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这样能显示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传播路径;(2)如图乙,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了一个角度,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则需将右半屏向前折转;(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如图丙所示,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对称轴视为法线所在位置,同时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相等。故答案为:(1)2;(2)前;(3)法线;相等。14.(2023 裕华区校级二模)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视力表的上边缘可用A点表示,请做出人眼看到视力表上边缘的光路图。【答案】4.2;0.8;见解析。【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3m,因此视力表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3m,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为L=2.3m+2.3m﹣0.4m=4.2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因此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0.8m。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A点的对称点A′,连接人眼与A′点,与平面镜交于O点,连接AO,则A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故答案为:4.2;0.8;见解析。15.(2023 杜尔伯特县三模)如图甲是一只魔术箱,正面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空纸箱,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这是因为魔术箱中有一块 (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如图乙也是一只魔术箱,箱的左右两侧同一水平线上各有一个小孔,一束光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正好挡住光线,可光仍从右孔射出,这是因为魔术箱里面暗藏平面镜。下列选项中平面镜的作用与其一致的是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C.夜间自行车的尾灯被机动车灯光照射时将光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答案】平面镜;45;C【解答】解:从甲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好像是一个空箱子,而从乙图中看出观察口正前方没有方格纸,有一个倾斜平面镜,所以甲图中的空箱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得到的,因此镜面与箱底的夹角为45度;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实际上纸币在平面镜后面,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B、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C、自行车的尾灯是一组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镜面反射,可将光沿原路反射回去,这是利用光的反射;故选C。故答案为:平面镜;45;C。1.(2020 赫山区校级自主招生)路灯高度为6.8米,人的高度为1.7米,当人行走时,头顶的影子在地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则( )A.人不可能匀速行走B.人以0.7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C.人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D.人以0.2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答案】B【解答】解:如分析中的图,当人在路灯的正下方时,人的影子在B点,当人从B向B'移动时,人头顶的影子从B点向C点移动,人和影子移动的时间是相同的,设人和影子移动的时间是t,人移动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公式得,BB'=vt,BC=1m/s t,所以 B'C=BC﹣BB'=1m/s t﹣vt,人移动时,ΔCA'B'∽ΔCDB,所以,=,所以,=,解得,v=0.75m/s。故选:B。2.(2021 永春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bc是一水池,地面ab、cd与水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aa'是高为10m的电线杆,ab=4m,bc=2m,cd=2m。立在d点的观察者弯腰观察电线杆在水中的像。已知观察者的两眼距地面高为1.5m,则他能看到电线杆在水中所成像的长度为( )A.4.5m B.6m C.3m D.1.5m【答案】C【解答】解:观察者眼睛为点d′,作 aa'关于ad的轴对称图形aa″,连接d′c、d′b并延长,分别交aa″于点P′、Q′,由Δcdd′∽ΔaP′c,可得=,因为aa'是高为10米的电线杆,ab=4米,bc=2米,cd=2米,观察者的两眼距地面高为1.5米,所以aP′=4.5m,由ΔabQ′∽Δbdd′,可得=,解得aQ′=1.5m,所以PQ=P′Q′=aP′﹣aQ′=4.5m﹣1.5m=3m。故选:C。3.(2023 襄阳自主招生)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灰、蓝、腚、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D【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实像,故A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错误;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故选D。(多选)4.(2021 青岛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若蜡烛和光屏不动,把透镜向左移动,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C.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远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答案】BD【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B、根据光路可逆可知,蜡烛和光屏不动,把透镜向左移动,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故B正确;C、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没有像,故C错误;D、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远视镜,远视镜是会聚透镜,对光线由会聚作用,成的像要靠近凸透镜,故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BD。5.在光学中,折射率是这样定义的:让光线从真空(空气)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如果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n=,图为某光线通过三棱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2α)的光路图,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数学关系:sin(θ)=y,cos(θ)=x,tan(θ)=y/x)【解答】解:先作左边界面的斜面的法线,再作右边斜面的法线,当光线从左边以α角入射时,此时的入射角I=90°﹣α,让光线从右边可逆方向以α角入射求出此时的折射角,发现两入射角相等,这说明了中间光线和两侧的斜边夹角相等,说明和底边平行,即CD∥BC,则当光线从左边以α角入射时,此时的折射角为r=90°﹣=α。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n===cotα。故答案为:cot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02光现象【课程标准】①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了解相关现象(如针孔成像等)。②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现象及其特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③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特点,能解释相关问题,如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形成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④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⑤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波【思维导图】(知识●逐点夯实……必备知识系统梳理基础重落实……复习自修)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太阳光能通过太空和大气层传播到地球表面,说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小孔成像:用给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光屏与蜡烛之间,光屏上就会形成烛焰倒立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倒立的像。像的大小与物(蜡烛)的大小以及光屏所在位置有关。其大小关系为:。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米/秒。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c>v空气>v水>v玻璃。1、小孔成像的条件:小孔必须足够小,但并不是越小越好,孔太小会影响像的亮度;2、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3、小孔逐渐变大,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变模糊;当小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与小孔形状相同的光斑。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士兵瞄准射击;站队时队列排直等。像“井底之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都是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进行解释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1.内容:如图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MN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BON等于入射角∠AON。 2.注意点:要抓住一面、一点、两角、三线,即镜面,入射点,反射角和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3.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或其他表面是光滑的物体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并不平行,而是向着各个方向反射。漫反射可以使人在各个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1.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即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3.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可以成像;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如可用平面镜制成潜望镜。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折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光由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r大于入射角i。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折射角等于0。1.实验装置图2.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幻灯机u=f - - - 不成像 平行光源,测焦距u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如图所示。凹透镜成像光路图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1.凸透镜和凹透镜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像2.眼球折光系统眼球的折光系统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视网膜相当于光屏。3.人眼球的成像特点因为观察的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纠正近视眼 远视眼视觉特征 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远处清晰,近处模糊形成原因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眼球前后方向太长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成像位置 在视网膜前方 在视网膜后方成像光路矫正镜片 凹透镜 凸透镜①理解利用光具座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会从光具座上读出物距、像距。观察实像或虚像。知道凸透镜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而凹透镜只能呈虚像。②整个眼球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照相机。③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其矫正方法。(课堂●分类突破……精选考点典例研析技法重悟通……考点演练)题型一阳光的传播[典例1](2023春 牟平区期中)下列现象中,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D.近视眼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了【对点训练1】(2023 东丽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看到地上的书 B.放大镜 C.叉到水中的鱼 D.小孔成像题型二阳光的组成[典例2](2023春 青浦区期末)下列各种单色光中,不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黄光 B.红光 C.蓝光 D.绿光【对点训练2】(2023春 盐城期中)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白色光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应是紫光,B处应是红光B.不可见光是人们假想的光,并不是真实存在的C.此色散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赫歇尔通过实验研究得出D.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题型三光的反射 平面镜[典例3](2023 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墙上呈现人的影子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 D.放大镜把字放大【对点训练3】(2023春 肥城市期中)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正在大汶河水面上展翅起飞的瞬间。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B.当白鹭向上飞行时,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白鹭飞得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题型四光的折射[典例4](2023 北京)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C.∠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对点训练4】(2023 青秀区校级三模)下列光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手影 B.小孔成像 C.池水变“浅” D.路口反光镜题型五凸透镜成像[典例5](2023 赤峰)如图所示,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风景,看到的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对点训练5】(2023 官渡区校级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处时,光屏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上一近视眼镜,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接收到清晰的像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向下移动光屏可以让像呈现在光屏中央题型六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典例6](2023春 洋县期中)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再拿一个放大镜作为目镜放在水滴的上方,这样就可以制成一个显微镜。把一幅图片放在玻璃板的下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面图片中的微小细节了。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滴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B.目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 D.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对点训练6】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的。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Ⅰ B.远视眼,镜片ⅡC.近视眼,镜片Ⅰ D.近视眼,镜片Ⅱ(课时●过关检测……关键能力分层施练素养重提升……课后练习)1.(2023 盐都区三模)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 )A.化学能 B.内能 C.电能 D.机械能2.(2023 广东)如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3.(2023 高新区校级模拟)“一池曲江水,千秋盛唐梦。”如图所示是西安曲江大唐芙蓉园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梦》,在亦幻亦真的场景构建中,用光影水舞,描绘了盛唐时期古人的丰富情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绚丽多彩的建筑物是光源B.在黄色灯光照射下,屋顶因为吸收黄光所以看起来是黄色的C.夜空中笔直的光束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红、黄、蓝是光的三原色4.(2023 龙港区一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南湖红船的倒影 B.宝塔山下的光柱C.遵义会址的树荫 D.天安门旁的彩虹5.(2023 河东区二模)2023年2月14日,我国多地出现了5个太阳的幻日奇观,这种幻日是空中规则的六角形冰晶体折射阳光造成的。下列光现象,与幻日奇观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地面的人影 B.水中的倒影 C.墙上的小兔 D.放大的文字6.小雷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盒高h=8cm,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眼睛在盒盖上方凸透镜附近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盒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观察器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眼睛观察到昆虫标本的像是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大于8cmD.逐渐增加盒子的高度h,眼睛观察到的像一直变大7.(2023 青秀区校级模拟)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例如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在大幅上升。关于近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太弱B.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C.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8.(2023 邗江区校级三模)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将易拉罐远离灯泡,塑料薄膜上灯丝的像将 。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是 (“圆形”/“三角形”/“灯丝形状”)。9.(2023 宝应县校级三模)如图甲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来是空的,当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前者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 ,后者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 (填“空气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一个1.7m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1m远的地方,他的像到他的距离是 m。当平面镜向他靠近时,他的像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10.(2023 青羊区校级模拟)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成都东安湖主场馆举行开幕式。风景旖旎的东安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进入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透镜可用来矫正 (选填“近”或“远”)视眼。11.(2023春 兴平市期中)学过光的知识后,我们知道光路是 (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在一次小组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组内同学发现,当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为30cm,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动,当凸透镜向 (选填“物体方向”或“光屏方向”)移动到某位置时,光屏上又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有位同学在主光轴上标出如图的A、B、C、D、E五个点,在这五个点中,物体放在 点可成倒立的像,放在 点光屏上不能成像(如有多点符合条件,请全选出来,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2.(2023 南关区校级四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利用甲图中的凸透镜,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是根据这一原理做成的;若只把该凸透镜换成焦距f=6cm的另一个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13.(2023 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 条光束。(2)将折转光屏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让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要呈现反射光,需将右半屏向 (选填“前”或“后”)折转。(3)保持入射点不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记录每次实验的光路aa'、bb'和cc',如图丙所示。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发现左、右半屏相对应的光线关于转轴对称,可将此对称轴视为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14.(2023 裕华区校级二模)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视力表的上边缘可用A点表示,请做出人眼看到视力表上边缘的光路图。15.(2023 杜尔伯特县三模)如图甲是一只魔术箱,正面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空纸箱,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这是因为魔术箱中有一块 (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它与箱底的夹角为 °。如图乙也是一只魔术箱,箱的左右两侧同一水平线上各有一个小孔,一束光从左侧的小孔射入,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正好挡住光线,可光仍从右孔射出,这是因为魔术箱里面暗藏平面镜。下列选项中平面镜的作用与其一致的是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C.夜间自行车的尾灯被机动车灯光照射时将光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1.(2020 赫山区校级自主招生)路灯高度为6.8米,人的高度为1.7米,当人行走时,头顶的影子在地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则( )A.人不可能匀速行走B.人以0.7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C.人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D.人以0.2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2.(2021 永春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bc是一水池,地面ab、cd与水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aa'是高为10m的电线杆,ab=4m,bc=2m,cd=2m。立在d点的观察者弯腰观察电线杆在水中的像。已知观察者的两眼距地面高为1.5m,则他能看到电线杆在水中所成像的长度为( )A.4.5m B.6m C.3m D.1.5m3.(2023 襄阳自主招生)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灰、蓝、腚、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依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多选)4.(2021 青岛自主招生)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若蜡烛和光屏不动,把透镜向左移动,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C.若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远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5.在光学中,折射率是这样定义的:让光线从真空(空气)射入某介质发生折射。如果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该介质的折射率为n=,图为某光线通过三棱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2α)的光路图,则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数学关系:sin(θ)=y,cos(θ)=x,tan(θ)=y/x)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光现象(原卷版).doc 02光现象(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