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人教版 物理 九年级目 录01自主学习02全程探究03全员提高04自我评价PART 01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认识导体和绝缘体。2.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会用原子及其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二)自学检测PART 011、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企业引进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启动静电除尘设备,混浊空气进入除尘腔即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由于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其中的电子会向设备的阳极板(带正电)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上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带了电的尘粒继续运动,碰到阳极板失去电性,在______的作用下,落向底部的集尘板。(二)自学检测PART 01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知识点 1探究一: 两种电荷PART 02全程探究物理学中,把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能吸轻小物体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能吸轻小物体都是带电体两 种 电 荷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1、既然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电荷量及其单位3、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C的带电体,相距1km,相互作用力约为9 000 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知识点 1探究二: 原子及其结构PART 02全程探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C知识点 1探究三:导体和绝缘体PART 02全程探究金属棒比橡胶棒更容易导电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绝缘体PART 03全员提高(一)统一观点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1.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容易吸附灰尘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2、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是(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3、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4. 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PART 03全员提高(二)课堂检测5.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B.橡 皮、煤 油、塑料袋C.铅笔芯、盐 水、玻璃杯D.瓷 瓶、空 气、钢板尺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问?010203课后反思PART 04自我评价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