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 教案

资源简介

分子热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通过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即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的热运动
教学难点: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三、教学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仍需提高。对很多知识的理解还较为肤浅,停留在表层。但他们善于思考,而且能较快的接受新知识,理解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对知识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从实际生活出发,将理论联系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实验,发挥他们善观察,勤思考,爱动手,爱动脑的特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烧杯中装有酒,打开盖子,整个教室都弥漫着酒味)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大家猜它是什么物质
生:酒。
师:酒在烧杯中,为什么我们可以闻到它的气味
生:因为分子是运动的。
师:酒分子是运动的,我们称之为分子的热运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子的热运动。
(二)新课讲解
(一)物质的构成
师: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师:(举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组成。分子极其微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只有百亿分至几米。我们用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想观察到它们,需借助什么仪器
生:电子显微镜。
(二)分子热运动
师: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生:运动的。
师:分子很小,分之间的热运动我们肉眼看不见。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
1、看视频 观看气体扩散视频
(结合多媒体播放小视频-----气体扩散)
师:液体分子之间能发生扩散吗 固体分子呢
(展示图片——液体扩散图片与固体扩散图片)
生: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
师: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
生: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生: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小活动 举出生活中常见扩散现象
3、探究实验 探究温度对扩散现象的影响
(小组完成实验,往冷水杯和热水杯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师:哪个杯子中碘液扩散的快 说明了什么
生:热水杯中碘液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师:分子是运动的,为什么固体和液体还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呢
(展示图片——底部削平、削干净的两个铅柱,紧压在一起,重物不能将它们分开)
生:分子间存在引力。
师:挤压中性笔困难原因
生:分子间存在斥力。
(展示分子间作用力模型)
师:当两个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时,此时两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0,这个距离我们称为平衡距离。
师:当两个分之间的距离r= 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既不表现为引力,也不表现为斥力。当r< r0时的情况呢 当r>r0时的情况呢 分子间的作用力,我们可以类比弹簧形变时的情况来学习。
生: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生: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课下作业,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知识,总结出气体、液体、固体的特征)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板书设计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
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公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