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2张PPT)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B.等于二倍焦距C.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D.大于二倍焦距显微镜C2.如图所示是显微镜成像原理图。(1)物镜的作用: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 的实像,与 成像原理相同。 (2)目镜的作用:把物镜成的像再 一次,与 成像原理相同。 (3)微小物体经过显微镜 次放大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微小物体 、 的虚像。 倒立放大投影仪放大放大镜两倒立放大3.如图所示,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滴,水滴相当于一个 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小物体,如果通过小水滴看不清,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水滴就相当于此光学仪器的 (选填“物镜”或“目镜”)。凸显微镜物镜4.关于望远镜(如图所示)的物镜和目镜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镜头B.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C.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D.望远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望远镜C5.如图所示是望远镜成像原理图。(1)物镜的作用:很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在焦点附近成 、 的实像A′B′,与 成像原理相同。 (2)目镜的作用:实像A′B′位于目镜 以内,经目镜成 、 的虚像,与 成像原理相同。 (3)很远的天体经过望远镜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天体 、 的虚像。 倒立缩小照相机焦点正立放大放大镜倒立缩小6.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 有关,如图所示,同一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 (选填“大”或“小”);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 (选填“大”或“小”)。 视角小大7.下列关于宇宙及星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球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B.太阳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D.“日心说”是完全正确的,“地心说”是错误的探索宇宙C8.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经过显微镜物镜后,微小物体所成的像的位置在( )A.物镜的一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C.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D.目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9.“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CD10.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11.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B.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C.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DB12.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的实像,落在目镜 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 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镜片来代替。 倒立、缩小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的虚远视眼镜13.显微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被观察的细微物体先在物镜中成一个像,这个像就相当于目镜中的物体,然后它在目镜中再次成像。如图所示,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图中已作出细微物体AB在物镜中所成像A′B′的光路图,以及A′B′射向目镜的两条光线。凸透镜(1)该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请你画出光线a、b经目镜L2折射后的光线。(3)与A′B′对比,目镜L2所成的像是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正立虚像(共9张PPT)第4节 眼睛和眼镜一、眼睛1.构造:眼球好像一架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上,形成物体的像。 2.调节(1)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 ,晶状体变 ,折光能力变 ,焦距变 。 (2)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 ,晶状体变 ,折光能力变 ,焦距变 。 3.明视距离(1)眼睛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 和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离眼睛大约 处。 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放松薄弱大收缩厚强小远点近点10 cm(2)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约为 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二、近视眼及其矫正25近处特点 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矫正 戴 制成的眼镜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特点 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 矫正 戴 制成的眼镜 远处厚强长前凹透镜远处近处小短凸透镜命题点1:眼睛视物原理当人的眼睛从看近处物体到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 ,相等于凸透镜的焦距变 。薄大甲 看远处的物体 乙 看近处的物体命题点2: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由图甲可知,近视眼看不清 (选填“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近视眼的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用 透镜矫正。 远处厚大甲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 乙 矫正后前凹命题点3:远视眼及其矫正由图甲可知,远视眼看不清 (选填“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需用 透镜矫正。甲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 乙 矫正后近处薄小后凸1.(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教材图改编)如图所示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原因是晶状体太 (选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大,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需要选用 (选填“凹”或“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凸透镜光屏近视眼厚前面凹3.(教材习题改编)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琳琳同学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她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她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A1.正常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焦距可变的凸透镜。( )纠错: 。2.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同。( )纠错: 。3.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纠错: 。4.远视眼将近处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 )纠错: 。5.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纠错: 。√√√×远视眼将近处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谢谢观赏!(共8张PPT)第4节 眼睛和眼镜1.(2022武汉模拟)如图甲所示为照相机成像原理图,图乙为眼睛成像原理图。关于照相机和眼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在胶片上成正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虚像B.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虚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C.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实像D.照相机在胶片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眼睛D甲 乙2.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3.“一双好眼睛,能更好地探索未来”。因此我们应注意用眼卫生,保护好视力。小明了解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上课时,小明的视线从黑板转移到课本上时,他的晶状体的焦距 (选填“会”或“不会”)变化。 A凸透镜会4.正常眼睛看物体时,物体的像成在 上。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变 (选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 (选填“强”或“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选填“长”或“短”),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利用 (选填“凸”或“凹”)透镜对光发散的特点,在眼前放一个合适的 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5.如图所示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的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的视力良好B.小丽是远视眼C.小丽是近视眼,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小丽是近视眼,应利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及其矫正视网膜厚强长前凹凹D6.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成在B点的像靠近视网膜,物体A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这是 视眼的成像情况示意图。若使物体A的像成在视网膜上,需戴合适的由 透镜做成的眼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左远凸7.王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儿就好了。”由此可知,王老师的眼睛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戴的眼镜的镜片应该是( )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B8.“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AA B C D9.无论较近的物体还是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D10.如图所示,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1.(2022榆阳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眼睛是远视眼B.小明的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戴眼镜前帆船模糊的原因是帆船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D.帆船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正立的虚像CC12.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眼睛,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25 cm左右。如图所示是小亮写字时的情景,与正确的姿势相比,此时眼睛的晶状体会变 (选填“薄”或“厚”),此姿势长时间书写容易患上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需要戴 透镜进行矫正。厚近视凹13.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张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为了模拟正常眼睛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而调节水凸透镜的 ,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2)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 凸起程度凹靠近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共10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1)属于凸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2)属于凹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凸透镜和凹透镜A、C、D中间厚、边缘薄B、E、F中间薄、边缘厚2.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3.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 )A.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B.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C.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D.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透镜对光的作用AC4.子涵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移动白纸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 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 )A.5 cm B.10 cmC.15 cm D.20 cm焦点和焦距B5.如图所示,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将图中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6.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F为焦点)。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B.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D.通过凸透镜的两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点8.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DB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 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5 cmB.一定等于5 cmC.一定大于5 cmD.可能小于5 cm,也可能大于5 cm10.(2022苏州模拟)截面为长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做是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C11.如图所示,在大烧杯里充以烟雾,倒扣在桌面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然后在杯底分别放一个凸透镜和凹透镜,从烟雾中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对比甲、乙可知, ;对比甲、丙可知, 。 12.如图所示,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当用眼睛对着平面镜观看时,看到平面镜里的a处有发光点,则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处和a点的距离是 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m。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0.60.213.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cm。 10.0甲 乙(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 。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 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小次数 1 2 3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大焦距/cm 8.0 4.0紫(共10张PPT)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镜,成 、 的实像。 二、投影仪镜头相当于 镜,成 、 的实像。 三、放大镜实质是一个 镜,成 、 的虚像。 四、实像和虚像1.实像:由 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实像和物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 。 凸透倒立缩小凸透倒立放大凸透正立放大实际能两侧2.虚像:不是由 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 。 实际不能同侧命题点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成 (选填“正”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若想使成的像更大更清晰,则需 (选填“远离”或“靠近”)物体。 凸倒缩小实靠近命题点2: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成像特点: 、 的 像,像和物在透镜 (选填“同”或“异”)侧。 倒立放大实异命题点3:放大镜的原理成像特点: 、 的 像,像和物在透镜 (选填“同”或“异”)侧。 正立放大虚同命题点4:实像和虚像如图所示是凸透镜成虚像的情景,欲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应使蜡烛 凸透镜一些,所成的像 呈现在光屏上。 远离不能1.(教材图改编)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照相机 B.幻灯机C.放大镜 D.投影仪2.(教材习题改编)小明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他在墙上能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AA3.(教材图原创)如图所示是教学使用的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图,投影片应放在距离透镜 ,投影片经过镜头成倒立、 的像;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镜头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投影片。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放大靠近1.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 )纠错: 。2.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纠错: 。3.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纠错: 。4.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纠错: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字迹是放大的虚像。( )纠错: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6.光屏能承接到的像为实像。( )纠错: 。√√谢谢观赏!(共8张PPT)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 ,边缘 ,如图甲所示。 2.凹透镜:中间 ,边缘 ,如图乙所示。 3.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 的直线,如CC′。 4.光心(O): 上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 。 厚薄薄厚球心主光轴不变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又叫做 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又叫做 透镜。 三、焦点和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与主光轴 的光会聚在 上的一点。 2.焦距:焦点到 的距离。 3.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 。 4.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 。 [注意] (1)会聚不是指光线一定交于一点,而是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2)发散是指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会聚会聚发散发散平行主光轴凸透镜光心相等强命题点1: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置于太阳光下,移动凸透镜,会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这个凸透镜的 。 会聚焦距命题点2:透镜对光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符号 表示,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凸透镜的焦距,用符号 表示。若光线从右向左入射,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 ,这说明在凸透镜折射中,光路是 的;如图乙所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开来,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 点,用符号 表示,该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凹透镜的 ,用符号 表示。若光线从右向左入射,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 ,这说明在凹透镜折射中,光路是 的。 Ff平行于主光轴甲 凸透镜使光会聚 乙 凹透镜使光发散可逆焦F焦距f平行于主光轴可逆1.(教材“想想做做”改编)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前后移动卡片纸,得到一最小、最亮的光点,测得光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5 cm。光点是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形成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下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是 透镜。 会聚15凹3.(教材习题改编)通过透镜时会发生光的折射,下面为四束光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BA B C D1.会聚的光线一定相交,发散的光线一定不相交。( )纠错: 。2.透镜只有一条主光轴。( )纠错: 。3.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纠错: 。4.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纠错: 。5.会聚不是指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而是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使经过它的光束变窄。( )纠错: 。×会聚、发散是相对于原光线而言的,会聚的光线不一定相交,发散的光线也可能相交√√√√谢谢观赏!(共10张PPT)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1.外出旅游,照相机是我们必备的工具,它能记录我们沿途所见的美丽风光,在照相机构造中有一个关键的成像光学元件,它相当于一个( )A.凸面镜 B.凹面镜C.平面镜 D.凸透镜2.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在校园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照相机DA3.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图。看一看:照相机的核心部件有 、 。 想一想: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虚”或“实”)像。 镜头胶片倒立缩小实4.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 ;物体在屏幕上成 、 的 像。 投影仪平面镜漫反射倒立放大实5.(2022安徽模拟)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选填“正放”或“倒放”)。 倒倒放6.如图所示,放大镜是 镜。在使用放大镜时,把放大镜放在被观察物体的上方,人通过放大镜能看到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放大镜7.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凸透正立放大凸透镜(或放大镜)虚8.下列成像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实像和虚像AA.航天员在悬浮水球中的像 B.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景物C.岸上观察者眼中的“鱼” D.用放大镜看到的蜜蜂的像9.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而成的,如果把感光板放在像的位置,能够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 像。而放大镜所成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只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像的位置发出的,这种像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 像。 实不能虚10.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 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必须保证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是光源D.必须保证二维码离摄像头很近1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BC12.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圆弧形,以便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和读数。这是因为( )A.圆弧形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等大的虚像B.圆弧形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等大的实像C.圆弧形玻璃相当于凸透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的虚像D.圆弧形玻璃相当于凸透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的实像13.(多选题)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由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D.由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CBC14.如图甲所示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 (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白色银幕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甲 乙15.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选填“实”或“虚”)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 (选填“实”或“虚”)像。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是 。 ②反射虚实远离投影仪16.如图所示为放大镜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关于放大镜使用方法的问题:(1)方法一:让放大镜 被观察的物体,直至像大而清晰。 (2)方法二:放大镜尽量 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像大而清晰。用放大镜观察一些较小的物体时,适当地将放大镜 物体,可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像。 靠近远离远离(共13张PPT)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中应将 放在其他两个元件之间。调整器材,使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确保像呈现在光屏 。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像成在 cm刻度线和 cm刻度线之间。 凸透镜同一高度中央倒立缩小60.070.0(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像成在 cm刻度线右侧。 (4)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0.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像成在 cm刻度线处。 (5)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0.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 。 (6)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0 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 的 像。 倒立放大70.0倒立等大70.0不成像正立放大虚2.(2022枣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0 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0 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 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B3.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写出来如下一些结论,他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B.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4.“刷脸支付”(如图甲所示)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支付方式,它通过摄像头来捕捉人脸信息,完成支付过程。小雅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来模拟支付装置的成像规律(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在光具座上所处的位置范围为 cm。 D60~705.(2022青岛)“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6.当蜡烛、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移动蜡烛的过程中( )A.将蜡烛移至a处时,向右移动光屏,可找到清晰的像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等大、倒立的实像D.将蜡烛移至d处时,透过透镜,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DD7.某校学生在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放映幻灯片时,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该怎样调节( )A.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8.如图所示,我们用手机扫二维码的过程中( )A.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二维码应位于手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变小D.手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凹透镜BB9.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10.如图所示,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AC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表所示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成像性质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3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第3次实验中像距为 cm,判断依据是 。 1030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12.(2022黄冈模拟)如图所示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广告片应位于镜头 (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广告图像,应当使投影灯远离地面,同时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广告片到凸透镜的距离。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减小13.(2021鞍山)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0 cm刻度处不变。(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目的是 . 。将蜡烛固定在40.0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他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 cm刻度处时,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10照相机35.0(3)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的像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变”或“像完整亮度变暗”)。(4)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其他元件不动,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 (选填“凸”或“凹”)透镜。 像完整亮度变暗凹14.(2022杭州模拟)小明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甲 乙 丙 丁 戊 己(1)实验前,小明先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他将凸透镜 太阳光,在透镜下方,与透镜 地放上白纸,测量并绘制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 (2)实验时,小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应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正对平行12点燃(3)如图丙所示,将蜡烛移至45.0 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 (选填“虚”或“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丁所示的①至⑥的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则正确顺序为 。(5)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戊中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 个。 (7)若按如图己所示的方式,将透镜切开,只保留白色部分,再将白色部分往中间凑紧,重新组成一个“透镜”进行实验,则在光屏上可以呈现 个像(光屏足够大)。 虚放大镜②①③⑤⑥④上14(共9张PPT)微专题练0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2021郴州)如图所示,把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焦点6 cm处,则蜡烛通过该凸透镜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的 B.一定是正立的C.一定是放大的 D.一定是缩小的2.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投影仪 B.放大镜C.照相机 D.潜望镜物距、像距大小与成像大小的关系CA3.一个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到距离凸透镜20 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 D.三种情况都可能4.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0 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0 cm 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DC5.(2021滨州)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在离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 cm B.30 cmC.40 cm D.50 cm6.幻灯机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2.5 m,当调节幻灯机镜头使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 时,恰好能在屏幕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幻灯机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0 cm B.30 cmC.20 cm D.10 cm凸透镜焦距的判断AC7.物体距离凸透镜8 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 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f<2 cm B.2 cmC.4 cm8.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 cm、18 cm和24 cm,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A.f<6 cm B.6 cmC.9 cmCC9.(2021青海)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15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小,像距变小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凸透镜成像规律动态变化分析B10.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 )A.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B.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D.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11.物理课,老师在投影仪的屏幕上,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是后面的同学反映字太小,想请老师把字变大些。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调节投影仪( )A.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移近屏幕B.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C.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移近屏幕D.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BB12.小明有两张照片,一张全身照,一张半身照,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半身照时,相机到人的距离比拍摄全身照时大B.拍摄半身照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比拍摄全身照时大C.拍摄半身照时,所用相机镜头的直径较大D.拍摄半身照时,所用相机镜头的直径较小13.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BA14.2021年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在珠海进行,如图甲、乙所示是一位军事爱好者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到的同一架歼-20的画面。则拍摄甲画面时,歼-20战机和相机的距离比拍乙画面时的距离 (选填“远”或“近”)。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 (选填“拉长”或“缩短”)。近缩短甲 乙谢谢观赏!(共13张PPT)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物距 到凸透镜的距离,用 表示。 二、像距 到凸透镜的距离,用 表示。 物体u像v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和焦 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 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 缩小或放大 实像或虚像u>2f 倒立 实像 照相机u=2f 倒立 实像 —fu=f 不成像u缩小f等大v=2f放大v>2f放大四、凸透镜成像特点1.一倍焦距分虚实: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 像,当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 像。 2.两倍焦距分大小:当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 的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 的像。 实虚缩小放大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实验装置和器材(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器材①光具座。②凸透镜:其作用是成像。凸透镜的选取,根据光具座的量程选取,一般情况下,光具座的量程大于同条件的四倍焦距。③光屏:承接凸透镜所成的像,如果凸透镜所成的是 像,在光屏上承接不到;如果凸透镜所成的是 像,在光屏上承接得到。 ④蜡烛、火柴。虚实2.实验步骤(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好蜡烛、 、光屏,调节它们的中心在 。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下物距u和像距v。(3)把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近,使物距u分别满足u=2f,f3.实验结论(1)当u>2f时,f(2)当u=2f时,v=2f,成 立、 的实像。 (3)当f2f,成 立、 的实像。 (4)当u=f时,不成像。(5)当u凸透镜同一高度倒缩小倒等大倒放大正放大4.交流讨论(1)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实验中,如果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端,应如何调整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成像情况如何 答案:(1)①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水平高度;②蜡烛可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③蜡烛可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④光具座短,像成在光具座的外面。(2)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端可能是由于烛焰太低或凸透镜太高或光屏太低,故应用三种方法调整:①将光屏向上移动;②将蜡烛向上移动;③将凸透镜向下移动。(3)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只是像变暗了。命题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放置光具座调高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并调节,使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注意:① 放在中间;②先点燃蜡烛;③烛焰、透镜、光屏移到一起调整,使它们中央高度相同,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 。) 同一水平高度凸透镜中央命题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如图所示,小明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盛水玻璃杯的一侧,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 (选填“不变”或“改变”);把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玻璃杯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 (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 (选填“不变”或“改变”)。 改变变长改变1.(教材改编)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A2.(教材习题改编)透过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看到课本封面的“物理”两个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玻璃杯远离课本封面时,看到的字变小C.图中“物理”两个字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图中“物理”两个字是虚像B1.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的原因一定是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 )纠错: 。2.一倍焦点处是物体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纠错: 。3.二倍焦点处是物体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纠错: 。4.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像也将变为一半。( )纠错: 。5.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纠错: 。×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也可能位于焦距内√√×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仍然成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变暗√6.凸透镜成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纠错: 。7.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小,像距也越小。( )纠错: 。×凸透镜成实像可能是放大的、等大的和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谢谢观赏!(共10张PPT)强化训练三(第四、五章)一、选择题1.(2022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D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B.景物在镜中成像C.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2.(2022常州)鸟儿白天会将玻璃幕墙看成蓝天白云,黄昏会透过玻璃看到明亮室内的绿色植物,导致其贸然飞往撞击受伤。鸟儿在如图所示位置所见情景,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 )A.光的反射,光的折射B.光的折射,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A3.(2022宁阳县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②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③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④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C4.(2022南通)如图所示,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蜡烛不在焦点位置)。可以观察到烛焰清晰像的操作是( )A.向左移动透镜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B.光屏移到透镜左侧调节光屏的位置C.从透镜左侧透过透镜向右观察D.从透镜右侧透过透镜向左观察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使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DD6.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⑤C.③④⑤ D.①③⑤D二、非选择题7.(2022天津)如图所示,天津永乐桥上直径为110 m的摩天轮,有着“天津之眼”的美誉,它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倒影中“摩天轮”的直径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 m。 8.(2022阜新)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界面CD上面的介质是 。 反射等于3042空气9.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10.(2022遂宁)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 (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 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凸增大增大照相机远凸11.有一点光源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1)凸透镜的焦点F。(2)点光源S的位置及反射光线a的入射光线。(3)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2.(2022济宁)在校园科技节活动中,小明观看了“隔着玻璃吹蜡烛”的魔术。表演者介绍如图所示的道具后旋转平台,使玻璃板一侧正对观众,分两步完成了表演:①用两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②在玻璃板正对观众的一侧吹蜡烛A。观众看到两支蜡烛同时被“吹灭”。小明利用道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1)用两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然后模仿表演者吹蜡烛A,结果只吹灭了蜡烛A。和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表演者在表演中只点燃了蜡烛A,蜡烛B并未被点燃。随后,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最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蜡烛B并未被点燃,观众看到的是蜡烛A烛焰通过玻璃板所成的 。 (2)小明经过进一步探究,发现了确保表演成功的两个关键点:①两支蜡烛的大小应符合的要求是 。 ②玻璃板两侧的蜡烛,在放置的位置上应满足的条件是 . 。 虚像大小相同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且连线垂直于玻璃板谢谢观赏!(共7张PPT)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显微镜1.组成: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其作用相当于 的镜头。 2.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的实像,目镜把这个像再 一次。二、望远镜1.组成: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 。 凸透镜目镜放大镜物镜投影仪放大放大目镜物镜2.原理: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在焦点附近成 、 的 ,再经过目镜后成 、 的 。 3.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 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 有关。 三、探索宇宙1.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 ,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2.太阳是 中的一员,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 倒立缩小实像正立放大虚像大小距离伽利略银河系三命题点1:显微镜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 ,物镜相当于 (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微小物体经过显微镜 放大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微小物体 、 的虚像。 放大镜投影仪两次倒立放大命题点2:望远镜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 ,物镜相当于 (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远处物体经过望远镜我们就可以看到天体 、 的虚像。 放大镜照相机倒立缩小1.(教材图改编)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2.(教材内容改编)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望远镜放大镜凸透显微镜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纠错: 。2.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纠错: 。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纠错: 。4.很远的天体经望远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纠错: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很远的天体经望远镜成倒立、缩小的虚像谢谢观赏!(共17张PPT)章末复习倒立、缩小的实倒立、等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照相机前方凹透镜后方凸透镜【典题】 (2022柳江区期中改编)实验小组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甲(1)如图甲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 (2)透镜的焦距是10 cm,当蜡烛和透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 (3)向右将蜡烛移至光具座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烛焰在光屏上成一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放大(4)实验中,光屏上已经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 (选填“指尖的像”或“完整烛焰的像”)。 (5)在完成上一步实验后,某同学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了一个眼镜片,光屏上成的像不再清晰。保持其他元件不动,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适当移动光屏,又可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那么后加入的镜片为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6)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移动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乙完整烛焰的像近视左B[拓展延伸](7)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 。 A.飞虫的像B.飞虫的影子C.仍是烛焰的像(8)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上调 ③凸透镜上调(9)将图甲中光屏移到80 cm刻度线处,再将50 cm处的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C②不能1.(2022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2.(2022青海)某汽车司机下车时,随手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如图所示。不料因阳光照射、水瓶聚光,车内物品被点燃引发火灾,原因是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 。因此,提醒大家在车内不要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 C透镜折射凸透镜3.(2022毕节)如图所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1)实线、虚线要分清:实际光线用实线,光线的延长线用虚线。(2)光线要带箭头,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要连接好,不能断开。(3)光经凸透镜后不一定会聚在一点,但相对于原来的光线一定是靠近主光轴的。(4)光经凹透镜后不一定是发散的,但相对于原来的光线一定是远离主光轴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2022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眼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5.(2022苏州)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光具座上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放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 cmC.先向右移动光屏,再移动凸透镜到某位置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只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放上远视眼镜可在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6.(2022广东)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 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倒照相机不变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7.(2022黔西南)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8.(2022湘潭)如图所示,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A9.(2022北京)小京通过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 cm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10.(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CA眼睛与视力矫正11.(2022东营)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2.(2022常州)某学样的研究团队将直径为9 nm(合 m)的特殊颗粒植入豆瓣菜叶子中,发现在黑暗环境下,叶子发出微弱的光,实现化学能向 能的转化,如图甲所示。研究者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 (选填“虚”或“实”)像,该透镜可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甲 乙A9×10-9光虚远视实验探究13.(2022辽宁)大威利用光具座、蜡烛、光屏和直径相同、焦距不同的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A(焦距未知)、B(焦距为20 cm)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将蜡烛、凸透镜A、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方。此时应向 调节蜡烛,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正确调节后,蜡烛、凸透镜A、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凸透镜A的焦距为 cm。 上10.0(3)凸透镜A固定不动,将蜡烛移动到 (选填“35”“25”或“1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在(3)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发现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 (5)为了模拟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形状的变化情况,他应选用凸透镜 (选填“A”或“B”)来模拟眼睛看远处时的晶状体。 15照相机放大B14.(2022牡丹江)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状体的厚度对眼睛成像远近的影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用凸透镜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眼睛模型,模型上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后面的塑料盒相当于视网膜,将蜡烛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倒立、缩小(1)我们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能成 的实像。 (2)如图甲所示,调节蜡烛到合适的高度后,移动蜡烛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位置在 之间。 (3)如图乙所示,给模型换上一块焦距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直到成清晰的像,发现蜡烛的位置离凸透镜近了。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镜厚度大,对光的 作用强。此时,若蜡烛远离凸透镜,像的位置会 凸透镜,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甲 乙一倍与二倍焦距会聚靠近(4)小冰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 的物体。(5)为了保护视力,你应该 。(写出一点) 近处注意看书写字的距离谢谢观赏!(共14张PPT)微专题练04 光学作图题组一: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作图1.(2022惠山区期中)按照下列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光现象作图题组二: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2022济宁模拟)按要求完成作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直角反射器”的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b方向射向平面镜S1,请在图中作出ab经S1、S2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3.(2022南明区期中)如图所示,某地勘查队想要勘查某隧道,但由于阳光无法直射导致隧道内环境昏暗难以勘探,某时刻阳光以与水平面50°的夹角斜射入隧道口,请利用一块平面镜使这束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题组三: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4.(2022惠民县月考)如图所示,发光点S位于一平面镜前,S′是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像,试作出平面镜和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5.(2022郓城县期中)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6.(2022诸城模拟)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楼梯拐角处墙上装了一面镜子,能通过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画出灯S在镜中的像S′,及灯S经过镜子照射到下层楼道A点的光路。题组四: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7.(2022鄂州)游泳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和健美体型的运动,但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如图所示,某游泳馆救生员在泳池边的高椅子上注视着泳池中的动向。他发现由于泳池边缘的阻挡,池底有一块视觉盲区监管不到。请画出一条光线从池底盲区边缘处刚好射入救生员眼睛的光路图。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请画出光穿过玻璃砖的折射光线。题组一:利用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9.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有关透镜的作图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经凹透镜、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1.请根据图中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题组二: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作图12.(2022兰山区模拟)如图所示,P点与O点的距离为凸透镜二倍焦距,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作图确定发光体上点A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点A′的位置。13.如图所示,S′和S1′分别是S和S1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OO′为主光轴,请找出凸透镜所在的位置和它的焦点的位置。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强化训练三(第四、五章).pptx 微专题练0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pptx 微专题练04 光学作图.pptx 章末复习.pptx 第1节 透镜 .pptx 第1节 透镜.pptx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pptx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pptx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pptx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x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pptx 第4节 眼睛和眼镜.pptx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pptx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