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希沃白板+PPT+内置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希沃白板+PPT+内置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同学们,你热爱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吗?请用“我爱这土地—一因

,”的句式说话。
我爱这土地一因为它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美丽富饶、繁荣富强)
贝壳网
警钟长鸣
勿忘国耻
知人论世
艾青(1910一1996),原名蒋正
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
人。代表诗《大堰河一我的保姆》。主
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本文
选自《艾青诗选》等。
《艾青诗选》知识链接一:作品主题
作品饱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抒
发了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表
自不家母室:不家面
艾青诗选
现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
利的美好愿望(对于光明、理想、美
泥中学西文教科推指问读
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杨联茅
8
《艾青诗选》知识链接二:艺术特色
善于通过对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
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
尽情地呼告、肆意地排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
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
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
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艾青诗选》知识链接三:内容概况
第一个创作高峰期:20世纪30年代。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
气的风格;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第二个创作高峰期:1978年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
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同时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艾青诗选》知识链接四:意象
意象
思想文化内涵
土地
太阳
手推车
礁石
背景简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
入侵中国,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日军
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
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进
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
民族危亡的关头,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
诗,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愤恨。
初读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
我爱这土地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艾青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读准停顿节奏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提示: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押韵。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顿构成一定节拍。要体会由感情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起伏构成的“内在节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