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温度与温度计 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温度与温度计 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水变成水蒸气上升
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


液态
固态
气态
水的三种状态:
一、水之旅
1.水的三种状态:
(1)自然界中的水:
固态:冰晶、霜、雪、冰雹
液态:雨、露
气态:水蒸气
(注: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雾
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
凭感觉判断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
二、温度(t)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水 温水 冷水 热水 温水 冷水
2、单位:摄氏度(℃)
(1)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记作0 ℃,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记作100 ℃
10
20
40
30
50
60
70
80
90
50
0℃
100℃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氏度
100
0
-1 ℃
101 ℃
(2)读法:
30℃
(3)常见的温度:
人正常体温37℃,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20~25℃。
读作“30摄氏度”
-12℃读作“零下12摄氏度”
例、下列关于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
B、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
C、-8℃读作“零下8度”
D、人感觉到舒适的温度约23℃
D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如何准确知道温度的多少呢?
温度计
三、液体温度计
玻璃管
(内径均匀,管内真空)
玻璃泡
(装液体)
液柱
(液体一般为:水银、酒精、煤油)
构造:玻璃泡、液柱、刻度、玻璃管。
刻度


°C
°C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三、液体温度计
2.使用方法:
(1)选:估计被测物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选合适的温度计。
°C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量程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1℃

分度值
110℃
-20℃
三、液体温度计
(2)放: 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B
D
C
A

×
碰到容器底
×
碰到容器壁
×
玻璃泡离开液体
×
×

(3)读:示数稳定之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留在被测物中,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偏大
偏小
正确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例、读出下列温度计示数
3℃
9℃
-8℃
-22℃
38℃
例、下面是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顺序,你认为对吗 若不对,正确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BADCFE
例、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可以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D
四、体温计
1.量程:35~42℃,分度值:0.1℃
阅读课本第7页的迷你实验室,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使用时有什么要点?
缩口

2.使用方法:
(1)使用前必须向下甩一甩。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例、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C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C和40 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6 C和40 C
B、40 C和40 C
C、39 C和40 C
D、39 C和39 C
C
例、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测量气体的温度的温度计。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管内液面上升
A
气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补充:热力学温标
(1)符号:
T
(2)单位:
“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3)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数量关系是:
T=273.15+t
(4)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绝对零度)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在沸水中示数为95℃.
把这支温度计放在教室内空气中.示数为32℃,
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为 .
30℃
头脑风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