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第3课时 比的应用(1)·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2.能根据比的意义解决有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知识构建
【自主学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全班有 44 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女生有多少人?
(2)甲数是 100,乙数是甲数的 ,乙数是多少?
2.利民小学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 : 6。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合作探究】
1.怎样分合理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请你在合理的分法后面打“√”。
①每个班分一半。( )
②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 )
(2)如果把这些橘子按1班和2班人数的比来分,那应该按____:___来分。(填写最简整数比)
2.如果有 140 个橘子,按 3 : 2 又应该怎样分?
方法一:列表法。
1 班 2 班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合计
方法二:根据比的意义解答。
每份:_____________
1 班:_____________
2 班:_____________
方法三: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
总份数:_____________
1 班:_____________
2 班:_____________
方法四:列方程解答。
解: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说说如何解决按一定比进行分配的问题。
层级练习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填空。
(1)一节科学课,做实验用去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总结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剩下写作业的时间占总时间的( ),做实验与总结的时间比是( )。
(2)甲、乙两个数的比是 3 : 4,它们的平均数是 70,则甲数是 ( )。
2.判断。
(1)有药水 505 g,药与水的质量比是 1 : 100,其中水有 50 g。( )
(2)如果甲+乙=45,甲 : 乙=2 : 3,则甲=18,乙=27。 ( )
(3)甲正方形的边长为 6 cm,乙正方形的边长为 12 cm,它们的面积与周长比都是 1 : 2。 ( )
3.一块长方形土地,周长是 160 m,长和宽的比是 5 : 3,这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画一画,算一算。(教材 P76第6题)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1.校图书馆新进了 450 本图书,按 4 : 5 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应该怎么分?分一分,并记录分的过程。(教材 P75第1题)
四年级 五年级
2.某校六年级有男生 44 人,女生 48 人。
(1)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男生与全年级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3)女生与全年级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4)男生比女生少( ),女生比男生多( )。(填分数)
3.一座水库按 2 : 3 放养鲢鱼和鲤鱼,一共可以放养鱼苗 25000 尾。其中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少尾?(教材 P75第2题)
【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
1.选一选。
(1)六年级开展植树活动,负责人将树苗分给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最合理的配比为( )。
A. 1 : 1 B. 1: 2 C. 3 : 2
(2)学校购进 200 本课外书,按 3 : 5 的比分配给五、六年级。六年级分得课外书( )本。
A. 75 B. 125 C. 25
(3)少儿图书馆有《少年报》和《文学报》共 30 份,它们的数量比不可能是( )。
A. 1 : 2 B. 1 : 3 C. 2 : 3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 : 3,较小的锐角是( )。
A. 30° B. 36° C. 45°
2.请你动手分一分,把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两部分,使它们的面积比是 1 : 1。如果使两部分的面积比是 1 : 2,那么又该怎样分?
3.要修一条长 8400 米的公路,按 4 : 3 分配给甲、乙两个筑路队,甲、乙两个队应各铺设多少米?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1.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 2 : 4 : 3 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 450 kg,三种糖各需多少千克?(教材P76第7题)
2.合理搭配早餐。(教材P76第8题)
(1)淘气今天的早餐是按怎样的比搭配的?
(2)如果淘气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准备 420 g 早餐,算算各种食物分别需要多少克。
3.你知道什么是黄金比吗?
四、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1)44×(2)100×。
2.;;;
【合作探究】
1.(1)②(√) (2)3:2
2. 方法一:
1 班 2 班
第 1 次 30个 20个
第 2 次 30个 20个
第 3 次 24个 16个
合计 84个 56个
方法二:每份:140÷(3+2)=28(个)
1 班:28×3=84(个) 2 班:28×2=56(个)
方法三:总份数:3+2=5
1 班:140×=84(个)2 班:140×=56(个)
方法四:解:设每份橘子是 x 个,那么分给 1 班 3x 个,2 班 2x 个。
3x + 2x =140
5x =140
x =28
3x =28×3=84
2x =28×2=56
3. 略
【层级练习】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1);3:2 (2)60
2.×;√;×
3. 160÷2=80(m) 5+3=8 长:80×=50(米)
宽:80×=30(米) 面积:50×30=1500(平方米)
(方法不唯一)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1.
四年级 五年级
40 本 50 本
40 本 50 本
40 本 50 本
40 本 50 本
40 本 50 本
2.(1)12 : 11; (2)11 : 23 (3)12 : 23
(4);
3. 2+3=5 鲢鱼:25000×=10000(尾)
鲤鱼:25000×=15000(尾)(方法不唯一)
【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
1.A;B;B;B
2.略
3. 4+3=7 8400÷7=1200(米)
甲:1200×4=4800(米)乙:1200×3=3600(米)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1. 2+4+3=9 奶糖:450×=100(kg)
水果糖:450×=200(kg)酥糖:450×=150(kg)
(方法不唯一)
2.(1) 100 : 50 : 200=2 : 1 : 4 (2)2+1+4=7
420÷7=60(g) 面包:60×2=120(g)
鸡蛋:60×1=60(g) 牛奶:60×4=240(g)(方法不唯一)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