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上册1.4这是谁的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一年级上册1.4这是谁的叶 教案

资源简介

一年级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学设计
4. 这是谁的叶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4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不同植物的叶,具备了在仔细观察后,能从叶的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简单描述的能力。本课将让学生在观察、认识一些常见的叶的显著特征之后,根据这些特征寻找叶来自于哪一种植物。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观察叶,加深对叶的特征的认识,又能通过观察、对比多种多样的叶,感知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
经过第3课对叶的观察,学生已经逐渐了解植物的叶,也能够使用各种方法观察叶的不同特征,感受每种植物的叶是不同的,能够用画图的方法将叶的特征记录下来。但是,之前的观察活动有两个缺点,一是叶的种类比较有限,二是局限于在室内观察单片的叶,没有真正对应到整棵植物上,整体地感受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设计本课时,鉴于课本介绍的叶在我们广州地区不常见,我在课堂开始补充了五种本地常见植物的叶,在后面出现的植物的叶也是孩子们常见的;也基于电视课堂,我设计让家长提前准备两种植物的叶子(包括蔬菜),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的活动,通过仔细观察、对比,最终根据叶的形状、叶脉、颜色等特征进行配对,最终确定“这是谁的叶”,课后建议到附近公园走走、预设疫情过后到户外、到校园观察的方法指导,以此最大限度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教学目标】
1.认识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3.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并用简单的图画记录下外部特征;
4.能根据叶的外部特征在家里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叶的特征,找到是谁的叶;
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科学教科书、学生活动手册、铅笔、橡皮;
家长准备:采摘家中两种植物(包括蔬菜)的叶给孩子;
教师准备:课件、广州常见植物的叶。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吗
(一)激发兴趣,聚焦每种叶子各自的特征
1.展示五种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
提问: 今天老师也把其中一些带到课堂,让我们一起猜猜它们是谁的叶(冬青、牵牛、法国梧桐、松树、月季)
2.介绍广州常见植物的叶
在我们广州,植物也是多种多样,它们的叶同样千姿百态,你们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些植物的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葡萄、龙船花、侧柏、番薯、紫苏)
(二)选两片不同的叶,深入观察,并画在“〇”里
1.观察叶
同学们,想了解叶的更多信息,我们可以选两片不同的叶进行观察,并把它们的样子细致地画在活动手册第4页中。
2. 画叶
同学们要想区分叶的不同特征,在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我们现在比比谁能表现更多叶的信息吧!
3. 展示画的叶
4.小结: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大家发现了不同植物的叶特征不相同。
二、视频、音频介绍找的方法和结果
(一)讨论:注意事项
同学们,现在我们在各自家里找找,家长给你们准备的1号和2号叶,究竟是谁的叶。然后记录在活动手册第4页中。
(二)研讨: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了植物
1.交流汇报 同学们,你们找到对应的植物了吗?你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
2.检查记录结果
嗯,这几位同学有理有据的表达,使我们的观察活动更有质量了。同学们,你们呢,还有哪些没有记录好的,马上在活动手册第4页中完善吧!
3、 拓展一:户外方法指导
(一)强化比较方法
同学们,我们外出到时,可以尝试用如下方法辨别,找到叶对应的植物(插入视频4)
(二)户外方法指导
同学们,我们可以尝试用如下方法辨别,准确找到叶对应的植物。(插入视频5)
(三)拓展寻找对象
同学们,课后你们也试一试,看能否根据叶的特征,找到以下四种植物:它们分别是:竹、红花酢浆草、含羞草和向日葵。
四、拓展二:根据叶的特征编童谣
让我们来听一首童谣:《树叶歌》
竹叶尖,莲叶圆,葡萄叶大蕉叶宽,银杏叶小像把扇,紫苏颜色分两面。
……
你还见过哪些树叶,它们是长什么样子的,试着也编一首童谣或者儿歌,看谁发现植物的叶的信息最多。
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再见!
板书设计:
4.这是谁的叶
颜色 形状 叶脉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