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四章 地貌第一节喀斯特地貌“遥望东界遥峰下, 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徐霞客游记》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的词语有哪些?该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第一篇初识喀斯特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也称为“岩溶地貌”。(岩石圈和水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喀斯特地貌岩石:石灰岩分布、裂隙发育、岩石透水性好。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水中含CO2、酸类物质多,溶蚀能力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 =CaCO3 ↓+CO2↑ +H2O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溶蚀作用淀积作用可溶性岩石发生溶解湿热被水带走重新沉淀地表喀斯特地下喀斯特喀斯特地貌请问: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省份?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读图分析为什么?材料一: 数亿年前,中国南方还是一片汪洋。大量海洋生物的钙质骨骼以及其他碳酸盐类物质不断沉积,形成了总厚度达10千米的碳酸盐岩地层。之后沧海桑田、汪洋成陆,巨厚的碳酸盐岩从海底抬升为陆地。材料二:中国南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8-19.5℃,多年平均降水达1000-2000mm,东南季风叠加地形雨使南方地区成为亚热带降雨量最丰富的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为典型类型最为齐全符合对水文和岩石条件的要求第二篇绝美风景请思考:1、视频中提到了哪些喀斯特地貌 景观?2、如何形成?合作探究一:溶沟按成因喀斯特溶蚀地貌:喀斯特沉积地貌: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地下溶洞石钟乳石柱石笋按空间(出露状况,分布位置)地表喀斯特:地下喀斯特 :地下溶洞 石钟乳 石笋 石柱请思考:视频中提到了哪些喀斯特地貌景观?溶沟 洼地 峰丛 峰林 孤峰 残丘溶沟 洼地 峰丛 峰林 孤峰 残丘 地下溶洞石钟乳 石柱 石笋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 | 指雨雪水溶蚀岩石表面而成的沟槽。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凹槽部分为溶沟,凸出部分为石芽。地表喀斯特地貌溶蚀洼地 | 溶沟进一步溶蚀。分布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的小型溶蚀盆地。有的洼地面积大,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 地重要的农耕区。峰丛| 基部相连并成簇分布,常呈锥状耸立,峰与峰之间多为马鞍形。峰林| 峰丛进一步溶蚀发展的结果,基部微微相连或不相连,相对独立,成群簇立,坡度陡。小任务:如何区分峰丛和峰林?地表喀斯特地貌孤峰| 峰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孤立存在的石灰岩山峰,状若石笋,形态各异。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 |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逢山必有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形成时间漫长,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当洞穴的溶蚀继续,洞穴大厅发生坍塌,形成天坑。发生串珠状坍塌,形成天生桥。地下河钙华土 壤(肥沃、贫瘠)植 被(稀疏、茂密)地形起伏(平坦 崎岖)形 态 (单一、多样)地表水(充足、短缺)地下水(充足、短缺)水循环哪些环节比较强?√√√√√√总结: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地水土生)生态环境(脆弱、优越)√岩石裸露第三篇超级工程宜万铁路(桥梁隧道:云中筑路、超级地铁)北盘江大桥(谷地到桥面高差565米)被水不断溶蚀的大地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从大窝凼的气候地貌特点、基建工程优势和排水方面的优势三个方面做答)气候特点:大窝凼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地形特点: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地,占地面积大。基建工程优势: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排水优势: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小组合作P68(1)旅游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2)科研价值;(3)优质地下水源;(4)居住、储藏的最佳选择地。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有利影响:不利影响:(1)交通:(2)农业:(3)生态:①地表破碎,崎岖不平;②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③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断层),多地质灾害;不利于交通建设。①奇峰林立,平地少;②多裂隙发育,地表水缺乏;③土壤层薄且贫瘠。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植被减少,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增加。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用眼睛观察世界,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感知和探索世界。课堂小结: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学以致用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沉积作用有关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A.石芽、漏斗、落水洞B.石钟乳、石笋、石柱C.天生桥、石林、洼地D.溶洞、地下河、峰丛DB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据此完成4-5题。4.图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B5.图中标注有三种山地地貌,按照其形成顺序依次是 ( )A.峰丛→孤峰→峰林 B.峰丛→峰林→孤峰C.孤峰→峰丛→峰林 D.峰林→孤峰→峰丛B6.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②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③岩层渗水性强,土壤持水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④土层疏松,钙磷等矿物养分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A7.图1所示地区的土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一种新的荒漠化形式——石漠化以惊人的速度吞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_____。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6分)地表崎岖破碎,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2)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4分)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多溶洞,明暗河相连,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地表水容易流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