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第6课《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6课。通过本单元前面5课的探究与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各种能量表现形式、能量本课聚焦部分在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是“小电动机”之后,提出了“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为什么通电后它就会转动呢?”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前认知。探究部分由两个大 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小电动机的构造。指向从小电动机的结构特点,去解密小电动机为什么能转动。核心是想办法验证转子实际上是电磁铁,为研究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打下基础。第二个活动是研究小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这个活动分两个环节,首先引导学生从小电动机的构造猜测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通过实验装置检验推测。在研讨环节,“我们知道在哪些地方用到了小电动机?”这个问题将唤起学生的回忆,联想起生活中电动机的应用实例,从而发现电动机具有广泛的用途,给我们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资料部分用文字的方式呈现了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学情分析】学生经常在电动玩具小车、电动牙刷、智能机器人等内部结构中看到小电动机。小电动机能够为这些设备的运转提供动力。高年级的学生知道只要给小电动机接通电流,小电动机就会转动,然后通过齿轮、皮带、曲轴等,带动设备运动。但是,他们可能未曾想过,小电动机里有什么?为什么通电后它就会转动呢?本课中,学生应用磁铁和电磁铁的性质研究最简单的直流小电动机,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趣味十足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电磁铁的知识得到应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两得。【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拆解观察小电动机的内部活动,认识小电动机的主要构造,知道转子就是电磁铁。通过研究小电动机转动的原因,知道电动机是利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感知电能可以转化为动能。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分析的方法,初步建构小电动机的简易模型。能基于实验中电动机转动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推理。探究实践:在拆解并观察小电动机活动中,用语言描述小电动机内部各个结构及其作用。设计并进行小电动机转动实验,搜集证据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归纳得出结论。态度责任:发展学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体会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给生活生产带来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难点:通过探究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玩具小电机、瓶子自制支架1个、透明胶、2节5号电池、导线等。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资料卡、微视频、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1. 展现电动玩具车模型(动图)。提问:同学们,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动玩具车,你认为是什么驱动了它们运动的呢?我们把小车拆开后,发现了里面都有电池和这个装置,这个装置叫做小电动机。对于这个小电动机装置,同学们,你们会提出什么样的科学性探究问题呢?设计意图:设计通过小电动玩具转起来的动图和小电动机的外形图,激发学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好奇心。二、探索(一)活动一:观察小电动机的构造1.提问:关于这个小电动机装置,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回答录音)2.视频展示学生拆解小电动机,认识小电动机各个部件3.提问:转子是电磁铁吗?(学生回答方法)4.如果给转子通电,我们该怎么用电池和导线连接转子呢?视频展示电流在电动机中的通过线路,找到给转子通电的方法:连接换向器任意两片铜片。5.视频展示学生验证“转子是电磁铁”的方法以及验证结果设计意图:这是一种认识物体构造最直接的办法,通过拆开观察,引导学生联系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将转子电磁铁联系起来,初步形成磁与磁相互作用的认识。拆开时要记住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各部件之间的联系,思考电是怎么流的。最后验证转子是个电磁铁。(二)活动二:研究小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1.提问:小电动机的组成有三个部分,现在我们知道转子是一个电磁铁,如果只有电磁铁,它会不停地转动吗?外壳上的磁铁又有什么作用呢?小电动机的三个部件是怎么样相互作用的呢?2.通过模拟组装一个小电动机,探究它是如何工作的,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图片出示:实验材料和记录单。3.视频展示组装小电动机。(强调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4.视频展示通电后的转子,观察小电动机是否动起来并记录。5.视频展示一个磁铁靠近通电后的转子,观察小电动机是否动起来并记录。6.提问:通过刚才的探究实验和实验记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录音)7.小结:通过我们的实验探究和实验分析,磁铁的靠近,转子转动了。我们知道转子通了电就是一个电磁铁,磁铁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因此磁铁靠近转子,转子就转动起来了。由于换向器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转子的南北极,让转子与磁铁一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令转子持续的转动。我们知道了磁铁与作为电磁铁的转子产生相互作用才会让转子转动起来。8.提问:一个磁铁靠近,转子就能够转动了,我们发现,外壳上有两个磁铁,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继续探究:模拟外壳,再加一个相反磁极的磁铁靠近,观察转子的转动情况是否有改变,把观察的情况记录下来。9.视频展示,两个磁铁靠近转子,转子的转动情况。10.小结:我们从探究中知道了增加磁铁的数量可以加快转子的转动速度。11.提问:关于电动机,同学们,你还想探究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录音)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方向是可以改变的吗?同学们,你认为呢?如果可以改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改变呢?12.视频展示同时改变两个磁铁的南北极,靠近通电转子,观察转子的转动方向有何变化。11.提问:通过刚才的探究你发现了什么?12.小结:我发现改变两个磁铁的南北极,转子的转动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小电动机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联系在一起思考:这几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想到力的作用,想到磁铁与电磁铁(转子)会相互吸引或排斥。学生会猜想到是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推动了转子转动。总结1.总结(学生收获回答)2.我们知道小电动机会用在电动玩具上,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它应用也非常广泛,同学们你能在你的身边找到它吗?(学生回答)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1.学生用了小电动机制作了一台小风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进行生活创造。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