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5.认识棱镜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5.认识棱镜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第5课
《认识棱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棱镜》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的第五课。教材在上一节课认识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探索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是否也能发生折射。进一步对折射概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借助三棱镜帮助学生认识太阳光是有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是否会发生折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认识三棱镜的特点,观察“白光”由空气射入三棱镜发生折射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初步认识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然后借助彩色轮实验把不同的“色光”混合成“白光”,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第三部分拓展,鼓励学生利用家中的材料制造彩虹。本课的学习为学生以后认识与理解更多光的现象,揭示光的折射、色散等奥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雨后出现彩虹的现象并不陌生,对产生的原因非常好奇,但真正理解或是解释其形成的原因却比较困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光在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偏折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推测出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也会发生方向的改变。对学生而言,光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虽然他们可以借助三棱镜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但仍然会对光的色彩之谜有很多困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知道太阳光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初步建立光与颜色的关系。
探究实践:针对问题,能设计白光通过棱镜的实验方案,如实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通过设计、制作和旋转彩色轮,推测并描述色光混合后的变化。
态度责任: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述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
难点: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三棱镜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聚焦问题:同学们,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那么,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吗?
2.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猜想。
3.视频呈现: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4.出示三棱镜,提出疑问:光透过三棱镜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呢?学生操作。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聚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而揭示课题,进入探索活动。)
探究
活动1:观察手电筒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1.实验材料:手电筒、三棱镜
2.操作步骤:
(1)关闭房间里的灯,拉上窗帘。
(2)打开手电筒,让光通过三棱镜。
(3)慢慢旋转三棱镜,观察光透过三棱镜后白板上看到了什么?
3.学生操作。
4.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2:观察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操作步骤:
(1)准备白纸和三棱镜,把三棱镜放在阳光下。
(2)旋转三棱镜,观察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2.学生操作。
3.学生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手电筒光通过三棱镜后折射出的是彩色光,而不是白光?
6.学生猜测。
7.通过视频讲解原因。
8.引导学生思考三棱镜制作的彩虹与生活中的彩虹之间的联系。
9.师生交流,总结规律:(1)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太阳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3)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
(设计意图:以问题驱动学生,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环环相扣,层层揭秘。这样的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 发现光的折射规律,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落实。)
白光可以分解成七色光,那么彩色光能不能混合成白光呢?我们来做个彩色轮试试吧!
活动3:制作一个彩色轮
1.实验材料:白色卡纸、圆规、量角器、剪刀、水彩笔、铅笔或棉签等。
2.制作步骤:
(1)用硬纸板剪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
(2)在圆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
(3)用水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
(4)想办法使彩色轮快速旋起来。
(5)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可以做成陀螺或者拉线陀螺。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
学生操作。
学生汇报。
师生交流,总结规律:我们看到红色的颜料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有红色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因此,当彩色轮快速旋转时,相当于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形成一种新的颜色的光。如果比例恰当会混合成白色。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二的实验操作,加深学生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使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落实。)
拓展
利用家中的材料制造彩虹,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工具和方法来制作彩虹呢?
方法一:
(1)在晴朗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
(2)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
如果家里没有喷壶,别担心,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方法二:
(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用小石块固定,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
(2)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彩虹”。
(设计意图:通过家中材料制造彩虹,巩固学生对光的折射的认识外,还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总结课堂
根据板书作总结。
【板书设计】
5.认识棱镜
(1)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太阳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3)当白色的阳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