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 4 课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比较和测量》 单元的第 4 课。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手来测量距离,但 由于用手测量的“拃 ”单位是非标准的长度单位,所以测量结果不同。本节课将 选用回形针、木棒等固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发现测量结果比手的测量结 果更准确;同时发现用回形针和木棒分别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结果不同,通过比 较不同物体的测量结果,分析原因,理解测量单位的重要性,这些发现为第 5 课
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经过本单元前 3 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一些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起点、 终点、测量时需要首尾相连,用不同学生的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不一样等,学 生对于这些现象感到好奇,充满探究的兴趣,同时产生想要比较规范地描述物体
长度的欲望。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固定长度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
2.测量同一物体,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结果更准确。
探究实践
通过用标准单位物体首尾相连地测量物体长度,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尝试
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
态度责任
1.经历用标准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产生进一步测量物体长度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用不同的物体测量长度的数据。
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科学思维
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长度可以用标准物体来测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标准单位物体首尾相连地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尝试对测量结果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书本和活动手册,纸和笔、橡皮、回形针、小立方体、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
1.情景导入
2.提问:为了测量更加准确,我们应选择怎样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
3.引导:应该选择固定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
二、探索:测量物体长度
1.任务:用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长度、科学书本长度
2.活动指导:
(1)选择两个测量工具。
(2)微课指导。
(3)测量时的操作要求:
①确定起点和终点,首尾要连接。
②每一个测量单位要首尾相连,贴边竖直摆放。
(4)读数指导:可以采用“2 根多一点 ”、“8 根多一点 ”等方法来表述确保
读数的正确。
3.学生活动:测量桌面和书本的长度。
三、研讨
1.研讨: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
提问:桌面的长度是 13 个橡皮,书的长度是 5 个橡皮多一点,通过观察测量
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
2.研讨:用不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
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提问:桌面的长度是 5 根小棒多一点,书本的长度是 8 个回形针多一点,你
有什么发现?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不能比较。
四、挑战答题
五、课堂小结
1.出示知识点总结,回顾学习内容。
六、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体测量桌子的高度,把测量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第 11
页。
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