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 5 课《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用相同物体来测量》是科教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 测量》第 5 课的内容。第二单元这 7 课的内容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使学生获 得丰富的比较和测量的学习经历。《用相同物体来测量》一课通过引导学生在探 究过程中, 发现测量工具的优缺点, 学会运用组合的方法改进测量工具, 体会比 较与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发现当使用不同的 物体测量时,测量结果大不相同, 没有比较的意义; 而使用同一个物体测量, 其 结果才有可比性,所以本课将引导学生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单位来测量, 引导学生体验统一使用标准物测量带来的公平与方便。【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测量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而测量和比较又是学生们理解周围 事物的重要途径, 所以本课要让学生体会到比较和测量的重要性, 并学会用统一 的标准进行测量。在第 4 课中,学生已经发现当使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时, 测量结 果大不相同, 之间没有比较的意义, 而使用同一个物体测量时, 测量结果之间有 可比性。第 5 课中,学生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小立方体进行测量, 学生会明白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能使测量结果有可比性,方便表达和交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测量工具。探究实践会预测物体的长度。态度责任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会运用组合工具测量较长的物体,并记录测量结果。科学思维认识到统一计量单位能给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会不断改进测量工具,提高测量效率的方法。难点:能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使结果更有可比性,使信息交流更方便。【教学准备】课件、音频、视频、若干个小立方体、回形针、小棒、透明胶带、剪刀、学 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小马过河的动画视频, 设置教学情境, 牛伯伯、小松鼠、小马用自 己身体测量河水深浅, 结果都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测量结果不能比较怎么办?2.选择测量的标准物课件出示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物体作为测量标准物,同时鼓励学生说出理由。二、探索1.改进测量工具。引导学生用组合的方法改进测量工具,从而得出新工具——小立方柱。2.制作小立方体柱。通过播放视频,介绍制作小立方柱的方法: 将 10 个小立方体组合起来,再用透明胶带粘贴成一组。3.用小立方柱测量。(1)微视频指导:介绍用小立方柱测量桌面的长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 掌握预测桌面长度、用小立方柱来测量以及用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2)学生测量书桌桌面和讲台的长度。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展示书桌和讲台长度测量的记录表, 引导学生用小立方柱进行测量, 并思考书桌和讲台长度的测量结果能不能互相比较。(3)展示测量结果。播放学生录音, 展示书桌和讲台的长度的测量数据,发现用相同物体来测量,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三、研讨1.用小立方体来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有准确?方法 1:用 10 个不同颜色的小立方体排列起来测量,方便计数。方法 2:在小立方柱上粘贴数字 1 到 10,这样测量起来又快又准确。方法 3:制作一个由 100 个小立方体粘贴在一起的测量工具。2.课堂总结小立方体可以组合成较长的测量工具, 测量长的物体时便于测量和计数, 也更准确。 我们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四、 拓展用小立方体测量家里沙发和床的长度,并与同学交流分享。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