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6 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6 做一个测量纸带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 6 课
《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生通过前五课的学习,了解到使用统一的标准单位小立方体可使测量结果 具有可比性,既可测量长度,又可测量高度,还可十个为一组更方便地测量更长 的物体。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制作一种替代小立方体的测量工具——测量纸 带,使用纸带的原因是因为,使用小立方体测量圆桶的边沿长度或测量更大体积 物体的长度时,会非常不方便。为后续学习测量纸带和尺子,加深对比较和测量
中的公平、方便、准确等原则的认识奠定基础。
本课主要包含四大教学环节。
聚焦环节,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引出需要制作一个容易测
量的工具——测量纸带。
探索环节有三个活动: 1.做测量纸带; 2.用测量纸带测量书本的长度和宽度;
3.用测量纸带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
研讨环节的核心问题得到:测量纸带与小立方体相比,方便携带,可以测量
圆桶形的物体,有刻度读数简便,也更准确。
拓展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制作一个测量纸带,并使用测量纸 带测量家里的不同物体。与同学或家人合作用测量纸带测量我们的身高。让学生
体会测量纸带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便利。
【学情分析】
孩子们经过前面的学习,对准确测量的因素诸如“起点”“首尾相连”“标准 单位”等已经有所体会,积累了一定的测量经验。基于学生对常见测量工具的观 察和测量经验, 学生可以理解标记的作用, 可以做到使用剪刀、粘贴等制作过程。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测量需要方便、准确等概念的理解。
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可更好地替代小立方体进行
测量。
探究实践
1.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
2.利用纸带测量一些物体的周长。
3.运用十进制计量进行测量。
态度责任
1.在教师指导下,能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小组合作制作测量纸带时, 能主动参与。
科学思维
1.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的测量带来便利。
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按照步骤制作并使用测量纸带。
2.教学难点: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的测量带来便利。
【教学准备】
课件、音频、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回顾上节课使用小立方体来测量物体的内容。
2.提出问题:如何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你能用小立方体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
吗?
3.引导学生分析不用小立方体测量小桶的原因, 并引出纸带: 看来小立方体是
完不成任务了, 我们需要一个和它一样的,有一格一格、软质地的材料----纸带来
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完成挑战。
4 .引出本课的课题:做一个测量纸带。
二、 探索
活动一:制作测量纸带
1.提出问题: 我们该怎样做测量纸带?
2.介绍制作测量纸带的实验材料。
3.介绍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每段纸带首尾要相连; 粘贴时, 纸带
要连成直线;用数字做标记。
3.视频演示测量纸带的制作过程。
4.强调:制作测量纸带时应注意细节: 起点必须从“0”开始。
活动二:用测量纸带测量书的长度和宽度
1.介绍测量书本的长度和宽度时应该注意:纸带的起点——“0”刻度线要与
书本边长的边缘起点对齐,纸带与书本边长的另一端重合的位置就是终点。
2.强调: 先预测书本的长度, 再用测量纸带来测量, 最后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
数据。
3.视频演示测量书的长度和宽度的过程。
4.记录并比较测量数据。
活动三:用测量纸带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
1.视频演示用测量纸带测量小桶底部边沿一圈的长度。
2.强调用测量纸带测量小桶底部一圈的长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3.记录数据,分析对比预测结果和测量结果,感受测量纸带的准确性。
三、研讨
1.提问: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2.播放学生录音: (1)更轻、方便携带;(2)可以测量圆的物体;(3)测
量更准确。(4)纸带可以做的很长很长,而且读数方便。
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四、课堂小结
出示思维导图,回顾测量纸带的优点,体会测量工具的改进给人类的生活带
来的便利。
五、巩固提升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完成挑战题,学以致用。
六、拓展延伸
制作一个测量纸带,并使用测量纸带测量家里的不同物体,比较不同物体的
长度和宽度等。(强调测量前先预测,再实测,并比较预测和实测的结果。)
4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