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水》第 5 课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 s 课。教材用“水能溶解食盐和红糖 ”的 话题引入,唤起学生已有认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由此引出本课研究的主题 “物质能否在水中一直溶解下去 ”,从而开展探索活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能力不同 ”。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学生已有认知“水 能溶解一些物质 ”出发,引出本课的主题“如果把物质不断地加入一定量的水中, 它们能持续溶解下去吗 ”。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交流能够溶解在水中 的物质有哪些;其次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 样,然后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量是否一样。第三部分 ——研讨,在实验与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对比实验中确切的数据来说明,食 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第四部分——拓展,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是不一样的。
【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三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把食盐和糖放进水里会慢慢地溶解。学 生在一年级也学过“溶解 ”一词,所以学生知道生活中有一些物质跟食盐一样能 够在水中溶解。本课中,对于小苏打这种物质,学生接触较少,大都不清楚小苏
打的样子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学生将学到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对食盐和 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实验,明白了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是有限的,
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质量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探究实践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态度责任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思维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科学书、活动手册、文具、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食盐、小苏打、镊子、
勺子、纸。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 出示图片:食盐、红糖、沙子放入水中。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做过的探究实验“它们去哪里了 ”吗?我 们把食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经过搅拌后,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预
设: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而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2.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吗?(预设:白砂糖、味
精、小苏打、食用碱等)
3. 提问:如果我们把以上物质不断地加入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4.学生实验验证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预设:食盐和小苏打在
水中没有完全溶解,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并进 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教师提问: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呢?怎么公
平地比较出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2. 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 设计对比实验。
(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50 毫升清水;
(2)用称分别称出 20 克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平均分成 8 份。
(3)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在食盐
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4)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在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
止。
(5)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份数。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 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 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
好基础。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 出示教师实验视频。
2. 讨论家庭实验要求。
(1)在家里,可以用塑料杯代替烧杯,用筷子代替玻璃棒。
(2)家里没有天平,可以用简易天平分别称量出 8 小份质量一样的食盐、
小苏打。
(3)家里没有计量工具,可以用奶瓶、小量杯、量米杯代替。
3.准备材料,学生实验。
(1)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 50 毫升清水。
(2)用简易天平分别称量出 8 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小苏打。
(3)取一小份食盐,把它加入水中,用筷子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
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4)按照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在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
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止。
(5)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份数。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烧杯、天平和计量工具,因此,在实验操作 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找到可以代替的一些材料,
明确家庭实验的要求,为学生开展家庭实验提供有利的指导。
三、研讨
1.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 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3.课堂小结:我们发现了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还学会了用对比的实验方法来探究食盐和小
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四、拓展
1.利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食用碱、味精、白砂糖等其他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能力。
2.将实验中的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观察一下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 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同时为后续内容
的学习打下基础。
4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