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观察云》教学设计6.观察云【教材简析】天空中漂浮的云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聚焦部分提出问题“我们怎么 观察云? ”聚焦到观察云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探索部分 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观察到的云,判断 这是什么云。由于云无法收集,所以要求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走到室外,亲自去观 察云、记录云,也鼓励学生去收集更多的信息和证据,为下一步图片资料的对比 做准备。再通过对比教科书上的图片,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第二个活动,在 学生充分观察了云并认识云的形态之后,让学生来观察云量。研讨部分主要包括 两个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交流他们所画的云的形状,再和教科书上 的云的三种形态进行比对。第二个问题主要让学生交流云量。在此基础上,教师 可以补充气象学上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并平均 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就是晴 天;如果云量超过 1/4 但不超过 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3/4 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学情分析】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观察到的云各不相同,学生眼中的云也是千差万别的。 从第 1 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 ”的同时,其实已经在 观察云。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 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一段时 间内的观察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十分准 确的语言来描述或记住云的特点和名称,只需要感知天空中的云是不同形状的,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图文记录即可。再通过对比教科书上的图片,了解描述云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形状。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观察云量时,只需让学生区分天空中的少云(晴)、 多云、阴云密布(阴)的三种情况即可,并能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记录在“天气日历 ”上。【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探究实践1.在教师引导下,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并对比资料,观察并描述云的外形特征,判别云的三种基本形态。2.在教师引导下,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并用简图记录。态度责任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能坚持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 ”中关于云的观察。科学思维知道云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天气的信息,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云,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并用简图记录。难点: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种基本形态。【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 聚焦:揭示课题1.学生欣赏视频,引出“云 ”。2.揭示课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来知道天气将怎样变化吗?云可以告诉我们哪些天气信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云》。3.学生观看视频:认识云是什么?云是怎么形成的?4.观察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天气,怎么观察云呢?二、 探索:(云的形状和云量)谈话:怎样观察云呢?云状和云量是观察云的重要内容。(一)介绍云的形状和云量。1.学生观看云的视频,重点了解三类云: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 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 气的影响。 (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 ”、“层云 ”和“卷云 ”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云的三种基本形态。3.图片展示几种天空云图,让学生试着判断它是什么云。4.观察云量:晴、多云还是阴,实际上是根据天空中云的多少判断的。学生 观察教科书中的云量图,比较“晴 ”、“多云 ”、“ 阴 ”的天空状况,主要观察分析云在天空中的占比。5.小挑战:展示几种天空云量图,让学生试着判断属于什么天气。6.视频:气象学家区分晴、多云和阴的标准。(二)室外观察。1.讲解观察要求:①认真观察、做好记录;②注意安全;③眼睛不要直视太阳。2.视频:学生到室外观察云,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它是哪一类云。3.观察云量,并在活动手册中记录。三、拓展:1.气象卫星、气象雷达。2.气象谚语。3.实践: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室外观察云,完成活动手册 P11 的记录,并在天气日历中完成对云量的记录。【板书设计】6.观察云云的分类 云量积云 层云 卷云 晴天 多云 阴天答疑课设计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你们好!现在是答疑时间,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第 6 课《观察云》的内容,有同学提 出了以下的问题,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解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动 脑筋想一想吧!答疑一:云的形态师:我们先来听听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上面这些云,分别是哪种形态的云呢?师:同学们,你能根据学过的知识,解答这个问题吗?我们来听听慧心同学是怎么解答的。慧心:我认为第一幅图是层云,因为我发现它是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第 二幅图是卷云,因为我发现它很薄,像细小的羽毛;第三幅图是积云,因为这里的云像一团一团的棉花。师:慧心同学观察得真仔细,描述得真准确!它们分别是层云、卷云、积云。 看来只要我们了解了不同形态的云的特点,通过仔细观察,就能分辨它们是什么形态的云了。答疑二:云量与天气师:我们再来听听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观察这三张图的云量,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天气呢?师:同学们,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试着解答这个问题吧。邦耀同学有想法。我们来听一听他怎么说。邦耀:我觉得可以用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来确定天气。把天空看作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第一张图 云量超过 3/4 甚至覆盖了整个天空,是阴天;第二张图云量超过 1/4 但不超过 3/4,是多云;第三张图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1/4,是晴天。师:邦耀同学解释得真具体!解答得非常正确!这三张图分别是阴天、多云、晴天。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说对了吗?答疑三:航迹云师:有同学看了一则新闻后,提出了一个关于云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则新闻的内容。下面,我们来听听是什么问题。播放问题:航迹云真特别,航迹云是怎么形成的呢?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航迹云是怎么形成的吗?请你试着说一说吧!老师来帮忙解答这个问题。师答疑:当飞机或飞行器从高空飞过时,飞机排放出来的尾气中包含大量的 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就会形成航迹云。其实航迹云并不少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抬头观察我们的天空,或许就会有更多更有意思的发现!答疑四:地震云师:我们再来听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听到有人说有“地震云 ”,真的存在“地震云 ”吗?“地震云 ”真的能预测地震吗?师:同学们,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关于“地震云 ”的真相,我们一起来看个视频了解一下吧!师:天空中的云彩是变化万千的。所谓的“地震云 ”是一种民间说法,人们 把一些形态比较奇特的云叫做“地震云 ”。其实它与很多千姿百态的云一样,属于 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预示灾难的作用。地质和气象领域的研究也都否定了“地 震云 ”的存在,所以,地震云并不存在!云,和地震没有关联!以后当你听到“地 震云能够预测地震 ”这样的说法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相信科学,不信谣、不传谣。师:同学们,今天的答疑课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