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 4 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第 4 课。声音 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遇到物质就会引起物质的振动,我们耳朵中的鼓膜就是接收声 音振动的“探测器 ”。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 产生振动。在本课,学生要用一张保鲜膜包住一个盆子的口,制作完成一个鼓膜模型。 通过观察保鲜膜的振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耳是如何工作的。通过阅读材料,让
学生深入思考观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听力和人耳结构的理解。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不具体,也不全面。 学生通过图书资料大多数了解到的是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但对器官是如何工作的,知道
的并不多。有的学生对人耳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可能根本没有关注过。
耳作为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学生对它具有先天的熟悉感,四年级学生已经具 有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些都为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知识、技能基
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耳的结构,知道人的耳朵的构成。认识到各部分的作用
科学思维: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能认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探究实践:在模拟耳郭、鼓膜的实验中,用简单的图示文字来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
态度责任:在体验游戏中,能认识到身体器官的重要性,加强保护身体器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耳的结构,探索人耳各部分的功能。
难点:能够用建模的方法了解耳郭和耳膜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不锈钢盆、保鲜膜、细盐。
教师准备:课件。
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
二、探索
活动一:耳的结构
1.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播放视频和人耳的结构图,学生写出人耳模型各部分的名称。
3.教师小结:人耳由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
4.学生思考:耳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比如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
称;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对人耳结构的了解过程中去发现想要研究的问题。】
活动二:了解耳郭的作用
用纸卷成“喇叭 ”,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
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把正常情况听到的声音和用纸卷“喇叭 ”听到的声音进行比较,感受
耳郭在收集声音中的作用。】
活动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1.制作鼓膜模型。拿一张保鲜膜覆盖在不锈钢盆的口,把保鲜膜的边缘向下拉,让
盆口的保鲜膜尽量绷紧,盆口的保鲜膜就是模拟的鼓膜。
2.在盆口的保鲜膜上面放少量细盐。嘴巴在模拟“鼓膜 ”上方发出强弱不同和远近
不同的声音。观察模拟“鼓膜 ”是否发生振动,并记录下来。
模拟“鼓膜 ”振动实验记录表
物体发出的声音 “鼓膜 ”是怎样振动的
声音距“鼓膜 ”的 远近不变 声音较强时
声音较弱时
声音的强弱不变 声音较远时
声音较近时
3.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鼓膜的作用。
4.播放“听觉的产生 ”视频。
【设计意图:模型是科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活动二和三就是让学生体会模型
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三、用耳卫生
耳朵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播放视频)
四、总结
学习了这一节课,大家对耳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拓展
1.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2.了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板书设计】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外耳 中耳 内耳
声音 耳郭 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听到声音
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