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弹簧测力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第4课。本课安排用弹簧测力计去测量力的大小符合学生对力的认识规律,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识及如何读数,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第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先估测后测量实际的物体。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的更为深刻,进一步认识弹力概念的内涵和实例。【学情分析】通过前三年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相对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一定的观察能力。经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重力、反冲力、弹力等概念,且知道力是有大小的,但对于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却不太清楚。本课将试着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感受生活中某些物体的重力大小,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目标1.力有大小,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顿。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性制成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探究实践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态度责任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科学思维目标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教学过程】一、问题1. 提问:视频中哪位小朋友的力气更大?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2.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力的大小。3.提问:通过观察,我们能知道两位同学的力具体有多大吗?设计意图:通过拉动弹力带的活动视频,迅速聚焦问题--如何测量力的大小,引出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二、探究:认识弹簧测力计1.提问:弹簧测力计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2.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接着通过微课1认识测力计的基本构造。3.弹簧测力计还有哪些小秘密没有被我们发现呢?我们一起去深入观察吧。4.学生观看微课2。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认识测力计的结构及其对应的作用以及力的单位。5.找一找这两支弹簧测力计的不同点。6.学习并练习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测力计有不同的量程,学习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7.观看视频,学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8.原来,测量物体前要掂一掂物体估计力的大小,那你知道1牛顿的力有多大吗?9.学生按要求寻找物体掂一掂,感受1牛顿的力。10.学生观看微课4,学习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大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获取对力的感性认知,通过视频,加深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步骤的认识。三、研讨内化1. 回顾: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弹簧测力计有了初步的认识,请你结合上一节课和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思考这三个问题:(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2)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3)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设计意图:研讨环节使学生在学习完知识后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进行思考,加深对弹力的认知,并将其迁移到生活当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实现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在运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四、拓展1. 在家里没有弹簧测力计,我们如何才能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呢?2.学生观看微课5,学习制作简易测力计。3.学生观看微课后,课后寻找可替代的材料,自制简易测力计。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解决学生在家里无法获取测力计进行活动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