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空气》第 2 课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是教科三年级上册新教材“空气 ”单 元的第二课。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对学生对空气的颜色、 状态、气味等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 经感受到空气的存在,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 在的基础上,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教材内容主要包 括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板块。聚焦环节是以“压杯入水 ”这个 活动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直接聚焦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 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在探索环节部分通过在“打孔实验 ”和“打气实 验 ”,根据所观察到的水做变化的现象,进一步验证确实是空气占据了 空间,活动中穿插研讨部分,在交流研讨中深刻认识空气能占据空间。此 环节由于“打孔实验 ”和“打气实验 ”在操作和实验上都存在着一定 的难度,于是在本教学设计时,把本课的教学主线改为“压杯入水 ”纸 不湿——“倾斜水杯 ”水入杯——“空气入杯 ”水排出,这三个实验的探究研讨。最后通过拓展板块进行延伸,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情分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其前概念的认知, 认同了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说明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了一 定的认识。但对于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认知很不一,学生对于物质占 空间这样表述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对空气的认识存在一定基础,但对于占据空同这样相对抽象的描述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2.科学思维:通过描述、分析压杯入水、打孔观察、打气观察三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能理解并解释“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3.探究实践:能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分步操作,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使用材料设计小实验。4.态度责任: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能尊重事实,对实验现象和结果如实进行记录和描述;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玻璃杯、水槽、纸巾、水杯、可弯曲吸管、水、视频、ppt 课件学生准备: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装满绿豆的塑料杯)杯子里有什么呢?回答:杯子里面装有绿豆。老师,告诉你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绿豆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出示倒满水的杯子)现在杯子里又有什么呢?现在杯子里装满了水,如果像老师那样表述,又该怎么说呢?是的,水占据了杯子里面的空间,绿豆和水都能占据空间。二、新授(出示一个空杯子)现在呢?有什么物质占据杯子的空间呢?通过 前面的学习,知道杯子里面有空气,那么空气会不会像固体液体一样占据着玻璃杯的空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一)研究实验一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魔术,看看聪明的你,能发现他的秘密 吗?我们都知道纸遇到水会变湿,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 子垂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会湿吗?现在杯子已经全部进入水中,水 槽里面的水已经漫过杯底。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杯子里面的纸团。(实验)你觉得为什么纸不会湿呢?是什么把杯子内部的空间给占据了,让水进不来了。(老师手把手带着学生把刚刚的实验现象画出)下面老师把刚刚的实验过程画出来,你也可以动手跟老师一起画。杯子里的纸团并没有湿,因为空气占 据了杯子里的空间,水进不去了。(二)探究实验二现在老师把杯子稍稍一歪,请观察!(变色纸遇水变色)让我们一起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来。我们看到当杯子一歪,好几个大泡泡就从杯子里面跑出来了,那泡 泡是什么呢?那些泡泡就是杯子里的空气,杯子空间里的空气被水赶跑了,水重新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纸被水弄湿了。(三)探究拓展实验三老师这里准备了一根吸管,你能用利用它,让空气再次回到杯子里吗?实验(实验视频)当我们用吸管往杯子里面吹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把你看到的用笔如实地记录下来。看学生画图,再次分析(画面:作品重播实验,右屏:学生的画图(空气) (水把空气赶跑了) (空气) (空气) (水被空气赶跑了)记录)画外音:我们看到当我们用吸管往杯子里面吹气时,很多的泡泡出 现在杯子里,到最后杯子里的水被吹进去的空气赶跑了,空气重新占据了空间。三、总结Ppt:三个实验的实拍图和记录图同时出现实验录像片段 动图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实验的验证,我们了解到了空气确实能占据空间。在生活中,这样的应用可多了,比如充了气的气垫……(ppt 出示图片)四、课外实验设计拓展最后让我们来个小挑战,看看你能否利用空气占据解空间的知识,完成这个小实验(挑战课本p26 实验),期待你的设计实验哦。今天的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结束了,期待着大家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完成更多有趣的实验,解释更多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