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案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四个子目,“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四个子目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不割裂教材子目之间前后递进的逻辑关系前提下,将每个子目表现出来的历史事实或历史解释层面上的问题提炼出来,由此切入组成课程的四大部分,即严防旧弊、新弊渐生、解弊之发、循弊偏安,以此线索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并且进一步思考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一个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分析方法,但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并不透彻。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认知发展的高峰期,在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通过图片、图表、文字史料等,理解北宋的政治形势,对宋代国家政策形成的背景和影响有所了解。(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两宋时期的相关史料,理解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了解人们对于宋朝各种问题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锻炼辩证思维和历史考据能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借助各种图文资料,梳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影响,北宋面临的危机和南宋的偏安等历史史实,并尝试做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对范仲淹、王安石、和岳飞等仁人志士事迹的了解,体悟他们忧国忧民、不惧困难、舍身报国的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代的社会问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对于宋代历史现象多元评价的理解,思考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严防旧弊:强干弱枝、分化事权、重文轻武 新弊渐生:三冗两积 解弊之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循弊偏安:祖宗之法的回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史学家对于宋朝的两极化评价。 阅读史料,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一.严防旧弊 1.【什么弊?】通过图片、文字、图表引导学生认识北宋建立的背景,了解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2.【如何防?】通过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北宋统治者在历史经验中认识到了国家治理的重要问题,并通过结构图、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梳理北宋统治者采取削弱地方、分散相权、崇文抑武等应对措施。 3.【效果如何?】通过史料引导学生认识宋代防弊之政的影响。并提出疑问,宋代防弊之政产生了许多积极意义,是否就使得宋朝走向了繁荣盛世?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阅读材料,谈谈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 分析提炼材料,认识宋朝防弊之政的措施。 根据材料和所学,思考宋朝防弊之政的影响。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培养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新弊渐生 1.【提出问题:何以新弊?】引导学生思考宋朝在严防旧弊的同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弊,何以会产生这样的新弊? 2.【积弱——边防压力】结合图片说明北宋对外作战的失利、求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北宋对外作战为何频频失利?理解宋朝的军事不振导致积弱的局面。并结合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以钱财换和平的方式是否可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积贫——财政危机】通过图文史料引导学生理解宋朝积贫局面的形成。并以此提出问题,面对积贫积弱的困局,宋朝该怎么办呢?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了解宋朝的内外形势。 结合材料理解宋朝的“积弱不振”、“积贫难疗”。 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解弊之法 1.【如何解?】运用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2.【解弊之果?】以材料引导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中的理想与现实,继而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效果及变法失败的原因。通过材料认识变法惨淡收场之后北宋混乱的政治局面。 1.认识庆历新政,并知道期失败的原因。 2.阅读材料,积极思考,认识王安石变法,理解其影响及失败的原因。 通过图表归纳等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
四、循弊偏安 1.【如何偏?】通过两宋地图疆域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南宋的“偏”。 2.【如何安?】简述岳飞北伐之势,通过材料认识岳飞之死和北伐受阻的原因,理解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回归。表格展示宋金之间的三次主要和议,通过材料概括南宋基本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及最终结局。认识南宋的“循弊偏安”。 1.认识南宋的“偏”。 2.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南宋未能北伐的深沉原因,形成对南宋一朝的整体认识。 通过对岳飞等民族英雄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对南宋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
赵宋“祖宗之法”再认识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宋朝的祖宗之法,并根据所学归纳祖宗之法的影响。 阅读材料,思考赵宋“祖宗之法”的影响。 引导学生对宋朝的“防弊之政”形成整体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堂小结
运用结构图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整体认识宋朝的“防弊之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