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立足职场有法宝》教学设计片段题目 立足职场有法宝 重点展示 教学技能 演示技能、 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1.课程性质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与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性学科课程。 2.课标分析 课标对于本节课,要求引述各类物权的有关法规及其具体表现,来解析生活中维护权利的典型案例。 【教材分析】 本框题处于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一框 立足职场有法宝。本框阐述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的内涵、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明确劳动活动的内涵和意义,解释劳动合同的内容和订立劳动活动的原则,说明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阐释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意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活动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该年龄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从学科意义上来把握知识,对于一些带有学科性质的名词,需要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解释。并且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缺乏坚定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目标与素养: (1)认同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关于对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的规定; (2)结合法律规定和生活实力,明确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宪法对劳动就业的规定,知道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 (3)结合法律案例,明确劳动法有保护劳动合法权益,劳动者平等竞争。特殊劳动保护等基本原则,深刻体会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2.情境与问题: (1)通过结合社会生活实例,了解劳动合同的内涵,理解劳动合同对于保护劳动合法权益建构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2)结合法律规定,理解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书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全面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按劳动合同约定完成工作的意识。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案例法,理解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通过案例法、研读法、讨论法,了解民法典的制定过程。 (3)通过合作交流法、案例法、研讨法,形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决议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国家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2.我国劳动法的意义,目的和基本原则; 3.劳动合同的含义,要求,意义,内容; 4.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5.有效劳动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6.劳动活动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 教学难点: 1.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2.劳动合同的含义,要求,意义,内容; 3.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4.有效劳动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5.劳动活动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大单元教学法 2.议题式教学法 【学习方法】 3.合作学习法 4.探究学习法教具准备 1.(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2.多媒体课件 3.多媒体教室教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板书 设计意图环节一: 导入新课 (2分钟) 【导入活动】 视频导入:观看视频——电子劳动合同上线布置思考:什么是劳动活动?劳动者就业为何要签订劳动合同? 学生简单作答 具体过程: 同学们,上课!这节课我们一起进入选择性必修二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 现在,我们先来观看一条视频,观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劳动活动?劳动者就业为何要签订劳动合同? 这条视频阐述电子劳动合同的正式上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是纸质版的劳动合同,我们知道,当我们参加工作时,与对方签订劳动合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劳动合同的签订能够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电子劳动活动的出现也反映了劳动合同的与时俱进,能够为我们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带来更多的便利。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劳动合同这个话题来展开。 【预设学生】 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问题。 通过一则视频进行导入,既可以自然地引出劳动合同这一课题,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关系的思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便于带着问题进入新课,这样效果更好,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环节二: 讲授新课 (35分钟) 环节三:巩固练习 (2分钟) 环节四:课堂小结(1分钟) 知识点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1)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3)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法 (1)意义 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2)目的 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3)基本原则 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A.地位: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B.意义: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小贴士: 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权利,诸如就业权,签订劳动合同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培训权,获得社会保险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 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内涵: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B.要求: 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③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表现: 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 进步的标志。 【探究一】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不少公司都会在面试时提问大量涉及应聘者隐私的问题,甚至还会追问细节。面试官不仅对应聘者个人的恋情、婚育计划、交友、生辰八字、星座和是否养宠物等信息感兴趣,而且对应聘者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工作经历等也有好奇心。 一些公司还会在面试结果未定之前,就要求面试者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和身份证号码,给出的理由是“防止谎报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而应届毕业生张泉(化名)在面试某单位时却遭遇了赤裸裸的性别歧视。一开始面试官就直接说:“你是女的,我们就不太会考虑了。”而和张泉相同专业但成绩一般甚至有挂科经历的男生已经早早和该单位签了约。 同样,来自江西南昌的刘梅在一家国企面试时,按照流程,面试官应该根据面试者90秒的自我介绍和个人简历进行提问。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面试官不停盘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在一起多久了,感情好不好,男朋友干嘛的,以后家庭和工作有冲突怎么办 ”……… 布置思考: 思考:上述公司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什么原则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提示: 探究答案提示 违反了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教师总结: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具体看看签订劳动合同的相关知识点。 知识点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 (1)含义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确立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要求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意义 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4)内容 ①必备条款: 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②可备条款: 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2.订立劳动合同(1)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①合法: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②公平: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③平等自愿: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④协商一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⑤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活动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2)有效劳动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①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③劳动者则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②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探究二】 劳动法施行后,我国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是一些企业仍然存在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签订劳动合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1:劳动合同是干什么用的 我们公司小,不用签劳动合同。 观点2:现在工作这么难找,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公司不提签合同的事,我哪儿敢提呀! 观点3:劳动合同没什么用,签了合同也不上保险,签与不签无所谓。 观点 4:签了合同,想走也走不了啦。 布置思考: 思考: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教师提示: 探究答案提示 观点一认为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用人单位的规模有关,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根据劳动合同法,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可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的规模没有关系。 观点二认为就业机会难得,就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正是因为现实乌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劳动者更应该通过劳动合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观点三否认了劳动合同的作用,也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和和义备的协议,有利干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观点四没有认识到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和终止,是片面的观点。劳动合同确实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约束力,双方均应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还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所以,劳动合同订立后,吊然合同尚未履行完毕或者未全部履行,劳动者依然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影响。劳动合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二,可以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保障各自的权益。劳动合同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当事人双方即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任何一方未经另一方的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从而可以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其三,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就是处理争议的依据。争议处理机关可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照劳动合同和法律的规定确定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因此,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增强企业对劳动者的凝聚力、促进劳动市场有序运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练习1 1.姜某系某建筑公司临时性用工,2021年4月双方订立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其中第八条约定姜某“工伤责任自负”。这一约定( ) ①违背了劳动合同合法公平的原则 ②建筑公司免除了自己的法定责任 ③尊重了当事人工伤待遇的自主选择 ④属于劳动合同的补充条款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材料中的合同条款违背了劳动合同合法公平的原则,不尊重当事人工伤待遇的合法权益,③错误。2 年期限的劳动合同中第八条约定姜某“工伤责任自负”,属于劳动合同的正式条款而非补充条款,但违背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练习22.下列劳动合同无效的是() ①农民工为找工作与企业订立的合同 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③生死合同 ④卖身合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详解】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 在违背直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带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③④属于无效的劳动合同,应选。由以上分析可知,无法判断出①是否是无效的劳动合同,不选。故本题选B。 练习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情形属于无效劳动合同的有() 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 ②企业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③双方不存在任何依附关系,任何一方不得歧视、欺压对方 ④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订立的劳动合同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法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下,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由此可知①④应选,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③不符合题意,不选。故本题选 B。 【板书】 7.1法律守护劳动者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2)劳动法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板书】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 (2)订立劳动合同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预设学生】 跟随老师思路,回顾知识点。 了解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以及劳动法等相关知识点。 通过探究一,让学生思考就业平等原则,以此引出相关知识。 通过探究二,通过实例——现实中,劳动合同订立的情形,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知识。 对点训练, 提供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进行系统地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复习时把握重点。教学反思 优点: 整节课逻辑较为清晰,知识点覆盖全面。 采用的案例,如游戏币充值,紧跟时事热点,符合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并且采用案例与知识点契合度较高。 缺点: 板书死板,没有太多新意,黑板字需要多加练习; 讲授的语言不够简练,授课熟练程度不高; 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缺乏新意,课堂较为枯燥; 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到位,基本在读书本上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解剖。板书设计 7.1法律守护劳动者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2)劳动法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 (2)订立劳动合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