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增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2.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3.了解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知道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责任的含义。
教学难点: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例举身边他人对我们负责的例子引入新课(父母养育我们,教师教育我们等等)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1、探究与分享:
一个15岁的少年,在楼前空地上踢足球,把一家商店的玻璃撞碎了,店主说,这块玻璃是特制的,你得赔。孩子没有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弄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么咱们应当赔偿,现在你还小,这次钱我来付。等你长大了,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请你续写爸爸的话:
你应该自己承担赔偿的责任,因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每个人都有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任的义务。
思考: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之后举手回答:略
师总结: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板书:责任的含义)
2、探究与分享: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余震还未结束,救援工作已迅速展开:消防队员正在灭火,部队战士在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
在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消防队员:灭火;
部队战士: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
医生: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做手术;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
社会上还有哪些人为救灾承担责任?
上级领导、志愿者、企业家、记者、社区的居民等。
你可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捐献零用钱、为灾区的小朋友做心理疏导等。
3、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中学生都扮演着哪些角色?不同角色分别要承担哪些责任?
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什么?
现在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将来我们会为人父母,成为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科技工作者,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人人认识
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师总结:
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环节三、课堂小结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对自己负责,要对他人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四)、课堂练习
1.下列责任中,属于中学生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C )
A.孝敬父母 B.保护环境
C.遵守学校纪律,按时完成作业 D.遵守道德
2、右边的漫画《责任》表明 ( B )
A、一个人不仅要敢于负责,更要善于负责
B、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C、未成年人根本不需要对社会负责
D、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3、成就幸福人生,离不开责任,下列行为中属于积极承担责任的是( C )
A.学习任务繁忙,不做家务劳动
B.临近考试,拒绝参加学校公益活动
C.配合疫情防控,做好防护措施
D.见有人驾车撞人后逃逸,置之不理
(五)板书设计
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责任的含义
责任的来源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作业布置
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400字以内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取事例联系到学生实际,对于知识点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对于时间的把控也比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