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优化检测(八):期中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范围: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尼罗河流域有许多世界公认的“埃及符号”,下列各项与其相符的是( )A.泰姬陵 B.金字塔C.甲骨文 D.《汉谟拉比法典》2.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 D.四大发明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4.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C.分封制 D.争霸战争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21cnjy.com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建立县制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6.“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7.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思想家提出“人要顺应自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C.墨子 D.孙子8.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雅典 B.斯巴达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9.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许久,然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 )A.血统 B.语言 C.宗教 D.风俗习惯10.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工具,如钳子、剪刀等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发现此原理的科学家来自( )21·cn·jy·com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11.下列有关罗马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源自古罗马的《十二表法》B.对后世欧美各国的法律影响很大C.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成文法典D.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12.查理曼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 )A.法兰克 B.查理 C.屋大维 D.耶稣13.下列关于中古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物品都可在自己的城堡内取得 ②庄园内最重要的是农事③在庄园内耕种的农民,需向领主缴纳租税④庄园内大家笃信基督教,但却必须到庄园外的教堂参加固定聚会www.21-cn-jy.com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4.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D.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15.欧洲中世纪的传统是大学的特许状一般由罗马教皇或者由国王颁发,而非政府颁发。例如:英国最负盛名的牛津和剑桥大学分别于1254年和1318年得到教皇训令,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得到了王室的各种特许状。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垄断欧洲思想、文化教育的是( )A.大学 B.贵族 C.教会 D.国王16.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诞生了三大宗教。下列主张符合伊斯兰教的是( )A.信仰“救世主” B众生平等,忍耐服从C.信仰真主“安拉” D.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17.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地点是(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巴勒斯坦18.谚语是历史最好的写照。下列描述中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 )A.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B.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C.以眼还眼,以牙还牙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9.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20.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下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 )A.希腊人 B.中国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21.唐朝初期,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你认为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2·1·c·n·j·yA.造纸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与火器22.下列有关清真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B.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园顶寺庙为主体C.早在14世纪,清真寺建筑风格就已经被带到了美洲D.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建筑风格被带到世界许多地方23.在历史上,日本曾向中国学习,仿效当时的隋唐制度进行改革,此事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1861年改革24.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 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25.“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记忆力差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面材料:婆罗门祭司把等级制度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他们说:造物主“原人”用自己的嘴变成了婆罗门,用手变成了刹帝利,用腿变成了吠舍,用脚变成了首陀罗。那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位少女。他父亲劝告说:“我的儿子,你不要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等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等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和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请回答: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哪些等级属于统治阶级,哪些是被统治阶级?(4分)(2)理发师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和刹帝利的女儿结婚?(6分)27.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代相传,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活动等。材料二 杜鹃小区在2014年的读书月中积极开展“建设和谐社会”主题宣传活动。在小区的宣传栏中摘录了一段话:“……儒学的基本精神与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我相信儒学的核心理念是当前倡导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儒学与现代精神并不矛盾,传承儒学的薪火甚至有助于解决很多现代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三“人要广泛地体贴、理解别人。要自觉约束自己,加强个人的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并把这两者配合起来,用道德感化人,用礼仪规范人。”(1)材料一提到中国文化热中的“祭孔”活动是为了纪念什么人?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怎样?(4分)(2)材料二提到的儒学,在我国古代王朝处于怎样的地位?并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儒学创立者要求统治阶级要和谐处理哪两方的关系?(6分)21教育网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内容,说说儒学的哪些思想观点对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启示?(4分)2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马法》泛指古代罗马社会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全部法律,是古代奴隶社会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的全部法律,也包括东罗马帝国的部分法律。罗马法是伴随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1)《罗马法》的渊源是什么?(3分)(2)《罗马法》在法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3分) (3)你认为,罗马统治者为什么要制定和完善法律?(4分)29.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骑马的人物是谁?他宣传的是什么宗教?(4分)(2)他的主要活动有哪些?(6分)(3)这一宗教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6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优化检测(八):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2.C 3.D 4.C 5.B 6.D 7.B 8.A 9.C 10.C 11.C 12.B 13.B 14.C 15.C16.C 17.A 18.A 19.D 20.D 21.A22.C 23.A 24.A 25.B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