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上5.5显微镜和望远镜(共19题)一、选择题(共12题)按照望远镜的发展历程,由早及晚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A.开普勒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望远镜B.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望远镜C.射电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哈勃望远镜D.哈勃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显微镜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A.照相机和放大镜 B.投影机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机 D.投影机和照相机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下列关于显微镜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天文望远镜物镜的口径比较大C.我们在学生实验室用显微镜看细胞是通过成两次放大的像实现的D.有一种望远镜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把这个像放大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投影仪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跑,显微镜的目镜有 和 两种,物镜有 和 两种,下列组合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 ,物镜 B.目镜 ,物镜C.目镜 ,物镜 D.目镜 ,物镜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的中央,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 月 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架设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二、填空题(共3题)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凹透”或“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的作用相同的是 (选填“目镜”或“物镜”),都是成放大、 的虚像。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大的原理被应用到了 中(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如图)的大小十分重要。同一个物体距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看到的物体越 。人距离大小不同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视角越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1) 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意大利物理学家 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 说”。后来,人们还通过望远镜发现了“ 星”。为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 年,科学家把“ ”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探索宇宙(1) 重要工具: 。(2) 宇宙有上千亿个星系,我们所在的 是其中之一,而太阳是 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3) 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 条轨道上。小明用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小明发现:(1) 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的树木或房屋等物体,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 、 、 像。这个像成在目镜的一倍焦距 (选填“以内”或“以外”),再通过目镜成 、 、 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扩大视角,从而看到远处物体。人们据此原理制成了 。(2) 调换两个凸透镜的位置,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看近处的头发丝等物体。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 ,通过物镜成 、 、 像。这个像在目镜的焦点 ,通过目镜成 、 、 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人们据此原理制成了 。甲、乙、丙三们同学自己制作了临时切片,下图是他们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物像。我们认为三位同学的物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请回答下列问题:(1) 要让甲同学看到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应该将载物片向 移动一定距离。(2) 乙同学看到的物像下侧很模糊,而上方比较清晰,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 。(3) 丙同学观察的最大问题是视野太暗,怎样才能调亮?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1. 【答案】B2. 【答案】B【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可知,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以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只有选项B的说法正确。3. 【答案】B4. 【答案】C【解析】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5. 【答案】C【解析】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故A选项错误。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选项错误。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选项正确。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距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故D选项错误。6. 【答案】C7. 【答案】A【解析】A.并不是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伽利略望远镜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天文望远镜物镜的口径比较大,这样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观察更清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我们在学生实验室用显微镜看细胞是通过两次放大而实现的,其中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望远镜是将远处物体拉近了使人才看得见的实像在经过目镜放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 【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故A错误;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线,观察到较暗的物体,故B正确;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9. 【答案】A10. 【答案】D11. 【答案】B12. 【答案】D二、填空题(共3题)13. 【答案】凸透;显微镜【解析】玻璃板上的水滴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一个凸透镜。在水滴上方拿一个放大镜,通过调节位置来观察水滴下的微小物体,此时放大镜和水滴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可将微小物体放大来观察。14. 【答案】目镜;正立;望远镜15. 【答案】小;小;大;大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16. 【答案】(1) 伽利略;日心;海王(2) 哈勃17. 【答案】(1) 望远镜(2) 银河系;银河(3) 三18. 【答案】(1) 倒立;缩小;实;以内;正立;放大;虚;望远镜(2) 外;倒立;放大;实;内;正立;放大;虚;显微镜19. 【答案】(1) 左(2) 切片厚薄不均(细胞有重叠)(3) 换用大光圈(或使用凹面镜)【解析】(1) 因为像在视野的左边,因此需向左移动载物片。(2) 因为一个物距对应一个像距,而乙同学看到的物像有清晰的部位,有不清晰的部位,说明切片厚薄不均,不同位置的物距不同。(3) 视野太暗,说明光线较少,因此换用大光圈或利用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增加亮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