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要运用好超前思维的方法
第二框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客观基础:
(2)矛盾分析方法含义:
(3)作用、意义:
1、运用矛盾分析方法(P116)
超前思维要实现“事前得知”的预测效果,就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
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②矛盾普遍性原理——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⑤主次矛盾辩证关系——抓重点、统筹兼顾
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⑦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知识拓展
矛盾分析方法
(1)定性预测:(分析矛盾的性质)
对事物发展状况的直观估计和评价,比如采取历史类比推测相关事件的走势等。
(2)定量预测:(分析矛盾的程度)
使用因素变量、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比如回归分析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构建数学模型,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用于预测和推测事件的未来发展情况。
【相关链接】: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
随着现代决策的科学化,对具体事件的预测往往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注意: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2、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P117)
(1)推理的方法(逻辑思维):
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2)想象的方法(非逻辑思维):
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是一个综合运用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谋划未来的过程。
3、注重调查研究 (P117)
(1)必要性: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含义:
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作用:
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4、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P117)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5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结果显示,男女比例仍然存在失调问题,婚育人士逐年降低;人口老龄化数据持续走高,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将持续面临人口均衡发展的压力。
怎么减轻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不同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也包含对未来的思考和预见。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从事物发展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预测的方向发展。
【知识拓展】: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超前思维的哲学意义(P118)
地震预测
乡村振兴三步走时间表
①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②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2、超前思维的现实意义 (P118)
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
(1)个人: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2)企业: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3)社会: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4)国家: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
超前思维的方法
超前思维的意义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要注重调查研究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哲学意义
现实意义
A能动的认识世界,成功的改造世界;
B通过前瞻性思考,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个人: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企业:开发产品和市场
社会、国家:绘制蓝图、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持续健康发展。
课堂小结:
“冬奥风”吹热水雪经子。2001 年末人冬后,大量景区迅德排不景区改造成风雪主题乐园_大部分影区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营业领的大幅增长但也有少部分景区在改造后依旧门可罗雀,这表明超前思维( )
①具有“先知先觉”的基本品质
②具有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③能够帮助人们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④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当前,大部分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较弱,部分高一、高二学生既对自身缺少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又不了解社会发展需求;而在高校,仍有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缺少学习动力,也不愿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掌握超前思维方法,引领学生规划美好未来需要( )
A.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B.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C.运用矛盾分析法
D.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A
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跟父母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并且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退后,她凭借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地理知识,预测出将会有威力强大的海啸发生。她立即让父母发出警告,疏散了海滩上的游客,从而挽救了 100多名游客的生命。蒂莉·史密斯的预测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矛盾分析方法 B.推理的方法
C.定量预测方法 D.调查研究的方法
B
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所以,攻打锦州之敌是主要矛盾,打长春和沈阳之敌是次要矛盾。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其原因是( )
①运用推理的方法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
②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③事物的内在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④超前意识往往比超前思维更接近于现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腾讯最初推出QQ时无人问津,而现在却凭借QQ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小米一开始宣布要做互联网手机时,众手机厂商大佬们嗤之以鼻,结果小米依托手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生态圈。这表明超前思维( )①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思维,使事物按照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②具有预测性,相对于现状,其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③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发展机遇④运用合理想象,构想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是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将我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战略性安排说明( )
①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为根据
②超前思维指向的未来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③把握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才能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④超前思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毛泽东在澄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中,做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预见;在消除“亡国论”的悲观情绪中,做出“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正确预断……这些科学的正确的战略预见,对夺取伟大战争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①超前思维能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②人可以根据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未来③提高思维正确性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④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成功地改造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021年6月1日,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初步建成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相匹配,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并对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持续推进监测预警、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监管执法等工作,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表明了( )
①运用具有预测性的超前思维,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②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科学布局,防范化解风险,降低灾害损失
③运用具有确定性的超前思维进行规划,为平安海南提供保障
④能够精准预测出灾害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趋势及发展的前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性安排说明( )
①超前思维坚持以分析为先导,为综合作准备
②超前思维以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为根据
③超前思维能够保证人们正确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④超前思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2023·广东深圳·校考二模)2023年3月5日,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的工作,同时提到今年是政府换届之年,前面报告的经济社会发展多领域、各方面工作,今后还需不懈努力。会议重点提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同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积极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会议还强调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展开相关工作部署时是如何坚持超前思维方法的。
①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统筹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国内经济与外交环境的关系进行工作部署。
②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维护国际秩序,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③注重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报告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对未来工作进行部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