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溪三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 社会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6大题,共60分)21.(8分)(1)(2)(3)22,(10分)(1)(2)(3)23,(10分)(1)(2)(3)24.(10分)(1)(2)(3)25.(10分)(1)(2)(3)26.(12分)(1)(2)(3)(4)班级 姓名 考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班级 姓名 考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第2页共2页参考答案选择题(20x2=40分)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B A A C C A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A C C B C C A A二、非选择题21.(8分)(1)反对封建专制统治。(2分)(2)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2分)(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促进了社会习俗的改变。但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4分)22.(10分)(1)溥仪(宣统帝);清朝。(2分)(2)孙中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3分)(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1分);体现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4分)23.(10分)(1)事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2分)(2)措施的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实质:调整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3)不同:胡佛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罗斯福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相同: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 (6分)24.(10分)(1)资产阶级革命(或辛亥革命)(1分);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2分)分别在中共一大和二大上通过。(2分)中共一大制订的纲领是最高纲领;中共二大制订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革命纲领)。(2分)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民族独立,体现了“民族主义”;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等一系列政治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民权主义”;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生活迈向小康,体现了“民生主义”。(3分)25.(10分)(1)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侵略战争。(4分)巴黎和会。英、法、美。(4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促使五四运动的爆发。(2分)26.(12分)(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分)(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分)(3)会宁会师。(2分)(4)取得了胜利。精神:艰苦奋斗、勇敢顽强、乐观主义、不怕困难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4分)大溪三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 社会卷命题者: 审核者: 2014.10(本卷满分:100分,共两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卷首语:同学,你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你尽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开始吧!你是最棒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40分)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 目 英 法 德 美1870年-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倍 1.9倍 4.6倍 8.1倍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第三 第四 第二 第一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2.“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这一观点反映了( )A.对德国发展的正常需求 B.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C.与其他国家开展贸易竞争 D.德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强国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截图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示意图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4.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5.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C.三国同盟的形成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6.“(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所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7.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句话评价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三国协约 C.雅尔塔体系 D.三国同盟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C.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国家9.同盟会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洲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1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是(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北京11、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老诗中写的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12、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小王同学从网上查阅了一些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这些口号初步实现的有(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3、新文件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胡 适 ④鲁 迅 ⑤孙中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14、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 )A.清朝湖北当局兵力空虚 B.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革命党人策划周密完善15、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的16、下列人物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周恩来 D。刘少奇17、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18、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年场革命才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遵义会议19、我们今天许多的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关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南昌起义 中共一大 C。中共一大 秋收起义D.秋收起义 五四运动20、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 )①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④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福利,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材料二: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材料三:INCLUDEPICTURE "http:///oldimages/pic_295888.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oldimages/pic_295888.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1.jydoc.com/%E5%85%83%E6%95%B0%E6%8D%AE/0711-22/2497-1925%E5%B9%B4%E5%9B%9B%E5%B7%9D%E5%A4%A7%E7%81%BE%E8%8D%92%E6%97%B6%E7%9A%84%E9%A5%A5%E6%B0%91.jpg"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http://file1.jydoc.com/%E5%85%83%E6%95%B0%E6%8D%AE/0711-22/2497-1925%E5%B9%B4%E5%9B%9B%E5%B7%9D%E5%A4%A7%E7%81%BE%E8%8D%92%E6%97%B6%E7%9A%84%E9%A5%A5%E6%B0%91.jpg" \* MERGEFORMATINET“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饥民惨状(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2分)(3)请结合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4分)22.(10分)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片截取了几十年动荡变迁的史实,从白鹿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中提示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白鹿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鹿三:皇粮被抢了。嘉轩:被谁抢了?鹿三:当兵的。子霖:皇帝都没了,皇粮交给谁呀,清家完了!嘉轩:新皇帝年号叫啥?子霖:叫大总统,年号民国。根据对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话中的“皇帝”指的是哪位皇帝?“清家”指的是哪个朝代?(2分)(2)对话中的的临时“大总统”指的是谁?这年间发生的革命及其标志是什么?(3分)(3)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材料反映了这次革命有何重要意义?(5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2)结合图三、图四思考,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2分)(3)结合上述两个问题思考,图五、图六中的两位领导人在解决经济危机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6分)24、(10)材料一: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孙中山选集》材料二: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要求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临时中央局书记。材料三: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主要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请结合材料回答:(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3分)(2)材料二、三中的纲领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这两个纲领有何不同?(4分)(3)材料三中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了吗?它是如何继承孙中山的未竟的革命事业的?(3分)25、(10分)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等要求。但会议被英、法、美等国操纵,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了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国人震怒。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游行示威学生提出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在对德国约上签字”……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4分)(2)材料一中的会议具体指的是哪次国际会议?操纵这次会议的国家是哪些?(4分)(3)请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26、(12分)歌曲中的历史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歌曲三: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苦,胜利会聚甘孜城。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请回答:(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2)歌曲二中,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4分)(3)歌曲三唱出哪一重大会师?(2分)(4)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4分)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 大溪三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 大溪三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doc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