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项目五 高炉四大操作制度及高炉日常操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炉炼铁生产过程,掌握高炉冶炼的主要反应。2.了解高炉炉渣的成分和作用、炉渣碱度的含义及表达式,掌握高炉炉渣结构、矿物组成、性质及其对高炉冶炼的影响。3.理解铁氧化物还原反应的热力学规律,掌握生铁渗碳及生铁的形成过程。4.了解选择与确定高炉基本操作制度的依据。5.能够对高炉基本操作制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上部调剂与下部调剂。6.了解炉况调节的顺序,掌握炉况调节的原则。7.了解碱度的调整方法、原则。8.掌握炉况调节原则,能够进行热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的调节。9.掌握炉况的判断方法,能够对炉况进行判断。10.要求了解炉前出铁操作的主要任务,了解炉前安全生产知识,了解出铁口的构造、撇渣器的构造及维护,了解出铁安全注意事项。11.掌握炉前操作五项指标,能够进行炉缸安全容铁量的计算及出铁次数的计算。12.要求能够进行开铁口、堵铁口及退炮清炮等操作;能够进行撇渣器、铁沟操作。13.能够分析常见铁口、撇渣器工作失常的原因,并能及时处理。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3个任务,安排12课时。三、教学重点本项目通过对高炉四大操作制度的学习,明晰合理的操作制度应能保证煤气流的合理分布和良好的炉缸工作状态,促使高炉稳定顺行,从而获得优质、高产、低耗和长寿的冶炼效果。掌握高炉炉内日常操作以及高炉炉前日常操作规范。四、教学难点掌握高炉炉内日常操作以及高炉炉前日常操作规范。教学内容任务一 高炉四大操作制度知识储备一、热制度1. 热制度的含义2. 表示热制度的指标3. 影响热制度的因素4. 炉缸热状态的控制二、造渣制度造渣制度是指根据生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选择使炉渣的熔化性、稳定性以及软熔带的温度区间都能满足高炉冶炼需要的炉渣组分。1. 高炉炼铁对选择造渣制度的要求2. 炉渣的作用三、送风制度1. 送风制度的含义2. 风速和鼓风动能的选择3. 送风制度是否合理的判断4. 送风制度主要参数在日常操作中的调节四、装料制度1. 装料制度的含义2. 装料制度的内容可供高炉操作者选择的装料制度的内容有:批重、装料顺序、料线、装料装置的布料功能变动等。任务实施一、高炉冶炼的基本过程1. 高炉炼铁生产过程2. 高炉冶炼的主要反应二、高炉冶炼的基本制度和操作调节1. 确定合理操作制度的依据2. 送风制度3. 热制度4. 造渣制度5. 装料制度任务二 高炉炉内日常操作知识储备调节炉况的目的是控制其波动,保持合理的热制度与顺行。选择调节手段应根据对炉况影响的大小和经济效果排列,将对炉况影响小、经济效果好的排在前面,对炉况影响大,经济损失较大的排在后面。它们的顺序是:喷吹燃料—风温(湿度)—风量—装料制度—焦炭负荷—净焦等。一、碱度的调整二、热制度的调节三、送风制度与装料制度四、炉况的整体判断与调节任务实施一、高炉炉况判断1. 正常炉况的特征2. 判断炉况的方法3. 炉温变化的征象和原因二、高炉炉况的上下部调节1. 上部调节2. 下部调节3. 炉温调节4. 炉渣碱度调节5. 风压的调节6. 装料制度的调节7. 炉况调节的原则知识拓展一、高炉炉况的日常调剂1. 炉温的调剂2. 炉渣碱度的调剂3. 料速的调剂4. 风温的调剂5. 风压与压差的调剂6. 喷煤量的调剂7. 煤气流分布的调剂任务三 高炉炉前日常操作知识储备一、炉前操作指标炉前操作指标是衡量和评价炉前操作水平的主要指标,主要有以下五项:1. 出铁正点率2. 铁口深度合格率3. 出铁均匀率4. 高压(全风)堵口率5. 上渣率二、出铁次数的确定1. 出铁次数的计算三、炉前安全生产知识1. 高炉煤气安全知识2. 炉前操作安全任务实施一、出铁操作1. 出铁口的维护2. 铁口泥套二、出铁操作1.出铁前的准备工作2.出铁操作(1)出铁安全注意事项(2)开贴口(3)出铁期间的操作(4)堵铁口(5)人工堵铁口(6)退炮操作(7)清炮三、出铁事故及其处理1. 铁口工作失常及其处理2. 泥炮事故及其预防四、撇渣器操作撇渣器位于主铁沟的末端,用于渣、铁分离。撇渣器操作要求达到渣沟不过铁,铁沟不过渣,铁水流经撇渣器时不憋流,渣铁顺利分离。1. 撒渣器构造及原理2. 撇渣器的操作3. 撇渣器的维护4. 撇渣器的事故及其处理五、铁沟操作及事故处理1. 铁沟操作2. 铁沟事故及处理项目小结1. 通过《高炉四大操作制度》的学习,要求了解铁矿石还原过程及生铁的形成;了解高炉操作的主要任务,以及通过什么方法实现高炉操作的任务;熟知高炉的几种基本操作制度;了解热制度的表示方法、影响因素、炉缸热状态的控制及调节顺序;了解高炉炼铁对选择造渣制度的要求、炉渣的作用;掌握造渣过程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掌握送风风速和鼓风动能的选择;掌握送风制度主要参数在日常操作中的调节方法;掌握装料制度的表示方法及影响因素;掌握无料钟布料特征及布料方式;掌握装料制度的调节原则;要求了解高炉对冷却设备的要求、及冷却制度管理。2. 通过现场实习及实训室学习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能通过高炉现场的一些直观表象,对炉内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3. 通过《高炉炉内日常操作》的学习,要求了解炉况调节的顺序,掌握炉况调节的原则;了解碱度的调整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掌握炉况调节原则,能够进行热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的调节。4. 通过生产现场学习要了解炉况向凉向热时的原因、表象,并能够进行炉温调节;要明确正常炉况的特征,掌握炉况的判断方法,能够对炉况进行直观判断和仪表检测,按照炉况调节原则进行调节。5. 通过《高炉炉前日常操作》任务的学习,要求了解炉前出铁操作的主要任务,掌握炉前操作五项指标,能够进行炉缸安全容铁量的计算及出铁次数的计算;了解炉前安全生产知识。了解出铁口的构造、撇渣器的构造及维护。6. 通过现场实习或在模拟仿真系统的练习,要求了解出铁安全注意事项,能够进行开铁口、堵铁口及退炮清炮等操作;能够分析常见铁口工作失常的原因,并能及时处理;能够了解在出铁前撇渣器岗位的准备工作,掌握正常出铁时撇渣器的操作,牢记注意事项,能够处理常见事故;能够进行正常出铁时的铁沟操作,能对常见事故进行处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