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共22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导入新课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利用了凸透镜,他们成的像有什么规律呢?有什么不同呢?
1.通过学习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比较不同点。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的关系。
3.加深对物理问题思考研究思路的理解,掌握凸透镜成像实验要点。
学习目标
讲授新知
(1)提出问题。
讲授新知
1.设计实验步骤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分析和结论。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时,像的正倒、大小、实虚跟什么有关系?
讲授新知
2.提出问题及猜想
猜想:凸透镜成像时,像的正倒、大小、实虚可能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
讲授新知
3.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注意: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设计实验时,要对物距及像距的概念完全理解。
讲授新知
3.设计实验
物距是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像距是光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分别使物距u在:
讲授新知
3.设计实验
(1)大于二倍焦距(u>2f)。
(2)等于二倍焦距(u=2f)。
(3)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4)等于一倍焦距(u=f)。
(5)小于一倍焦距(u观察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的变化。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讲授新知
4.进行实验记录现象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讲授新知
4.进行实验记录现象
(3)当f讲授新知
4.进行实验记录现象
(4)当u=f时,不成像。
讲授新知
4.进行实验记录现象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讲授新知
4.进行实验记录现象
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讲授新知
5.分析和结论
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物距减少,像距增大,即物像同方向移动,像跟着物体在移动。
讲授新知
5.分析和结论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成实像时物像异侧,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讲授新知
5.分析和结论
总结实验结论如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讲授新知
5.分析和结论
总结实验结论如下。
知识总结
学以致用
1.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A.实物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答案:D。
学以致用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为20厘米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3厘米,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f >20cm
B、13cmC、10cmD、6.5cm答案:D。
学以致用
3.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得到清晰缩小的像,他应该( )
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