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章 磁与电本章概述教学内容 第1节 磁现象 第2节 电流的磁场 第3节 电磁铁 第4节 电磁继电器课程标准 2.4.2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2.4.3 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教材分析 本章在学生已有电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磁场为主线,揭示电与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它既是前面电学知识的发展,也是后面学习信息传递的知识基础。学情分析 对于一些简单的磁现象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磁的知识,感性体验比较丰富,学习起来较容易。本章框架第1节 磁现象素养目标1.知道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4.知道磁化现象。重点难点重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转换法、模型法的应用.难点:感知磁场,建立磁场模型并探究磁感线的形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故事导入: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 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从而引入新课。情景导入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岛上,草不生长,鸟不歇脚,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光秃秃,只有坚硬无比的青石头.奇怪的是,每当海轮驶近小岛附近,船上的指南针便会突然失灵,整只船就像着了魔似的被小岛吸引过去,使船只触礁沉没,好像有死神在操纵!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种现象与磁场有关,那么什么是磁场,磁场有什么性质,学完本节,你的疑惑就会迎刃而解.课堂探究一、认识磁体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gǔ)、镍(niè)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3.磁极(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在磁体的两端。(2)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N极。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体周围有什么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 磁场 。2.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磁场 发生的。3.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为该点磁场方向。4.磁感线(1)沿磁场中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画出一条带箭头的曲线叫做磁感线。(2)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 切线方向 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曲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的 强弱 。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 北 极出来,回到 南 极。5.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即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6.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三、磁化的秘密1.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2.磁性材料:能被磁化的物质大多数是含铁、钴、镍的合金或氧化物。板书设计第1节 磁现象一、认识磁体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镍(niè)、钴(gǔ)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3.磁极:(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在磁体两端。(2)规定: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做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N极。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二、磁体周围有什么1.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2.磁感线:沿磁场中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画出一条带箭头的曲线叫做磁感线。3.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4.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三、磁化的秘密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当堂检测1.下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体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体所吸引,是因为其材质可能含有( B )A.银 B.铁 C.铝 D.锌2.小天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A.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B.同名磁极相互吸引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互相作用了3.如图甲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小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体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乙中的( D )A. B. C. D.4.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B.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C.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D.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5.如图所示,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古文《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司南静止时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 磁场 ,司南的握柄应为该磁体的 S (选填“N”或“S”)极。 教学反思备课资源司南司南是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指南针的始祖。1.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指南针的始祖。2.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鬼谷子·谋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唐 李商隐 《序》:“为九流之华盖,作百度之司南。” 宋 陆游 《十月二十四子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诗:“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3.司南车的省称。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使大夫宴将送至国而还,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朞年而还至。”《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4.犹司晨。 唐 杜甫 《鸡》诗:“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杨伦 笺注:“ 夔州在南,鸡司昏晓,今失其司晨之职,故曰巫峡漏司南。”参见“司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