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15.1 两种电荷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神奇的静电球范德格拉夫起电机各种电路板实验1: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起头发实验2: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水流实验3: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能吸起纸屑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被摩擦后的带了电(或电荷)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摩擦起电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容易吸附灰尘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D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A.塑料与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C.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D.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到桶的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C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一样吗?知识点二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玻 正 橡 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两种电荷将两个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两个橡胶棒相互排斥将两个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两个玻璃棒相互排斥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电荷相互吸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物体所带电荷都一样吗?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电荷相互吸引玻璃棒带A电荷橡胶棒带B电荷许多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在自然界中所有带电的物体,都没有同时吸引A、B两种电荷的现象存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答:能。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它们带了同种电荷。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虽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是带电体也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不能确定。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D有三个带电的小球,甲吸引乙,乙吸引丙,那么当甲和丙靠近时,看到的现象是( )A.互相吸引B.互相排斥C.既不相吸也不相斥D.无法判断B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电荷的多少,符号是Q。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定义:单位:电荷量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构造作用:原理:检验方法: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了电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粗略比较物体带电量的多少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验电器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B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分子多个原子单个原子知识点三 原子及其结构物质的构成原子电子原子核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电中性)(带正电)(原子中心)(绕原子核运动)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最小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元电荷:e=1.6×10-19 C通常,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氢原子示意图锂原子示意图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正电荷多于负电荷,所以玻璃棒带正电;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正电荷少于负电荷,所以玻璃棒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怎样理解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5-1-1-1-1-1+8-1-1-1-1-1-1-1-1+5-1-1-1-1+8-1-1-1-1-1-1-1-1-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摩擦起电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起电的原因及实质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 _______,周围的电子绕其运动。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摩擦起电的现象,请举出一个实例:原子核得到干燥的秋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越梳理头发蓬松得越厉害(合理即可)实验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验电器A、B 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验电器A 的电荷量没有变化,验电器B 仍不带电。实验现象实验分析AB电荷不能在橡胶棒中定向移动实验结论知识点四 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探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实验2: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 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电荷在金属棒中可以定向移动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AB实验探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都是导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玻璃、干木头、空气、陶瓷、油等都是绝缘体。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AB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存在自由电荷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电荷束缚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动。金属:自由电子食盐溶液:阴离子、阳离子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自由电子。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条件改变时可以相互转化导体和绝缘体试一试:连线空气塑料陶瓷玻璃石墨橡胶油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导体绝缘体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A.人 体、大 地、铜钥匙 B.橡 皮、煤 油、塑料袋 C.铅笔芯、盐 水、玻璃杯 D.瓷 瓶、空 气、钢板尺B两种电荷两种电荷电荷间相互作用验电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表示电荷的多少(Q)单位:库仑摩擦起电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结果:两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种类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电荷量:原子及其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导体和绝缘体导体:绝缘体:导电原因:导体和绝缘体_____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内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没有可相互转化1.如图所示,图甲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 电荷,图乙中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_电荷,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_____________。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都能_______碎纸片、碎羽毛、碎泡沫塑料等轻小物体。正负摩擦起电吸引2. 如图所示的仪器叫 ,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验电器是根据 电荷相互 的原理制成的。 验电器同种同种排斥3.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时,若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若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 4.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 和核外的 组成,前者带 电,后者带 电,并且后者每时每刻都在绕着前者运动。 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带负电原子核电子正负5.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 ( )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上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上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上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上A6. 一般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属于绝缘体的是 。(均填序号) ①陶瓷 ②铅笔芯 ③塑料尺 ④钢尺 ⑤盐水 ⑥食用油②④⑤ ①③⑥7.金属导体易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大量的 ( )A.带负电的原子 B.原子核C.带正电的原子 D.自由电子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