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共4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共4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第1课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学习目标
1、 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2、我国人民追求民主道路的历程印证了什么道理?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特点、真谛是什么?
★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一种新型的民主?
★5、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什么?
6、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新知导入
说道到“民主”一词你想到了什么?
新知导入
第一目
民主的足音
新知讲解
结合视频,运用你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认识“民主”的?
民主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
民主制度
具体国情
要求
实现
依据
有一种历史叫铭记,有一种保障叫法治,有一种参与叫民主。生活在民主国家的我们,你感受到民主的力量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民主。
名言解读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民本思想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孟子·离娄上》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如何认识民主
新知讲解
如何认识民主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反对专制
新知讲解
如何认识民主
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具体国情
日本
美国
中国
新知讲解
如何认识民主
民本思想。
民主价值思想源头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价值的要求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民主价值的实现
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民主道路的选择
新知讲解
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1949.10.1
1921年
1949年
1978年
古代
近代
中国民主价值追求
重要思想源头
辛亥革命未实现还权于民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民主不懈探索
新知讲解
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未实现还权于民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1840年以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交流讨论
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小组交流讨论:
从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中你感悟了什么?
结论:P33、30
(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新知讲解
民主与法治
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问题思考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答案
第二目
新型的民主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你认为新型的民主“新”在何处?
要求:1、小组讨论5分钟,每组选好发言人;
2、结合教材及宪法内容,联系时事及生活实际,寻找“新”在何处。
新知讲解
新型的民主
新知讲解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产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人民
选举
人大
代表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新知讲解
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两会代表的组成)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体现,
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最广泛
最真实
最管用
特点
新知讲解
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和形式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新知讲解
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意义:
(1).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何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探究分享
网络问政成为新的民主协商形式
思考:怎样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
新知讲解
社会主义民主如何落到实处?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现实?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新知讲解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根本途径
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新知讲解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知识配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利的根本途径,是根本政治制度。
是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知识归纳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的民主?
(1)从本质特征上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从民主特点上看: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权利的广泛性
(3)从民主形式上看: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4)从制度保障上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新知讲解
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的参与民主管理。
知识归纳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民主价值)
是什么
(表现)
是什么
(优越性)
为什么
课堂小结
生活在新
型民主国家
民主的足音
新型的民主
民主的内涵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成过程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拓展提升
二十大之问:全过程人民民主
课堂练习
1.(2022年山东威海)《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这表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民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实现
D.民主监督
A
课堂练习
2.(2022年湖北武汉)2022年春节前夕,某社区居委会“小院议事厅”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畅想未来关好生活。这表明( )D
A.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C.民主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课堂练习
3.(2022年浙江杭州)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保证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的声音。这说明( )
①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民主选举包括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形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④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4.为满足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杜绝乱停乱放、入户充电等现象,消除安全隐患,某社区居委会在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第三方专业团队设计针对性建设方案推进充电设施安装,聚焦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这一过程( )
A.优化了社区管理结构,扩大了居民的权利和自由
B.体现了多元主体参与,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效能
C.创新了基层治理方式,保障居民充分行使决策权
D.开展了基层民主协商,有效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
D
课堂练习
5.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居委会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要把人民放在心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③办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居委会的责任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6.202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可以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地方自治法规和条例,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自治区的自治机关依法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③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旗三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热点1 2023年全国“两会”概况
材料:2023年全国“两会”概况 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2 000名全国政协委员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协商议政、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智慧和力量。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近3 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1.全国“两会”的召开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2023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传递出哪些信息?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4)“两会”汇集民意,共商国是,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
拓展提升
人民网推出2023年度“两会来了,我托领导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将持续到全国两会闭幕。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截至今年,“捎句话”活动已连续推出13年,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2021年,活动首次开通向部委献策通道;2022年,活动与“领导留言板”全新栏目《人民建议》深度结合,累计收到群众有效留言65万件,创历史新高。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说:“网上有民生强音 诚整欢迎网友多建真言”。我们将把增进民生福补放在突出位置,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让发展实绩更有 “温度"、群众幸福更有“质感”e。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民参与是社会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行使监督权,不得损害公民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我托领导捎句话,有助于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素质民主。
考点链接
全国两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