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光的色散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杂而炫耀。——屈原见辄与日相互,率以日西,见于东方。——蔡邕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孔颖达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张志和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沈括虹非能止雨,而雨气至是已薄,亦是日色射散雨气。——朱熹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问题思考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问题思考西奥多里克:用装满水的大玻璃球壳模拟水珠,通过阳光照射,观察到了彩虹。笛卡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折射后投在屏上,由于屏离棱镜太近,只看到光带两侧分别呈现蓝色和红色。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三棱镜和屏间的距离扩展为 6~7 m,获得了展开的太阳光谱,并通过多个实验作出了合理解释。演示实验 1.白光通过狭缝、三棱镜后投射到光屏上。 现象: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保持器材位置不变,用红色透光片将白光“变成”红光,观察红光经三棱镜投射到光屏上的现象,标记光屏上光带的位置。 现象:光屏上只出现一条红色的光带。 3.将红色透光片换成绿色透光片,重复实验。 现象:光屏上只出现一条绿色的光带,且与红色光带位置不同。白光通过三棱镜红光通过三棱镜绿光通过三棱镜分析与推理 1.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混合而成的。 2.彩色光带的成因:白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组成白光的不同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___光的偏折程度最小,___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紫一、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 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2.太阳的可见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3.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5.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彩虹、日晕等。4.色散的实质:光的折射(不同色光折射时偏折的程度不同)要制作一个可以发出所有颜色的光的设备,最少需要几个灯泡?问题思考 只需要分别能发出红、绿、蓝三种色光的三个灯泡。 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蓝光 LED 的发明,凑齐了能发出三原色光的 LED ,被誉为“爱迪生之后的第二次照明革命”,其发明人获得了 2014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交流讨论彩色电视机屏幕的原理一种彩色电视机的屏幕放大示意图 电脑中的画图工具通过调整红、绿、蓝的比例可以得到各种颜色。二、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三原色光的混合(相同强度):3.应用:彩色电视机的屏幕等。红光+绿光 = 黄光红光+蓝光 = 品红光绿光+蓝光 = 青光红光+绿光+蓝光 = 白光红蓝绿白黄品红青交流讨论遥控器前端的灯泡 当按下遥控器的按键时,遥控器前端的灯泡会发出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1800 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用温度计测量经棱镜分光后的各色光温度。现象:由紫到红,温度逐渐增加;在红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仍持续 上升;在紫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不上升。结论:历史追踪红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现象: 1801 年,德国科学家里特发现氯化银(白色粉末,易见光 分解变紫并逐渐变黑 )在太阳光谱紫光之外的区域比在紫光 区域更快变暗。结论:历史追踪红外线 —— 红光之外紫光之外 —— 紫外线紫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三、看不见的光1.在太阳的可见光谱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红外线 —— 红光之外紫光之外 —— 紫外线 (1)热效应三、看不见的光2.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红外线有较强的热辐射作用,常用于非接触的加热、取暖。 例:电烤箱、浴霸灯。电烤箱 (2)感应能力三、看不见的光2.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例:红外测温枪、热像仪、自动门(监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时自动开门)、红外线夜视仪、卫星红外遥感。红外“热谱图” (3)遥控能力三、看不见的光2.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将信息搭载到不同的红外线脉冲上进行传输。 例:红外线遥控器。 (4)其他三、看不见的光2.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摄像头夜间用红外线补光红外线感应水龙头 (1)使荧光物质发光三、看不见的光3.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例:钞票用荧光物质印上防伪标记。三、看不见的光3.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3)杀死微生物 例:紫外线灭菌灯。 (注意:使用紫外线灭菌时,人要离开紫外线能照射到的区域。) (2)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 D,促进钙的吸收。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能灼伤眼睛,诱发白内障等眼部疾病;能使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在太阳光谱中的位置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2.色光的混合色光的三原色应用三原色光的混合色光1.色散色散的实质太阳光(白光)的色散现象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太阳光谱红外线紫外线1.人造彩虹:用水和平面镜进行太阳光的色散实验。2.通过实验证明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拓展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