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显微镜和望远镜你知道哪些能起到放大作用的光学仪器?谁的放大本领最厉害?投影仪光学显微镜放大镜仪器种类 投影仪 放大镜 显微镜工作原理凸透镜2f >u> f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u < f正立、放大的虚像 观察与分析1.图中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将物体放大的原理是什么?2f >u>f2.再用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去观察,看到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像。倒立、二次放大3.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u<f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改变光路,照亮被观察物体物镜(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物体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 2f1>u1>f1v1u2一、显微镜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u1—— u2<f2一、显微镜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一、显微镜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结构 成像特点 成像原理 类比记忆物镜目镜整体 — —倒立、放大的实像 2f >u> f 投影仪的镜头正立、放大的虚像 u < f 放大镜倒立、二次放大的虚像罗伯特·胡克绘制的细胞罗伯特·胡克时代的显微镜拓展显微镜的发展 16 世纪,第 1 台显微镜被制造出来。 17 世纪,伽利略、列文虎克等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细胞等, 大大扩充了人类的视野。 18 世纪,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已经提高到了1 000 倍,使人们能用眼睛看清微生物体的形态、 大小和一些内部结构。拓展显微镜的发展冷冻电子显微镜 后来物理学家发现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有极限的, 分辨率的这一极限限制了放大倍率的无限提高,1 600 倍成了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最高极限。 20 世纪,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相继被发明,将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宽到了原子级别,其发明者也荣获了1986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讨论与分享想要看清更小的字,你有什么办法?123456123456你能看清第几行?① 走近看。② 用望远镜看。③ 用手机拍照然后放大……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如中国“天眼”)X 射线望远镜(如中国“慧眼”)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折反射望远镜……伽利略式(物镜为凸透镜,目镜为凹透镜 )开普勒式(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 )……牛顿式(物镜为凹面镜)……体验与分析123456123456你能看清第几行?较薄,焦距大活动:模拟望远镜123456123456你能看清第几行?较薄,焦距大较厚,焦距小体验与分析活动:模拟望远镜1.物镜成_____、_____的像。2.通过这个望远镜看到_____的像。3.目镜的成像原理是______,成_____、_____的像。体验与分析活动:模拟望远镜倒立缩小倒立正立放大u< f二、望远镜1.双凸透镜式望远镜的主要结构物镜(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目镜(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二、望远镜2.双凸透镜式望远镜的工作原理v1u1u2—— u1>2f1u2<f2二、望远镜2.双凸透镜式望远镜的工作原理二、望远镜2.双凸透镜式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结构 成像特点 成像原理 类比记忆物镜目镜整体 — —二、望远镜2.双凸透镜式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 照相机的镜头正立、放大的虚像 u < f 放大镜倒立的虚像交流与讨论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像比用眼睛直接看到的物体更大、更清楚,那么这个像是物体放大的像吗?人眼看到的月亮望远镜中的月亮二、望远镜3.视角(1)概念:从物体两端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处形成的夹角。(2)决定因素:物体的大小二、望远镜3.视角(1)概念:从物体两端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处形成的夹角。(2)决定因素:物体的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探究活动探究问题:视角大小和人眼看到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桌面纸要点提示:① 任意橡皮、任意位置。② 人眼观察,比较橡皮大小。③ 画出视角,测量、比较视角大小。④ 改变橡皮位置,重复几次实验。二、望远镜3.视角(3)作用:视角越大,人眼看到的物体就越大、越清楚。学以致用解释“看清更小的字的方法”原理:123456123456你能看清第几行?① 走近看。② 用望远镜看。③ 用手机拍照然后放大。——让视角变大。——先通过物镜成像“拉近”物体,再通过目镜将像放大一些。——先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像“拉近”物体,再放大一些。拓展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类比理解: 在黑暗中,猫的眼睛瞳孔会放大,以会聚更多的光,看得更清楚。明亮环境中黑暗环境中三、探索宇宙1.探索宇宙的历程伽利略时代的望远镜 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1609 年,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三、探索宇宙1.探索宇宙的历程 1846 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猜想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动轨道。不久,人们用望远镜在预测的位置发现了这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这一发现为万有引力定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三、探索宇宙1.探索宇宙的历程“哈勃”太空望远镜 1990 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避免了大气层对光的干扰,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 2021 年 12 月,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 我国“巡天空间望远镜”计划于不久后发射升空。三、探索宇宙1.探索宇宙的历程 2016 年,中国“天眼”——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反射面相当于 30 个足球场,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 2.5 倍以上。 除光学望远镜外,人们还发明了其他观测太空的仪器。如射电望远镜,这使得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中国“天眼”三、探索宇宙2.对宇宙的认识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 130 亿光年。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1.显微镜目镜成像:2.望远镜物镜成像:3.探索宇宙目镜成像:物镜成像:视角双凸透镜式2f >u>f,倒立、放大、实像u<f,正立、放大、虚像u>2f,倒立、缩小、实像u<f,正立、放大、虚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