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章 家庭用电本章概述教学内容 第1节 家用电器 第2节 家庭电路 第3节 安全用电与保护 第4节 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课程标准 3.4.7 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将之前所学电、磁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完美结合。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本章教材的知识,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动,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一些浅显,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电路”、“电流”等有关知识,对家庭电路知识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害怕,求知欲极高,学习热情一触即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已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初中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体的,对事物的认识仍要感性材料来辅助,因此,学生对家庭电路、火线零线、两种类型触电等的问题的形成原因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困难。本章框架第1节 家用电器素养目标1.初步认识家用电器,通过实例知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2.知道家庭电路的接法,知道插座和插头的接法。3.引导学生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通过观察和联系实际来认识常用的各种电源和用电器。4.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用电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5.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估算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验电笔的使用。难点: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连接方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情境导入1你能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吗?留意一下现在家庭中有哪些电器?三线插头的三条线分别接到什么地方?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为什么必须接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1节 家用电器》。(板书课题)情景导入2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学生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教师:让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分析: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的动画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机、电话将无法使用等。多媒体演示:2003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教师: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器发挥作用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家用电器的知识。课堂探究一、认识家用电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根据家用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可以将家用电器分为:电热类、电动类、照明类、信息类等。2.电热类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靠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进行工作,其基本原理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焦耳定律,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等.二、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插座有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之分.2.常见的插头有两脚插头和三脚插头.3.家庭电路中一般有三根导线,一根是相线,符号为L,俗称火线.还有一根是中性线,符号为N,俗称零线.另一根是保护接地线,符号为PE,俗称接地线.保护接地线通常也不带电.4.插座的作用是插座与电源相连,是用来接插各种家用电器的.5.一般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如电水壶等.没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两孔插座,如台灯等.6.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两孔插座的接法是左边的插孔接零线,右边的插孔接火线;三孔插座的接法应该是左边的插孔接零线,右边的插孔接火线,中间的插孔接地线,即“左零右火中间地”.7.插头的作用:插头是安装在家用电器电源线一端,将其插入插座即可使家用电器与电源连通.8.两脚插头的两个脚分别与火线和零线相连接.9.三脚插头中,上面长的一只脚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下面两只脚接用电器的工作电路.10.三脚插头中间的那个脚比较长的原因:中间的脚长一些,在插插头时,能使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先接地,拔插头时能后断开金属外壳与地线的连接,这样即使家用电器因绝缘不好漏电,电流也会从接地导线流过,人体接触外壳时就没有危险了.11.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接地的原因:为了防止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皮损坏,使金属外壳带电,将金属外壳接地,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会使人体触电.三、家用电工工具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1.验电笔是必备的家用电工工具,用于检查低压导体或电气设备外壳是否带电.2.常见的验电笔前端为金属探头,后端为金属挂钩或金属片,中间绝缘管内装有发光氖管、电阻及压紧弹簧.3.如图所示,验电笔一般由金属笔尾、金属笔尖、电阻和氖管等组成.4.验电笔一般有钢笔式验电笔和螺丝刀验电笔两类.(1)钢笔式验电笔使用方法:手指要按住金属笔尾,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2)螺丝刀验电笔使用方法: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属帽,用金属探头去接触被测的导线.如果验电笔的氖管发光,则被测导线是火线;如果验电笔的氖管不发光,则被测导线是零线.5.若通过验电笔的是交流电,氖管两极发光;若是直流电,则只有一极发光.6.为什么手触笔尾金属体时氖管会发光,而人不会触电呢?答:因为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时,220 V的电压加在验电笔和人体构成的串联电路上,验电笔中电阻的阻值通常在1 MΩ以上,那么通过氖管和人体的电流就小于=0.000 22 A=0.22 mA,这个电流可以使氖管发光,但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7.验电笔中的电阻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氖管发光只需很小的电流,所以验电笔的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板书设计第1节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当堂检测1.以下用电器中,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他三件不同的是( A )A.电风扇 B.电炉 C.电熨斗 D.电水壶2.电冰箱、洗衣机、电暖器等家用电器都用三脚插头,其目的是( D )A.节约电能B.使家用电器获得电能C.延长家用电器使用寿命D.防止家用电器外壳带电时发生触电事故3.在使用验电笔的几种做法中(如图所示),做法丙、丁是正确的. 甲 乙 丙 丁4.请把电饭锅的三条线,按照安全用电的原则,对应连到插头上。答案:如图所示: 教学反思备课资源试电笔试电笔也叫测电笔,简称“电笔”。是一种电工工具,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笔体中有一氖泡,测试时如果氖泡发光,说明导线有电或为通路的火线。 试电笔中笔尖、笔尾、为金属材料制成,笔杆为绝缘材料制成。 使用试电笔时,一定要用手触及试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否则,因带电体、试电笔、人体与大地没有形成回路,试电笔中的氖泡不会发光,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1.测电笔除了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外,还有以下几个用途︰(1)可以用来进行低压核相,测量线路中任何导线之间是否同相或异相。具体方法是:站在一个与大地绝缘的物体上,双手各执一支测电笔,然后在待测的两根导线上进行测试,如果两根测电笔发光很亮,则这两根导线为异相;反之,则为同相,它是利用测电笔中氖泡两极间电压差值与其发光强弱成正比的原理来进行判别的。(2)可以用来判别交流电和直流电。在用测电笔进行测试时,如果测电笔氖泡中的两个极都发光,就是交流电;如果两个极中只有一个极发光,则是直流电。(3)可以判断直流电的正、负极。将测电笔接在直流电路中测试,氖泡发亮的那一极就是正极,不发亮的一极是负极。(4)可用来判断直流是否接地。在对地绝缘的直流系统中,可站在地上用测电笔接触直流系统中的正极或负极,如果测电笔氖泡不亮,则没有接地现象。如果氖泡发亮,则说明有接地现象,其发亮如在笔尖端,则说明为正极接地。如发亮在手指端,则为负极接地。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带有接地监察继电器的直流系统中,不可采用此方法判断直流系统是否发生接地。测电笔是广大电工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用来判别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内部构造是一只有两个电极的灯泡,泡内充有氖气,俗称氖泡,它的一极接到笔尖,另一极串联一只高电阻后接到笔的另一端。当氖泡的两极间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两极间便产生辉光,辉光强弱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当带电体对地电压大于氖泡起始的辉光电压,而将测电笔的笔尖端接触它时,另一端则通过人体接地,所以测电笔会发光。测电笔中电阻的作用是用来限制流过人体的电流,以免发生危险。2.使用方法(1)判定交流电和直流电口诀:电笔判定交直流,交流明亮直流暗,交流氖管通身亮,直流氖管一端亮。(2)判定直流电正负极口诀:电笔判定正负极,观察氖管要心细,前端明亮是负极,后端明亮是正极。(3)判定直流电源有无接地和正负极接地的区别口诀:变电所直流系数,电笔触及不发亮;若亮靠近笔尖端,正极有接地故障;若亮靠近手指端,接地故障在负极。(4)判定同相和异相口诀:判定两线相同异,两手各持一支笔,两脚和地相绝缘,两笔各触一要线,用眼观看一支笔,不亮同相亮为异。(5)判定380/220V三相三线制供电线路相线接地故障口诀:星形接法三相线,电笔触及两根亮,剩余一根亮度弱,该相导线已接地;若是几乎不见亮,金属接地有故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