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教学设计模板一、基本信息学段 高中 学科 政治 联系电话授课课题 价值与价值观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授课时间 11.1 课型 新课 授课时数 1课时单元(主题)名称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或主题)分析:本单元我们明白了“世界是什么”,懂得了“世界怎么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服务于我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单元(或主题)目标:掌握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及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基本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能力。单元(或主题)重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最高价值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单元(或主题)难点: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基本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人民利益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最高价值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二框价值与价值观,对前面的知识点和最后一框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在政治认同上,理解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学精神层面,理解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不同性质的价值观作用不同。在公共参与方面,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做贡献。在法治意识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层面。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对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初步掌握了运用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对第四单元第一 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有了初步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去解开人类社会的斯芬克斯之谜的兴趣,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三、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科学精神:理解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不同性质的价值观作用不同。 3.公共参与: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做贡献。 4.法治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层面。教学重点 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基本内容、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教学策略 老师用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了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价值是一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我们的人生价值有贡献和索取,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是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做出贡献。提升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对有价值的人生的理解,让学生懂得我们要做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意义的人; 因为设问层层递进,设计案例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被调动起来,老师给与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有益于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来学习。通过老师自主剪辑视频:中国抗疫和瑞典抗疫情的鲜明对比,以及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升了学生对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生活在一个最尊重生命和人权的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通过老师自主剪辑视频:人民英雄陈薇和犯妨碍疫情防控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张某喜两中截然不同的人生对比让学生明确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帮助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通过观看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宣誓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寄语,让学生明确我们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终有一天党的使命会交接到我们青年手里,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严于律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通过本节课的课堂整体效果来看,案例恰当,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得到升华,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具准备 图片、视频、PPT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实例分析法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四、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及课程资源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访活动:请同学们说说,为应对新冠肺炎,大家家里准备了什么物品?这些物品都有什么作用? 家里:口罩、酒精免洗洗手液、护目镜、连花清瘟胶囊等等 并叙述它们的作用 在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怎么分析一事物的具体价值所在,并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分别回答防疫物品有哪些?以及具体价值是什么? 让学生知道物品的功能就是它的价值,导入新课: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的价值,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环节二:出示课题 价值与价值观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框题,找到教材相应位置打开,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去学习。那哲学上的价值是什么呢? 在书上寻找价值的含义 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明确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含义。分析完价值的含义,现场做一道题看学生对价值含义把握的情况 思考讨论回答两种情况下蚊子的区别 分析完之后做一道习题,巩固知识点。 哲学意义的价值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环节三: 议题一:是不是任何事物都有价值? 这是物的价值,那人的价值是什么呢? 让学生思考、寻找答案 (1)人的价值的含义: (2)人生价值的内容: 在书上找到人的价值的含义以及内容(1)人的价值的含义: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人生价值的内容: 社会价值(贡献)、自我价值(索取)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贡献。 得出结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了什么。环节四:议题二:对比中华抗疫和瑞典抗疫的区别 播放中国抗疫剪辑视频资料 思考: 分小组:思考、讨论 分组起来说明自己的小组的观点,得出结论: 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对价值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每个人都会对事物或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过渡到本节课第二目中国和瑞典对疫情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那么不同的价值观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呢? 思考并回答问题: 所以让学生要明确,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环节五:议题三:为什么他们会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观看自主剪辑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原因: 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补充:注意:①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往往有差异。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 ③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学生要记笔记。小结原理和方法论 记下来实用干货 记忆原理、方法论… 重视重难点知识。环节六:议题四:同样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呢? 让我们看看他们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真的要为他们点赞。 看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誓言,以及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人的寄托: 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样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议题四同样是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谈感受,引出: 明确一定要做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00后,对于抗疫行动中的00后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也要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党的使命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真的有一天这个重任会交接到我们手里,所以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要不断努力学习,严于律己,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有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环节七:课堂小结 请问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总结:1.价值 2.人的价值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及时巩固。作业设计 1.做本节课价值与价值观的思维导图。 2.为落实新课改要求,让学生写一篇青少年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论文,字数在300字。 作业时间大概为30分钟。 巩固知识点,升华爱国情感,明确责任与担当。板书设计 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最后落脚点;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