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整体教学授课教师 学校、年级 单元课时 8课时课题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单元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单元整体教学理论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对教材单元中的多模态语篇内容及其主题意义进行整体分析,结合学情分析从主题意义、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角度整合利用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语篇,确定具有多维度内在关联的学习小单元及其教学实施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具有整体性、递进性和迁移性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单元学习活动,以整合性输出活动作为评价学生单元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进而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以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李宝荣,2020)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关注学生学习参与的实际获得,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关注文本育人价值,推动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度学习,构建新知,发展思维。依据英语学科能力要素及表现指征框架进行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推动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度学习,构建新知,发展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科育人,落实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评一体化 《新课标》指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达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三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以目标为导向,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是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将教学、学习、评价融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陈新忠,2021)。持续性评价是深度学习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刘月霞 郭华,2018),持续性评价贯穿在单元学习前、中、后,是教学评一体化的保障。单元教学背景分析基于主题意义,分析本单元英语课程六要素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的“科学与技术”主题群,围绕“展望未来”这一主题展开,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技术发展的期待与担忧,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现代科技发展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语篇类型名言、主题图科普说明文访谈对话议论文说明文、书信视频语言知识1.掌握artificial, remote control等相关的主题词汇,构建话题词汇语义网; 2.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将来进行时态; 3.杂志专栏文章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议论文的一般写法; 4.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分析科技发展对未来的影响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文化知识思考人与科技、未来、社会的关系;了解科技给日常家居生活带来的变化;了解科技进步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理解人们对科技发展的不同态度; 关联个体与未来发展,提升人生规划意识;理解梦想的实现和科技的进步都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执着的付出。语言技能综合运用听说读看写技能围绕主题语境理解意义和表达观点。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 2.元认知策略 3.交际策略 4.情感策略二、分析单元语篇,提炼单元大观念 语篇语篇类型语篇内容语篇主题Opening page名人名言 (主题图)引言: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未来是共同创造的Reading and Thinking: Exchange views on smart homes科普说明文(阅读)未来智能家居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未来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积极的影响,科技给日常家居生活带来的变化Using Language (Listening&Talking):Make predictions about future changes电台访谈对话(听力)计算机科学家和建筑师对各自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未来科技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科技给计算机和建筑领域带来的变化Using Language (Reading for Writing):Welcome or reject future changes 议论文 (阅读)人们对科技发展的不同态度 积极看待新技术和未来科技发展Assessing Your Progress Project: Write a letter to yourself from the future语篇填空(说明文) 书信未来图书馆项目介绍 未来的你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以发展的眼光从环境、社会需求等角度综合思考问题; 关联个体与未来发展,提升人生规划意识Video Time视频 微型仿生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任何科技和梦想的实现都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执着的付出整合英语课程六要素之后,基于以上对本单元语篇的分析,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梳理和分析各语篇之间的内在关联:主题一(小单元一) 未来科技在各个领域给人类带来变化(Reading and Thinking,Listening & Talking);主题二(小单元二)面对未来科技(的利弊),人们的态度与选择(Reading for Writing);主题三(小单元三)面对未来科技,我们应该作何准备/如何应对(Assessing Your Progress & Project & Video time),进而形成单元大观念: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知晓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明确努力的方向,要为人类的进步而做准备,不仅要展望未来,还要创造未来。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展望未来”(Looking into the Future)这一主题展开,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技术发展的期待与担忧,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现代科技发展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本单元取材广泛,从智能家居的发展到设备的自动化,从纳米机器人到无人驾驶汽车,从克隆技术到人体器官的复制,等等。这些选材和讨论注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关注科技进步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展望时代发展的方向,辩证地思考人类在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以及能够发挥的作用。本单元由图片及名人名言、说明文、对话、议论文、书信、视频等多模态语篇构成,文本分析如下: Opening page 本单元主题图是一张充满未来概念的创意图,图中的机器人托起一个孩子,孩子背对着读者,仿佛是在与机器人对视,也可能是望向茫茫宇宙,还有可能是在机器人的掌中陷入了沉思。机器人代表先进的科学技术,孩子代表未来,宇宙代表无限。主题图的构图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给人遐想的空间,引发学生思考人与科技、未来、社会的关系。开篇页的引言“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这句话出自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这句话传递了作者对人类创造力的肯定和期待: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 二、Reading and Thinking:Exchange views on smart homes 语篇类型:科普说明文 【What】板块的活动主题是“交流对智能家居的看法”(Exchange views on smart homes)。学生通过阅读一篇介绍未来智能家居的说明文,了解技术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并思考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在有关科技和未来的主题语境下,从居家生活切入话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未来科技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拉近话题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Why】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未来家居的智能化水平及其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主题和内容形成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积极期待和全面思考,形成对未来科技客观理性的态度。 【How】本文是一篇科技类科普说明文。全文五个段落呈现了说明类文本常见的BTEC的内容结构:第一段介绍了背景(Background)和主题(Topic),即在目前家居生活不够安全和节能等背景下,提出未来智能家居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安全、更节能和更舒适的生活这一主题;第二至第四段用“智能控制、健康检查和防范灾害”三种功能解释了文本主题(Explanation);第五段是总结(Conclusion),智能家居时代已经到来但其推广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 三、Using Language (Listening&Talking):Make predictions about future changes 语篇类型:访谈对话 【What】板块的活动主题是“ 预测未来的变化” (Make predictions about future changes),学生听预测未来科技和生活的访谈,电台访谈中的两位嘉宾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家和建筑师,他们对各自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学生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Why】访谈对话中讨论了一些深刻的话题,例如:计算机会不会比人聪明、能不能像人一样思考,未来气候变化会给城市造成什么影响,等等。这些话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他们更加关注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How】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对话中多处使用了表示预测的句子结构和时态,例如: I forecast that、I believe that、will be cleverer、will be programming、will be creating、will put等。这既呼应了该部分的听力策略,又体现了本单元目标语法结构,为学生听后创编对话提供了语言支持。 四、Using Language (Reading for Writing):Welcome or reject future changes 语篇类型:议论文(驳论文) 【What】板块的活动主题是“欢迎或拒绝未来的变化”(Welcome or reject future changes),语篇从一个具体事故出发,引出人们对新技术的担忧和对技术发展的排斥,并用阿曼门诺派拒绝现代技术而按照简朴的农耕方式生活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在不依赖新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如地生活。然后,语篇用新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论证了另一种观点。最后,作者抛出自己的观点,即应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Why】阅读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作者并没有用强烈的语气旗帜鲜明地驳斥某一种观点,而是较为温和地分类综述事实、分析和说明问题,直到表明个人态度,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How】该板块要求学生写对新科技观点的驳论文,在阅读文本中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结构进而掌握驳论文的结构,熟悉文中标识性语言,同时合理组织语言,描述新科技的利弊以及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Assessing Your Progress & Project 语篇类型:语篇填空&书信 【What】Assessing Your Progress板块第一部分是语言知识检测,活动1是通过句子语境选用本单元生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活动2是一篇有关于“未来图书馆项目介绍”的语篇填空练习;第二部分是单元内容评价和自我反思;Project板块活动主题是“未来的你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 【Why】Assessing Your Progress板块第一部分活动设计旨在语言知识检测,第二部分的单元内容评价和自我反思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出发,厘清自己对技术进步的态度和观点,联系自身实际反思本单元的主题意义。Project板块以项目活动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本单元的所学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单元的主题内涵,使之与个体关联,启发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 【How】Assessing Your Progress板块的语言知识检测部分是以挖空填词的形式(句子和语篇)来检测学生本单元所学内容;单元内容评价和自我反思部分是以问答形式来回顾与总结自己本单元所感兴趣的技术以及对技术进步的态度和观点;在Project板块,学生讨论到自己50岁时现在的职业会因为技术进步发生什么变化,进一步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选择自己心仪的未来职业,并从未来职业的视角反观现在的自己,为理想的实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内容要点、写作提纲和范文。 六、Video time 语篇类型:视频 【What】Robert Wood是一名喜爱机器人的机器人专家,他的团队正在开发一款自动的蜜蜂仿生机器人Robotbee。视频介绍了Robotbee的基本情况,团队开发蜜蜂仿生机器人的艰辛,经历数次失败,最后得以成功。 【Why】该板块活动检测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仿生技术的其它应用场景。该板块重点在于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任何梦想的实现和科技的进步都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执着的付出,不是靠空谈和幻想而来的。 【How】通过“看前-看中-看后”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视频学习。看前,学生通过看图、预测、讨论等活动激发好奇心和背景知识,积累话题词汇;看中,进行两遍视频学习,第一遍侧重获取主要内容,检测选词练习,第二遍侧重于速记Robert Wood所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并进行思考、感悟道理;看后,小组讨论两个问题,利用相关图片、视频和思维导图等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活跃思维,进行知识迁移。学生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英语基础个体差异较大,但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英语学习热情高,渴望在课堂活动中获得认可,从而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单元话题】大部分同学都能用英语说出生活中的智能产品的名字,但是,只有少数同学能够用句子描述智能产品的功能与优点,由于日常生活中接触智能产品比较少,而且平时接触到的电子产品仅用于浏览短视频、游戏、聊天等,很少通过互联网了解科技相关的内容,因此他们对纳米机器人、自动化等科技题材有些陌生。同时,用英语谈论新科技的发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而本单元的内容恰好能激发学生对高新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单元语言】在语言知识方面,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一些与本话题相关的词汇,但积累词汇不多,听访谈对话和看视频时记笔记有困难;对于一些科技的话题词汇比较陌生,很难准确地运用英语表达出来。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点和语言技巧,能够获取文本的主要信息。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阅读策略,如略读、跳读和预测等,对文本内容的梳理、阐述以及分析和迁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此外,学生在表达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对自己未来职业以及职业发展未来预测等方面缺少相关词汇句型支撑,有一定的难度。 【发展预期】学生能够积累相关的话题词汇,根据文体和语言特点判断文章的目标读者和写作目的,了解科技进步对日常生活和未来社会的影响,理解人们对此的不同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在议论文中引出问题、阐述观点并论证,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探究主题意义,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展望未来,创造未来。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对本单元内容的深入研读和学生的学情分析,确定单元素养目标:语言能力词汇: 能正确使用automatic, remote control等话题单词和词块。 语法: 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将来进行时。 语篇:1.阅读和理解杂志专栏文章,了解此类文章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 2.阅读和理解议论文,学习如何在议论文中引出问题、阐述观点并进行论证,掌握议论文的一般写法。 3.听懂并理解预测未来科技和生活的访谈。 表达:1.能够运用表示预测的语言功能项目谈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2.能够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有条理地分析科技发展对未来的影响,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够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论据,完成讨论未来科技发展利弊的议论文的写作。学习能力1.能够根据文体和语言特点判断文章的目标读者和写作目的。 2.能够在听力语篇中抓取表示预测的时态和句子结构,获取主要信息。 3.能够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利用语篇衔接手段,有逻辑地组织信息。文化意识1.了解科技发展,尤其是智能家居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2.了解科技进步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理解人们对此的不同态度。思维品质1.能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好奇心,对科技改变未来生活的场景充满想象。 2.能够围绕未来生活的主题主动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有逻辑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能够批判性分析有关科技改变未来生活的不同观点,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按照核心素养四个层面设计的教学目标会显得碎片化,而立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目标设计能涵盖核心素养,在内容上更简练,在表述上做了整合,且是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的。(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 学习理解:获取与梳理相关话题词汇,通过阅读分析和获取文本类型、写作意图、文章结构和语言特征,概括与整合未来科技在各个领域给人类带来的变化,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应用实践:分析与判断科技进步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理解关于未来科技利弊的不同观点,运用相关话题词汇和句型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 迁移创新:联系自身实际,形成对未来科技客观理性的态度,用发展的眼光思考如何应对未来科技。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产出任务设计-课时规划语篇课型课时分课时目标教学逻辑Opening page Reading and Thinking Build up your vocabulary阅读课第1-2课时展望未来,知晓人们对智能家居的看法;了解科技发展,尤其是智能家居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和意义;理解主题意义(重点)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语法课第3课时运用将来进行时来表达事情按计划发展;深化主题意义Listening and Talking听说课第4课时运用表示预测的语言功能项目谈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拓展、表达 主题意义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5-6课时能够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和论据,完成讨论未来科技发展利弊的议论文的写作;应用主题意义Assessing Your Progress实践课第7课时厘清自己对技术进步的态度和观点,联系自身实际反思本单元的主题意义;迁移主题意义 (难点)Video Time视听课第8课时理解任何梦想的实现和科技的进步都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执着的付出。小单元一(第1-4课时);小单元二(第5-6课时);小单元三(第7-8课时)单元学习效果评价“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三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以目标为导向,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单元过程评价一、是否能理解未来科技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 单元过程性评价二、 是否通过了解人们对科技发展的不同态度,写一篇阐述自己观点的议论文? 单元过程性评价三、是否从未来职业的发展,树立人生规划意识? 单元结束评价: 给“未来的你”写一封信,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内容包括未来的你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如何做)。 教师:师生对话、课堂观察、教学活动 单元评价 (测试评价) (KWLAQ) 学生:自评以及互评(口头表达量表、书面表达量表) 依据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目标达成与教学评一体化对照(以Reading and Thinking为例)教学 目标活动形式与步骤活动意图活动层次学习效果评价评价任务评价标准 Step 1 Free talk Look at the opening p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通过观察开篇页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和预测本单元主题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激活学生相关话题词汇。(A1感知与注意) (B1描述与阐述) 学生能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根据单元标题和主题图,了解本单元主题、预测单元内容。 通过看图进行预测和讨论,熟悉单元主题,预测单元内容。收集证据 检查学情(学生是否可以说出相关主题词汇,单元主题,对单元内容进行简单的预测)Activity1 Brainstorm What functions and benefits can smart phones bring us Do you know any other smart products If so, what are they 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利用生活中的智能电子设备图片,引入单元话题。创设真实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A1感知与注意) (B1描述与阐述) 学生能够说出一些智能产品的名称、功能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看图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在现实中智能家电设备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收集证据 检查学情(该生是否可以列举smart phone 的functions 和benefits) 1.获取文本事实性信息,判断文章的目标读者和写作目的,了解此类文章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Activity2 Pre-reading 通过解读文本题目及三个小标题,理解文本写作框架和体裁,推断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帮助学生了解该说明文的语篇特点和语言特点,引出本阅读文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A1感知与注意)(A2获取与梳理) 学生能够根据文章标题和配图预测文章类型和写作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激活与科普说明文的相关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 根据文章标题和配图预测文章类型和写作目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激活与科普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收集证据 检查学情(该生是否找到subheadings,结合图片,完成任务) 2.根据文体和语言特点,阅读文章每个段落的细节内容,对智能家居的功能和优点进行描述与阐释,并能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利用细节信息,有逻辑地组织信息并完成阅读任务。Activity3 Read for details通过找到段落主题句并阅读文章细节内容回答问题,对智能家居的功能和优点进行描述与阐释,培养学生分析语篇结构的意识和策略,提高学生把握语篇的逻辑层次能力。(A2获取与梳理)(A3概括与整理)学生能够细读各个段落,通过关键词定位信息,找到具体内容,并提取、分析、整合文本内容,深入了解智能家居地智能化特征,回答问题。细读各个段落,通过关键词定位信息,找到具体内容,并提取、分析、整合文本内容,深入了解智能家居地智能化特征,回答问题。反思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策略(如果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教师要及时通过问题链的方法去优化和重组学生对主题的认知) Activity4 Read for details通过再次详细阅读文章内容,迅速有效定位并找到文中的信息,通过完成表格,帮助学生以可视化的形式来梳理智能家居带来的影响和变化。(A2获取与梳理)(A3概括与整理) 学生能够细读文章内容,通过关键词定位信息,找到具体内容,并提炼信息,完成表格。细读文章内容,通过关键词定位信息,找到具体内容,并提炼信息,完成表格。 反思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策略(如第二段,该生是否了解intelligent controls 的功能和优点)Activity5 Read for the structure 通过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和分析语篇的文章结构,培养学生分析语篇结构的意识和策略,提高学生把握语篇的逻辑层次能力。(A2获取与梳理)(A3概括与整理)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思维导图。通过小组互学互教,理清文章的结构,完成思维导图。 反馈学习信息,明确学习进程(该生是否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并在小组活动中承担任务、主动发言)3.了解科技发展,尤其是智能家居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和意义。Activity6 Post-reading通过让学生概括总结文章内容,了解科普说明文的语篇特点,锻炼学生的语言分析和概括能力。小组讨论,批判性思考智能家居的优点和目前存在的不足,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客观理性的态度。(B3内化与运用)(B2分析与判断)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文章内容,并总结概括文章信息,完成短文填空,并与小组成员围绕着智能家居的优缺点展开讨论,并用文本中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理解,拓宽主题范围。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文章内容,并总结概括文章信息,完成短文填空。 反馈学习信息,明确学习进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亮点1.基于主题意义,分析本单元英语课程六要素,分析单元语篇,提炼单元大小观念,通过整合单元整体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依据目标和评价任务,设计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以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2.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发展,强调语言的内化吸收,如:完成细读后,让学生听录音,关注语音、语调和情感; 3.可视化图表贯穿整个单元引导学生建构信息,提高思维逻辑性; 4.立足教材,整合并二次开发教材,践行教、学、评一体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