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1.3 运动的快慢校运动会的百米短跑比赛中,观众是怎样判断运动的快慢?终点裁判员呢?序号 姓名 成绩03 张三 12.05s05 小明 12.23s02 李磊 12.67s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长短,路程长的运动快;相同路程,比较时间长短,用时短的运动快。思考:若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呢?例:小聪同学的90m跑成绩为15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他们谁跑得更快?方法:比较他们在1s内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解:小聪: 90m÷15s=6m/s小明: 50m÷8s=6.25m/s > 6m/s答:小明运动得更快。 在物理学中,我们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一、速度1.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比值定义法)2.公式: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变式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s——路程——米(m)t——时间——秒(s)4、 基本单位 m/s 或 m ·s-1读作 米每秒汽车速度表一、速度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读作 千米每小时课堂练习:36km/h= m/s 5m/s= km/h54km/h= m/s 20m/s=______km/h1m/s= 3.6 km/h一、速度5、估算: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3070同步卫星约1000出膛的子弹约700超音速歼击机约250喷气式客机可达120上海磁悬浮列车可达48雨燕约33高速路上的小轿车约5自行车约1.1步行的人约1.5×10-3蜗牛课堂练习:小李家到学校距离4km,他步行上学要多少小时? 例1: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①必要的文字叙述,单位换算②公式及推导③代数据计算,注意带单位。6、计算题格式例2:如图,小名开车到李庄,在A地看到的标志牌如图所示,则按照图上的要求从A地到李庄至少需要几分钟?解:由图可知,汽车最大限速为李庄16km40由 可得①必要的文字叙述,单位换算②公式及推导③代数据计算,注意带单位。2、小明上学通常步行、骑自行车两种方式,(1)已知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为1.5m/s,从家到学校需20min,求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2)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若骑行平均速度为5m/s,小明能在5min内赶到学校吗?课堂练习:课后作业:1、两个选择或填空(基本概念);2、两道简单计算。1.3 运动的快慢第二课时匀速直线运动正、反比例图像列车沿直线运动过山车沿曲线运动机械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二、匀速直线运动1、分类二、匀速直线运动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常见的物体大多做变速运动.特点: 照片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比较间隔距离,得出速度变化情况。为了便于观察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借助相机拍摄频闪照片。0010s20s30s40s300m600m900m1200m0010s20s30s40s200m1200m450m750m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想想议议]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时间 前10s 10~20s 20~30s 30~40s路程/m 300速度/m·s-1 30时间 前10s 10~20s 20~30s 30~40s路程/m速度/m·s-1300 300 30030 30 30200 250 300 45020 25 30 45时间 前10s 10~20s 20~30s 30~40s路程/m 300 300 300 300速度/m·s-1 30 30 30 30(1)正比:①在数学中,两个变量的比值(商)为常数的比例关系例:y=2x 或y/x=2,变量y始终是变量x的2倍,若x增大,y等比例增大3、比例关系:②在物理中,两个变量间除了数值上成正比,还存在因果关系。例: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小车以30m/s行驶了一段时间的结果是小车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常量),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不能说: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也不能没有限制条件说: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反比:①在数学中,两个变量的乘积为常数的比例关系例:y=2/x 或yx=2,变量y与变量x的乘积等于2,若x增大,y减小②在物理中,两个变量间除了数值上成反比,还存在因果关系。例:在A、B两地往返的客车,客车在A、B两地间行驶的路程相等,若匀速行驶的速度越快,其结果是行驶时间越短总路程不变时(常量),匀速运动的物体完成总路程所用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不能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不能没有限制条件:“总路程不变”、“匀速运动”3、比例关系:(3)根据情境,注意区分“变量”与“常量”3、比例关系:2.v是定值,v与s不成正比,v与t不成反比。即v与s、t无关。某一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1.v是定值,s与t成正比;课堂练习:1. 下列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公交车进入公交站台B.商场自动扶梯载着乘客正常上行C.物体运动时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mD.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运动B2. 下列对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的理解(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一定越大C.运行的时间越长,速度一定越小D.速度与路程无关,与时间也无关Dot速度vot路程s0010s20s30s40s300m600m900m1200m4、用图像法表述匀速直线运动时间 前10s 10~20s 20~30s 30~40s路程/m 300 300 300 300速度/m·s-1 30 30 30 30(1)作图:①标横、纵坐标②描点(注意起点位置)③连线(3)如何看图像:①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②看图像的起点、终点;③通过选点看物理量变化;④图像交点处对应物理量相等。otvots4、图像法(2)匀速直线运动图像s与t成正比v与t无关课堂练习:1. 请你根据下列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1) (2) (3)(4) (5) (6)课堂练习:1. 请你根据下列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7) (8)(9) (10)2.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合18km/hC.物体在0﹣2s内和后4﹣6s的平均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5m/s课堂练习:3.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D.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课堂练习:4.(多选题)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的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B.0-70s的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C.t2-t3时间内,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西运动D.从最开始到最后停止的时间内,A、B两车会遇到两次课堂练习:1.3 运动的快慢第三课时1、平均速度的计算2、等距运动的平均速度——特殊值法3、比例问题4、列车时刻表三、平均速度 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做变速运动,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前50m平均速度:后50m平均速度:例: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注意:当同一题中出现多个相同的物理量时,要用下标区分全程平均速度:全程时间:1、小龙骑自行车去学校,开始以2m/s的速度骑行了400m,等红灯耗时1min,接着又以5m/s的速度骑行了500m。求:(1)他去学校用时多少?(2)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课堂练习:2、小王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从家以6m/s的速度骑了1800m,然后等红灯用了1min,再用12min骑了3600m到学校。求:这位同学从家到学校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5m/s)课堂练习:小明骑车从A地到B地,前半程以10m/s的速度前进,后半程以15m/s的速度行驶到B地,求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等距运动解法:(特殊值法)令S=2m,代入计算。2、一玩具小车从斜面静止往下滑动,上半程平均速度为0.2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0.24m/s,则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1、一天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急急忙忙以3m/s的速度快步去学校,走了一半路程时发现时间还早,于是又以1m/s的速度走完后半程,求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课堂练习:拓展:等距运动的平均速度拓展:等时运动的平均速度若已知前半程速度为V1,后半程速度为V2,求全程平均速度V若已知前半段时间速度为V1,后半段为V2,求全程平均速度V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的速度和时间之比分别是1 :2和2 :3,则两车的路程之比是 。2 :31 :3比例问题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1: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9,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是________。课堂练习:从武汉开往上海虹桥的D3016次动车部分路段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2)汉口站至麻城北站的距离是110km,D3016动车从汉口站到麻城北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列车时刻表求:(1)D3016次动车从汉口站到麻城北站耗时多少分钟?1.3 运动的快慢第四课时1、画图示——火车过桥2、列方程——追击、相遇3、找隐含条件——爆破问题复习检测读数:甲、_________;乙、_________。2、右图中时间测量工具是______,其读数为______。3、“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呀山也转”这两句话中的“山不转”选的参照物是______;“山也转”选的参照物是______,说明运动和静止的______性.例:一乘客坐在动车上,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车长150m,从上桥到离开桥,乘客通过大桥时间是20s,求:(1)动车的速度;(2)动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3)动车全在桥上的时间。火车过桥1、小超乘火车出去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500m,途中以72km/h的速度穿过一条隧道,小超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65s,求:(1)该隧道的长度;(2)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多少秒?(3)若该火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0.8km的大桥时,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12s,则该火车通过大桥的速度是多少?课堂练习:2、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长?课堂练习:追击、相遇例: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50m处,乙车速度v乙=20 m/s,甲车速度v甲=30 m/s,请问甲车多久之后能追上乙车?解:甲车追上乙车时路程相等又s=vt,代入上式可得1、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10s追上了它前面150m的一辆匀速行驶的自行车,求这辆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课堂练习:爆破问题1、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1m长的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同时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可用三种方法解答)分析:①若人跑步的用时小于导火线燃烧用时,则安全②若在导火索烧完前,人跑步距离超过600m,安全③若人跑到安全区,导火索还没烧完,安全1、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2)听到回声时,声音传递的总路程;(3)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回声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