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赣州市南康区唐江红旗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说明:1.本卷为试题卷,答案应做到答题卡方可得分。2.本卷共四个大题22个小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嘻闹 桑梓(zǐ) 置之不理 面面厮觑(xū)B. 阴晦 筵席(yán) 大发雷霆 自惭形秽(huì)C. 撩逗 勾当(gōu) 前扑后继 不省人事(xǐng)D. 诓骗 星宿(xiǔ) 形消骨立 箪食壶浆(dān)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欣赏一篇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把全篇文章读完了再去评判文章的好坏。B.既没有雕梁画栋的装饰,也没有威严的石狮子护驾,美名远扬的彩虹桥竟是这般朴素无华。C.妈妈的剪纸,既形象生动,又含义深刻,许多外国人争相购买,称其为天衣无缝。D.“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不仅金庸的武侠小说受到中国大陆人的追捧,还受到世界各地华侨的追捧。B.华老师接手我班数学课程才两个星期,班上不认真学习的同学就减少了2倍。C.夜阑人静时,回想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我辗转难眠。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校园。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语言能力作为一种生产力,已经在语言产业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②事实表明,语言产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③统计显示,我国语言产业从业人员约120万,翻译和本地化业务产值约120亿元。④语言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⑤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语言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也一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⑥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语言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战略武器。A.①③②④⑥⑤ B.④⑥①③②⑤ C.①⑤③②④⑥ D.④①⑤③②⑥5.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购买,班主任老师担心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对同学们说“ 。”A.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B.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C.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吃,你们记不住吗?D.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甲】新晴野望 【乙】雪晴晚望[唐]王维 [唐]贾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倚杖望雪晴,溪云几万重。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6.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诗是一首田园诗,乙诗是一首写景诗;甲诗描写雨过天晴初夏的乡村图,乙诗描绘了一副寒寂的空山晚清图。B.甲诗的开头两句“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具体描写新晴夜望时的美丽景致。C.乙诗颔联选择“樵人”“白屋”“寒日”“危峰”来写,表现出雪后乡村夕阳下的生活场景。D.甲诗表达出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乙诗写出诗人当时想去天台上再度为僧的思想。(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7.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诗融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B.乙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雪”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C.甲诗颔联和颈联描写的角度,由远而近;乙诗颔联的“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D.甲诗的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乙诗诗境有声有色,活泼生动。(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术擅痈疽,更专痘疹。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节选自《鲁云谷传》)【注】①岐黄:指医学。②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③竹肉:指伴奏和歌唱。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云谷/深于茶理 B.非/极险极逆时C.负/米颠之癖 D.余皆非其/敌手也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1)暇( ) (2)尝( ) (3)尤(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2)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鲁云谷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选文做简要分析(3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空缺处。(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闲来垂钓碧溪上, 。(4)山水之乐,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浮光跃金, 。(7) ,病树前头万木春。(8)但愿人长久,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7分)温暖的麦秸张亚凌①我喜欢回忆,回忆在我,是打捞幸福的别样方式。②想想,五六岁或者七八岁,不需要大人照顾了,自己又有了小小的思想,脚下像刮着风,既可以呼啦啦地到处疯跑疯玩,又没到该懂事该帮大人分担劳作的年龄。满脑子都是自己的买卖——钻沟爬崖下河,哪里刺激哪里让大人提心吊胆哪里就是小家伙们的主战场。只有在收麦时节,小家伙们才最最安静,变得异常听话。③——温暖的麦秸,是他(她)们无法抵抗的诱惑!④在小家伙们眼里,世界上最最神奇的莫过于麦秸了,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玩意儿:青蛙,蝴蝶,乌龟,肥胖的羊,憨态可掬的猪,调皮的狗,带着草帽钓鱼的老头儿,拾麦穗的小丫头,好看的蛐蛐笼子……只要他(她)们的小脑袋能想得出来,大人们一定可以用麦秸 (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编出来。 ⑤只是一堆麦秸啊,分明又不只是一堆麦秸,而是富有灵性的麦秸小精灵! ⑥“去——,找直直的长长的麦秸回来,可不许糟蹋麦子。” ⑦奶奶们一声令下,往日里那些没头没脑听不懂话的小家伙们立马飞奔出门。跑到打麦场,开始翻找起来。⑧(1)直直的?咋样才算直直的?长长的?是不是要最最长的?那时的小家伙们分外用心,觉得只有自己找的麦秸完全符合要求——直直的长长的,大人们编出的才会最好看。哪怕被麦穗上的麦芒扎得很不舒服,哪怕被太阳晒得大汗淋漓,一点都不影响小家伙们的认真。 ⑨(2)胳膊下夹一捆自己挑选的直直的长长的麦秸,像凯旋的英雄,又是一阵风,呼啦啦的,便站在了奶奶的面前,一脸期盼。 ⑩看着奶奶将麦秸小心地去掉皮儿,泡入水缸中。是怕麦秸寂寞,还是按捺不住满心的欢喜?小手儿一直在水缸里划拉着,划拉着。麦秸好像很喜欢水,过了一个晚上,胖了,软了,不再死倔死倔宁折勿弯。帮着奶奶把麦秸从水缸里捞出来后,小眼睛就再也不曾离开过奶奶的手。那时,小家伙纳闷了:最最神奇的究竟是奶奶的手指还是麦秸? 后来的场面就热闹了:他(她)们相约在某一天,拿着自己最最得意地玩意儿,看哪家的奶奶手儿更巧。你说他的猪儿太瘦,他说她的狗儿不精神,她又说你的乌龟不像样太笨……反正不是自己手里的,咋看都觉得不够好。其实心里到底是咋样想的,天知道。小孩子的小心眼,谁能猜得出呢?或许她表面在挑着别人的不好,心里却羡慕得不得了。 再后来,就几个人凑在一起,举着那些麦秸的小精灵,编着种种故事,才不去理会什么逻辑什么事实。小狗可以跟青蛙手拉手,小猪可以驮着鸭子去上学,谁让你手里举着小狗鸭子,他拿的是青蛙小猪。 多天后,有一根麦秸散开了,其它的就不那么尽心尽职了,就变得敷衍起来了。不久,整个就七零八散不成样子了。以麦秸为主角的舞台就拉下了帷幕。 而今,该收麦子了,镰刀却藏匿起来,任由收割机无情地绞碎麦秸,温暖的记忆不复存在。 当我的嘴角下撇时,我知道,温暖的麦秸从未离去,只是隐藏于我的记忆深处,稍不留意,我就会被温暖所淹没,甚至,咯咯地笑出声来。《思维与智慧》2019年12期13.文章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与“温暖的麦秸”有关的哪些往事?表现了“小家伙”们怎样的童年生活?请概括。(7分)14.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直直的?咋样才算直直的?长长的?是不是要最最长的?(2)胳膊下夹一捆自己挑选的直直的长长的麦秸,像凯旋的英雄,又是一阵风,呼啦啦的,便站在了奶奶的面前,一脸期盼。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温暖的麦秸”的含义与作用。(4分)16.文章第②段写作者童年的“钻沟爬崖下河”等刺激游戏好像与文章内容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19题。(13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曾学文①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要“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的要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中国戏曲传承千年之后,第一次由 (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政府部门正式提出在学校推广戏曲的通识教育。②为什么要在大中小学校普及中国戏曲教育?因为我们的孩子已经很少了解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时甚至对它们视而不见。假如你问你身边的孩子什么是中国戏曲,看过家乡的戏曲演出吗?许多孩子一定一脸茫然。城市的孩子很多已不会说自己的家乡话,何谈看家乡戏!③也许有人不屑,不就是听听戏,至于吗?孩子们读书都来不及,哪有闲工夫去听戏?这是社会普遍的心理,有人甚至宁愿逼着孩子去学钢琴,也不愿意让孩子去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原因之一是,许多人瞧不起戏曲,觉得它没有钢琴高雅。这也说明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艺术宣传得不够。身为中国人,许多人并不了解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和魅力,不了解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得最为集中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包含了活泼生动的语言、朗朗上口的民歌民谣,集中了中国文化各要素,如诗歌、音乐、舞蹈、武术、服饰、化妆、美术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昆曲《牡丹亭》里有一句台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如果我们不领着孩子走进中国戏曲这座大观园,怎么能够让孩子看到中国文化还有这等姹紫嫣红?④艺术兴趣是需要引导和培育的。我曾经带着戏曲进校园,原以为小孩子会坐不住,但情况恰恰相反。我们特地编排了一些适合孩子年龄和天性的戏曲片段,表演之前,让演员给孩子讲解如马鞭代表什么,船的摇动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一张桌子可以代表什么,戏曲的服装美在哪里……孩子们不但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随着演员的表演手舞足蹈,他们看懂了,看明白了,他们跟着我们走进了戏曲美妙的世界。⑤可见,不是孩子不喜欢,而是我们没有用心以本民族最宝贵的文化去引领,没有让这些文化走进孩子好奇的世界。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唱歌、跳舞、画画,唯独缺少了中国文化艺术中最集大成的传统戏曲的欣赏。做家长、当老师的首先就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乏自豪感,缺乏感情,何来孩子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今天,我们大力倡导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开展戏曲的通识教育,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⑥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戏曲作为美育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我特别高兴现在出台政策,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开展戏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习得一门才艺,而在于让他们熟悉民族文化,感知中国戏曲的魅力,记住自己的文化根脉。⑦戏曲进学校不是小事,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让乡愁有了确实的记忆。17.题目“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拟得好,好在哪里?(3分)18.文章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来谈论?其中心论点是什么?( 4分)19.文章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0. 有的人认为,现在孩子功课紧,没有时间去学戏曲。针对这种观点,作者又持怎样的看法呢?(3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一)综合性学习(6分)21.班级拟举办“名著交流周”活动,要求大家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名著与大家分享,请你们小组从九年级上册课本名著导读推荐的两本名著里(注:《艾青诗选》《水浒传》),选择一篇,写一段推荐词,在活动时与同学们分享,字数200左右。(6分)(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线…………………………………)(二)写作(50分)22.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十九大报告对青少年寄予了厚望。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这份希望呢?请你以“自强不息”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叙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或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B 【详细分析】: A.嘻—嬉 xū—qù C. gōu—gòu 扑—仆 ;D.xiǔ—xiù 消—销。据此,答案为B。2.C 将“天衣无缝”改为“巧夺天工”。3.C 【详细分析】: A关联词位置不当,关联词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主语相同,“不仅”应放在主语的后面。B搭配不当,倍数不能和“减少、降低”搭配,应改为“减少了1|2或减少了50%”。C正确。D成分残缺,“养成”缺宾语,应改为“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据此,答案为C。4.B5.B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6.B (“具体”有误。)7.B ( 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8.D (2分)9.①暇(空闲) ②尝(曾,曾经) ③尤(特别,格外) (3分)10.翻译文中画线语句。①【答案】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但鲁云谷却乐此不疲。(2分)(关键词“病”和“烦”)②【答案】所以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2分)(关键词“解人韵士”,可通过上文推断理解。)11.【答案】①鲁云谷医术高明,擅治癣疽和痘疹,不拘前人古方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每次都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常能起死回生。②鲁云谷有米芾一样的洁癖,痛恨他人吸烟喝酒、采摘花朵、随地吐痰等。③鲁云谷自小多才多艺精通多种乐器,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能与他和谐配合的只有李玉成、王公端两人。(3分)【参考译文】会稽宝祐桥的南面,有家小小的药铺,是我的朋友鲁云谷行医卖药的地方。云谷对茶的道理和学问有深刻的领悟,知心的朋友每天聚集在一起品茶,接连不断地前来,以至应付接待不过来。别人对这种烦琐的事会感到疲倦,但云谷却乐此不疲。他的医术擅长治疗痈疽,更专长于治疗痘疹。但都凭聪慧明审行事,治疗不一味效法前辈医师,处方不一味沿袭古书,每次都是考虑病情后再配药剂,并不沿袭旧方,医术高明。民众始终怀疑他没有把医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不尊重信奉古代医学的条条框框,所以凡是得了痘疹的人家,不是到了极其危险反常,别的医生拒绝治疗的时候,绝对不会找我的朋友云谷看病。云谷看病灵活机敏,可以救治的就救治,不能救治的看一眼就退避离开,不曾犹豫不决,前顾后盼,接受别人一文钱。他生性极其喜欢洁净,有米芾一样的癖好,痛恨吸烟喝酒,痛恨别人采摘花朵;特别痛恨别人吐痰擤鼻涕弄脏地面。所以不是趣味高尚的人,都不能和他长久交往。他从小就有多方面的技艺,羌笛、胡琴、凤笙、斑管这些乐器,没有不能精妙演奏的。而且特别喜欢吹洞箫为唱曲的人伴奏。以前他和李玉成两人一奏一唱配合得很和谐,后来只有王公端的演唱能和他合调,其余的都不是他的对手。(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1)云归而岩穴暝(2)雾凇沆砀(3)忽复乘舟梦日边(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直挂云帆济沧海(6)静影沉璧(7)沉舟侧畔千帆过(8)千里共婵娟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13.往事(5分):(1)我们”去打麦场找长长的麦秸;(2)奶奶去掉麦秸皮儿,泡入水缸中;(3)奶奶用麦秸编各种玩具;(4)“我们”把麦秸编成的玩具放在一起评比;(5)几个伙伴凑一起,举着麦秸小精灵编故事。童年生活:自由、快乐、纯真、幸福的童年生活。(2分)14.(1)连用几个问句,写出了孩子们内心的疑问(1分),表现了孩子们挑选麦秸的认真、用心,也表现了孩子们对拥有漂亮的“麦秸小精灵”的期盼(1分)。(2分)(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孩子们的动作,将孩子们比作“凯旋的英雄”,把他们奔跑的动作比作“一阵风”(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奔跑时的动作之快,表现了孩子们完成劳动任务时的自豪心情,也写出了孩子们急切期盼得到“麦秸小精灵”的心理(1分)。(2分)15.(1)含义:麦秸,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快乐和幸福;麦秸,给作者留下了温馨的童年回忆等;(2分,答对一点给一分,能结合文章内容,符合文意的答案均可酌情给分。)(2)作用:①作为线索,串起了作者童年点滴往事的回忆;②标题的“温暖”,突出了文章的主旨。③标题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答对两点即可)16.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突出了“温暖的麦秸”在孩子们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1分)。(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3分)17.①好在采用引用手法,引用昆曲《牡丹亭》里的一句台词为题,与本文要谈论的主题完全一致;②好在表达了本文要谈论的主题:戏曲进校园,引导孩子进入戏曲天地,才能让孩子领略戏曲的魅力;③好在采用比喻、反问修辞,形象生动,把园林比作戏曲,把春色比作戏曲的魅力,“怎知”反问,告诉我们要从现在起开展戏曲教育,让传统文化根植入孩子的心灵; ④好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至少答出两点)(3分)18.问题:为什么要普及中国戏曲教育(2分)中心论点:开展戏曲通识教育,不在于让孩子习得一种才艺,而在于让他们熟悉民族文化,感知中国戏曲的魅力,记住自己的文化根脉。(2分)19.采用事实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戏曲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关键是我们要开展戏曲艺术教育,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3分)20.作者认为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许多人瞧不起戏曲,这也说明我们对传统艺术宣传得不够,许多人不了解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和魅力,不了解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得最为集中的艺术形式,所以,学校要开展戏曲通识教育,引领孩子走进戏曲世界。(3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一)综合性学习(6分)21.答案示例一:同学们:大家好!《艾青诗选》是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一本诗歌选集。诗集主要选取艾青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诗歌作品。前期的诗歌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主要作品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火把》;后一时期的诗歌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也有不少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饱含着睿智哲思,主要作品有长诗《光的赞歌》《鱼化石》《镜子》等。艾青的诗歌,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自由;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也有深沉,富有哲理的特点;诗作还明显的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色调鲜明,线条清晰。欢迎大家阅读!(作者1分,诗歌主题、主要意象2分,诗歌艺术特点2分,语言表达通顺1分)答案示例二:同学们:大家好!《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时期施耐庵创作的一部小说。这是一本为“造反者”树碑立传的英雄史诗般的小说,小说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渲染了英雄好汉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表现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形象鲜明,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小说结构独特,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环环相扣,线索分明。小说语言质朴生动,洗练明快,细节精彩,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欢迎大家阅读!(作者1分,题材、主题2分,艺术特点2分,语言表达通顺1分)(注:此题上述答案示例仅供参考,评卷时可以补充丰富。如果学生能用或优美生动或通俗流畅的语言,能用充分的理由来阐述这两本书的可读之处,能达到激起听众阅读欲望的目的,符合字数要求也可以。)(二)写作(50分)22. 参照2022年中考作文标准给分。评分意见: 作文达到基本要求按基准分37分--41分幅度范围内给分,在主题表达、选材用材、语言表达、结构等方面优秀者在42分以上打分。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在36分以下打分。如果只是抄试卷阅读题的10分以下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