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导入
试着谈一谈,在你的记忆里,秋天是什么样的?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作者简介 郁达夫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写作背景
思考题目是“故都的秋”,写的是北京的秋天,那能否换成“北京的秋”?
解题
故 都 的 秋
以前的 首都 秋天
以前的北京的秋天
人文
自然
确定描写的内容因“故都”的修饰而被赋予了厚重的人文色彩
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深切的眷恋之意
“故都”(北平)不仅指明地点,而且“故”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都”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说明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富有韵味。
1·初读课文,扫清不认识的字词。
2·试着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总结每个部分所描绘的内容。
初读感知
划分层次段落
一、总起(1-2)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本文的结构:总——分——总
文本分析
阅读第一段和第二段,找出作者笔下南方的秋天和北国的秋天,分别有哪些特点?
特点: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什么作者多次写到“南国之秋”,有何作用?
作用: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文本分析
秋花图
秋槐图
秋蝉图
秋果图
秋雨图
本文集中描写故都秋景时主要写了哪些景,每个景侧重于描写什么?
文本分析
秋花图秋槐图
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这五幅图分别主要侧重哪个方向来写
如:写秋花侧重写了牵牛花的颜色。
秋花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颜色
落蕊的形状


果实
秋色
为什么牵牛花最好的是蓝色,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冷色 给人清冷的感觉
即“清”
秋声
故都的秋天,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么多声音组在一起是喧闹还是宁静?
宁静 以动衬景
连鸽子的飞声,蝉叫都能听见,反衬故都秋天的安静
即“静”
假如你在这样寂静的秋天,你的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
孤独 悲凉 痛苦
即“悲”
5、这五幅秋景图按什么顺序来写?
这五幅秋景图并无一定的顺序,是作者顺手拈来,随心而作,这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文本分析
本文的“形” 、“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
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故都的秋景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红叶似火的香山,有游人如织的颐和园,有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等,作者为什么不选取这些色彩绚烂的景色,而只选取了表现“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1.)作者处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思想苦闷,逃避现实,因此,笔下的景物就自然是清、静、悲凉的了
(2)作者当时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字”,这样看来,作者选择“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也就不起怪了。
(3)郁达夫个性忧郁善感,是个抑郁质的人。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碧绿色的天,漏下来的一丝日光和蓝色的牵牛花,本身就带着清冷,闲适的感觉。作者在当时赶往北平,也是在忧伤落寞中,获得些许放松和闲适。但作者不说自己的感受,而是在清晨看碧绿的天,看蓝色的牵牛花,将自己的情感和景物相连,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颂秋);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悲秋)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主旨
作业
1.背诵三首有关于秋天的诗句。
2.试着用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方式写一篇小短文。
3.阅读《北平的四季》
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