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2节 电功率 1 度=1 kW·h = 3.6×106 J电功公式: W = UIt (普遍适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能表电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电能的计量:知识回顾W =U2RtW = I2Rt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工作相同时间,消耗电能不一样想想议议电饭煲和电风扇工作相同时间,消耗的电能相同吗?1、这两只灯泡的铭牌上的数据有什么含义?2、它们工作相同时间,消耗的电能相同吗?想想议议电能表可以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常常可以发现:电能表的铝盘在使用一只节能灯时转得慢,在使用电热水器时转得快。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是否与用电器的种类有关!这两种用电器究竟有什么不同?电能表的铝盘转动越快,说明电流做功快;转动越慢,说明电流做功慢。 1.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是 W。 常用单位:1 kW = 103 W 1 W = 103 mW一、电功率(P )电灯泡做功300J,用时15s;电风扇做功1200J,用时40s,电功率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P =WtP =UIW —表示电功(焦耳/J)t —表示通电时间 (秒/s)P —表示电功率(瓦特/W)1W=1J/s公式:3.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所用时间之比又因为W=UIt,则1.下列关于电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A.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它的电功率越大B.用电器工作的时间越短,它的电功率越大C.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D.相同时间里消耗电能越多的用电器,它的电功率越大典例突破2. 某次雷电的电流约1.8×104A,电压约108V,放电时间约0.001s。这次雷电的电功率约多少千瓦?释放多少能量?解析:这次雷电的电功率约为P =UI = 108V×1.8×104A =1.8×1012W = 1.8×109kW释放的能量为W =UIt = 108V×1.8×104A×0.001s=1.8×109J典例突破kW·h 和 kW 是两个不同物理量的单位。变形P =WtW = P t1kW·h = = 3.6 × 106J1000W×3600s如果 P 和 t 的单位分别用 kW、h,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的另一个单位:千瓦时(度)。1 千瓦时可以看做电功率为 1 kW 的用电器使用 1 h 所消耗的电能。二、“千瓦时”的来历 一位电视记者在讲到某工厂上半年共节约电5 000 kW · h 的时候,手举一只理发用电吹风机说:“我这只电吹风是 500 瓦的,也就是 0.5 千瓦,这个工厂节省的电力可以开动 10 000 个这样的电吹风”。这位记者错在哪里 这位记者的说法混淆了电能和电功率概念。想一想3.一台电视机 5 h 耗电 1 度,这台电视机的功率是多少 答:这台电视机的功率是 200 W。解:P = = = 0.2 kW = 200 WWt1 kW·h5 h典例突破4.某电视机的电功率是 150 W,每天使用 3 h,一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按 30 天计算)解:P = 150 W = 0.15 kW t = 3 h×30 = 90 h 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是 W = Pt = 0.15 kW×90 h = 13.5 kW · h答:一个月用电 13.5 kW · h。典例突破5.1 度电可以供 40 W 的灯泡工作多长时间?答:1 度电可以供 40 W 的灯泡工作 25 h。解:t = = = = 25 hWP1 kW·h40 W1 kW·h0.04 kW典例突破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P额U额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P额=U额 I额三、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亮度P实当 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正常发光当 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可能烧毁用电器当 U实 < U额 时, P实 < P额;不能正常工作特别注意: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而实际功率有很多个。P = UII =URP =U2R在计算电功率时,经常还用哪些公式呢?P =WtP =UI公式:思考P = UIP = I2RU =IR1. 两盏电灯并联接在同一电源上。甲灯的电阻为500Ω,乙灯的电阻为1200Ω.则相同时间( )A: 甲灯的电功率大 B: 乙灯的电功率大C: 甲、乙两灯的电功率一样大 D: 无法判断2. 已知R1﹕R2=3﹕1,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之比为 ;若将它们串联连在电路中,则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之比为 。A.B. P = I2R选公式C. P =UIP =U2RA1:33:1A.B. P = I2R选公式C. P =UIP =U2R小于B3.电阻R1=4Ω,R2=6Ω,串联在电路中,两电阻消耗电功率大小关系P1 P2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甲乙两个用电器,并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上,甲乙消耗的电功率关系是P甲>P乙 ,则甲乙用电器电阻相比较是( )A: R甲>R乙 B: R甲<R乙C: R甲=R乙 D: 无法判断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