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电阻的测量》总课时数: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课题: 第3节 电阻的测量【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2.会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3.通过探究,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课型: 教法: 学法: 教具:【课题导入】问题引入(1分钟)如图所示的是数字式的欧姆表和指针式万用表。上述两种仪表都能直接测量导体的电阻。实际上将电压表与电流表配合起来也能测量导体的电阻。想一想,上一节中与这种测量方法相关的公式是R=U/I。【预习生成】( 2分钟 )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2.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是I=,其中I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U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符号______;R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__。3.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 。4.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自学交流】(6分钟)自学探究一:测量导体的电阻自主阅读教材P80~81内容,完成本探究:1.实验目的: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导体电阻。2.实验原理: 。3.实验器材:电池组、待测电阻、单刀开关、 、 和 、导线若干。4.实验电路图:(画出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5.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处;(3)闭合开关,调节滑片,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4)计算导体阻值;(5)求电阻的阻值的平均值。6.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平均值R(Ω)1237.分析与论证:电阻是导体 ,和导体中的电流及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自学探究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自主阅读教材P81,完成本探究:【临摹仿做】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池组、小灯泡、单刀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连接电路;(2)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3)闭合开关,调节滑片,读取并记录几组电流表、电压表数据;(4)计算小灯泡的阻值。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23分析与论证:在不同的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说明灯丝的电阻随 的升高而增大。【展示互动】(12分钟)【精讲点拨】(7分钟)例:如图所示,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某同学把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这样会造成( )A.烧坏电流表 B.烧坏电压表 C.烧坏小灯泡 D.小灯泡不亮【达标检测】( 10分钟 )1、一个电灯泡,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一次电阻,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一次电阻,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比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大10倍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两次测量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 B.两次测量通过灯泡电流不同C.两次测量灯丝温度不同 D.两次测量室内温度不同2、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电阻R的阻值为 Ω。3、一个20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 )A.0~0.6A,0~3V B.0~0.6A,0~15VC.0~3 A,0~3 V D.0~3 A,0~15 V4、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电路连好实验器材后,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但电压表指针不动,这可能是 ( )A.电流表烧坏,电路开路B.电流表完好,与电流表相连的导线断了C.电压表接线柱处导线短路5、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6、.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的原因。【总结提升】(2分钟)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