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升初高频考点)数与代数(专项训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22 洪泽区)连续六个自然数,前三个数的和是72,那么后三个数的和是( )
A.75 B.81 C.87 D.93
2.(2022 鼓楼区)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和b,这个数可以表示为( )
A.10b+a B.b+a C.10ab D.10a+b
3.(2022 上虞区)读下列数时,要读出两个0的是( )
A.2022000 B.2002022 C.2022002
4.(2022 电白区)2022中的“0“表示( )
A.没有 B.起点 C.占位 D.分界
5.(2022 腾冲市)1500里面有15个( )
A.千 B.百 C.十
6.(2022 腾冲市)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3009 B.1000 C.6320
7.(2022 红安县)把3个0,3个5组成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
A.500505 B.550005 C.555000 D.500055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2022 松阳县)截止2022年4月30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三十三亿四千四百五十二万八千剂次,横线上的数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
9.(2022 木兰县)198903060是一个 位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10.(2022 丰都县)丰都县一至六年级现有在校学生36327人,这个数读作 人,不改变大小写成 万人,四舍五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为 万人。
11.(2022 二七区)据了解郑州市2022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中,2022年即将开通5条地铁线路,分别是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17号线以及城郊线,预计总投资26858000000元,这个数读作 ,改为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12.(2023 巴州区)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11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为144349730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人。
13.(2022 彭水县)非零自然数中,个位是偶数的数一定是 的倍数。在两位数中,6和9的最大公倍数是 。
14.(2022 全南县)同学们,祝你即将度过六年愉快的小学学习,六年来我们学习了数与代数、式与方程、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数学知识,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很多数学知识。请问:最小的合数是 ,2022年一共 天。
15.(2023 巴州区)若a÷b=7(a、b为自然数)。那么a和b最大公因数是 。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6.(2022 平昌县)在整数中,数位与位数为同一概念,没有区别。 (判断对错)
17.(2022 慈溪市)200300中的“3”是中的“3”的100倍。 (判断对错)
18.(2022 彭水县)省略325602万位后面的尾数后记作32万。 (判断对错)
19.(2022 二七区)甲数比乙数多15,乙数就比甲数少15。 (判断对错)
20.(2022 秦安县)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n+1一定是奇数。 (判断对错)
21.(2022 井冈山市)a是自然数,且a÷b=3,那么a一定是b的倍数。 (判断对错)
22.(2022 甘肃)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的积是这个数的平方。 (判断对错)
23.(2022 泾阳县)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60.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4.(2022春 东昌府区期末)用短除法求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①36和24 ②16和56 ③32、12和16
25.(2022 阳朔县)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91.5﹣12.5+8.5 (2)0.8×2.5×1.25×40 (3)125+0.75×74+75%
26.(2020秋 广东期末)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7.(2022 永康市)如图这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4公顷,请你用阴影部分画出公顷。
28.(2021 固始县)请你根据每幅图写一个分数,并在图中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示这个分数。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9.(2022 崂山区)光明小学组织了人工智能编程竞赛活动。六年级共有100名同学参加了比赛,其中有18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其他同学均获得二等奖,获得二等奖的同学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0.(2022 菏泽)下面每格代表5m,小兔的起始位置在0点处。
(1)小兔先向西跳了4格到A点。在图上标出A点。
(2)小兔再从A点向东跳了30m到了B点,在图上标出B点。
(3)A点和B点离0点的距离分别是 米和 米。
(2022 铁西区)实验小学六年二班有男生24人,比女生多4人,六年二班一共多少人?
(2022 立山区)张老师家上个月用电数是292千瓦时,电费是146元。李老师家电费是138元,用电量是多少千瓦时?
(2022 陵水县)家电商场昨天上午卖出3台电风扇,下午又卖出同样的5台电风扇。如果每台电风扇150元,家电商场昨天卖出电风扇共收入多少元?
(2022 雷州市)红富士苹果每千克15元,妈妈买了4千克,一共要付多少钱?
35.(2022 临漳县)李校长和三位老师带领39名学生乘车去北山游玩。
(1)王红认为:李校长大约要带1000元钱,才够他们的往返车费。
(2)刘晓认为:李校长大约要带2000元钱,才够他们的往返车费。
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请写出你的理由。
(小升初高频考点)数与代数(专项训练)
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答案】B
【分析】前三个数的和是72,根据“三个数的和÷数的个数=平均数”求出前三个数中间的数,为72÷3=24,进而得出前三个数和后三个数,然后求出和即可选择。
【解答】解:前三个数中间的数为:72÷3=24,所以前三个数为23,24,25,后三个数应为26,27,28,后三个数的和为:26+27+28=81。
故选:B。
【点评】根据总数、个数和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前三个数中间的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若十位上的数字是b,那么十位上的数就表示10b,个位上的数是a,就表示a,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b+a,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和b,这个数可以表示为10b+a。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位数的组成及意义。
3.【答案】C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各数再作选择。
【解答】解:2022000读作:二百零二万两千,读一个零。
2002022读作:二百万两千零二十二,读一个零。
2022002读作:二百零二万两千零二,读两个零。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
4.【答案】C
【分析】根据万以内整数的认识即可解答。
【解答】解:2022中的“0“表示占位。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万以内整数的认识。
5.【答案】B
【分析】个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十”,百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百”;1500里面有15个百,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500里面有15个百。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组成知识和数位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A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按照数位顺序读,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各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A.3009读作:三千零九,读一个零;
B.1000读作:一千,一个零也不读;
C.6320读作:六千三百二十,一个零也不读。
所以只读一个零的数是3009。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要注意0的读法: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答案】C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各答案中的数,然后选择。
【解答】解:500505读作:五十万零五百零五,读出两个零;
550005读作:五十五万零五,读出一个零;
555000读作:五十五万五千,一个零也不读出;
500055读作:五十万零五十五,读出一个零。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注意0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填空题(共8小题)
8.【答案】3344528000,334453万。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解答】解:截止2022年4月30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三十三亿四千四百五十二万八千剂次,横线上的数写作:3344528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334453万。
故答案为:3344528000,334453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写数时要注意零的写法,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9.【答案】九,一亿九千八百九十万三千零六十,2。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面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据此写出。
【解答】解:198903060是一个九位数,读作:一亿九千八百九十万三千零六十,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2亿。
故答案为:九,一亿九千八百九十万三千零六十,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0.【答案】三万六千三百二十七,3.6327,4。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此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来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解答】解:36327读作:三万六千三百二十七
36327=3.6327万
36327≈4万
故答案为:三万六千三百二十七,3.6327,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1.【答案】二百六十八亿五千八百万,268.58,269亿。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答】解:26858000000读作:二百六十八亿五千八百万,26858000000=268.58亿,268.58亿≈269亿。
故答案为:二百六十八亿五千八百万,268.58,269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分级读即可快速、正确地读出此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12.【答案】十四亿四千三百四十九万七千三百;14。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答】解:横线上的数读作:十四亿四千三百四十九万七千三百。
1443497300≈14亿
答: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14亿人。
故答案为:十四亿四千三百四十九万七千三百;1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分级写或借助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写错数的情况,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13.【答案】2;90。
【分析】根据偶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的求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非零自然数中,个位是偶数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在两位数中,6和9的最大公倍数是90。
故答案为:2;90。
【点评】本题考查了偶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的求法,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4.【答案】4,365。
【分析】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是合数;根据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能被4整除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是平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先判断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即可求出全年的天数。
【解答】解:最小的合数是4。
2022÷4=505……2
今年是平年,2月有28天,全年的天数是365天。
答:最小的合数是4,2022年一共365天。
故答案为:4,365。
【点评】本题考查合数、平年和闰年的认识,熟练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答案】b。
【分析】两个数为倍数关系,则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解答】解:因为a÷b=7(a、b为自然数)。那么a和b最大公因数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
三.判断题(共8小题)
16.【答案】×
【分析】位数是指一个数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数位是数字所占的位置;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得出:数位是数字所占的位置,位数是指一个数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
所以“数位”和“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位数、数位的区别,要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17.【答案】×
【分析】根据两个“3”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解:200300中的“3”表示300,中的“3”表示0.3,300÷0.3=100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计数单位,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计数单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18.【答案】×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解答】解:325602≈33万。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19.【答案】√
【分析】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另一个数就比这个数少多少。
【解答】解:因为甲数比乙数多15,所以乙数就比甲数少15。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则另一个数就比这个数少几。
20.【答案】×
【分析】根据偶数和奇数的定义: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n+1不一定是奇数。例如当n=1时,n+1=1+1=2,2是偶数,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奇数和偶数的意义,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21.【答案】×
【分析】由此题可知,a是自然数,且a÷b=3,b不一定是自然数,当b为自然数时,a一定是b的倍数,当b为非自然数时,a就不是b的倍数,如13,就不能说1是的倍数,由此可判断此题。
【解答】解:a是自然数,且a÷b=3,那么a一定是b的倍数,说法错误,因为倍数和因数研究的范围是非0自然数。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考察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不要忽略了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非0的自然数这一点。
22.【答案】√
【分析】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因此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的积是这个数乘这个数,也就是这个数的平方。
【解答】解:例如3的最大因数是3,3的最小倍数是3,3×3=3 =9
由此可知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的积是这个数的平方,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方法。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2、3、5三个数两两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据此求出然后判断.
【解答】解:2、3、5三个数两两互质,所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2×3×5=30;
30是最小的同时是2,3,5的倍数;
所以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60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4.【答案】①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②16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112。③32、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96。
【分析】求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对于两个数来说: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由此依次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36和24
所以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12×3×2=72。
②16和56
所以16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8×2×7=112。
③32、12和16
所以32、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4×4×2×3×1=9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
25.【答案】(1)87.5;(2)100;(3)150。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简算;
(2)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答】解:(1)91.5﹣12.5+8.5
=91.5+8.5﹣12.5
=100﹣12.5
=87.5
(2)0.8×2.5×1.25×40
=(0.8×1.25)×(2.5×40)
=1×100
=100
(3)125+0.75×74+75%
=0.75×(125+74+1)
=0.75×200
=150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26.【答案】,,,,,,,。
【分析】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7.【答案】(作图方法不唯一)
【分析】先求出公顷是4公顷的几分之几,分母是几,就把长方形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几,就把几份涂上阴影。
【解答】解:4
(作图方法不唯一)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求出阴影部分占长方表的几分之几,要注意区别公顷和。
28.【答案】
【分析】图一一共有8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涂色4个就用分数表示;图二一共有15个圆圈,平均分成5份,涂色其中的3个就用分数表示。
【解答】解:如图: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的图示方法。
六.应用题(共7小题)
29.【答案】。
【分析】先求出获二等奖的人数,再求获得二等奖的同学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100﹣18)÷100
答:获得二等奖的同学占总人数的。
【点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30.【答案】(1)(2)
(3)4;2。
【分析】根据数轴知识,分别标出A和B的位置即可,然后根据A和B距离0点的距离解答即可。
【解答】解:(1)(2)30÷5=6(格)
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3)A点和B点离0点的距离分别是4米和2米。
故答案为:4;2。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知识,结合题意解答即可。
31.【答案】44人。
【分析】用六年二班男生人数减去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求出女生有多少人,再加上男生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24﹣4+24
=20+24
=44(人)
答:六年二班一共44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00以内减法、加法的实际应用,先求出女生有多少人是关键。
32.【答案】276千瓦时。
【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可以计算出电费的单价,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计算出李老师家电费是138元,用电量是多少千瓦时。
【解答】解:138÷(146÷292)
=138÷0.5
=276(千瓦时)
答:用电量是276千瓦时。
【点评】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列式计算。
33.【答案】1200元。
【分析】用上午卖出电风扇的数量加上下午卖出电风扇的数量,求出一共卖出多少台电风扇,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共收入多少元即可。
【解答】解:150×(3+5)
=150×8
=1200(元)
答:家电商场昨天卖出电风扇共收入1200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4.【答案】60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计算出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解答】解:15×4=60(元)
答:一共要付60元。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5.【答案】刘晓的说法正确。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老师和学生需要多少元钱,再把需要的钱数相加,求出去的时候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再乘2,即可求出往返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学生票价:38÷2=19(元)
19×39+38×4
=741+152
=893(元)
893×2=1786(元)
1000<1786<2000
所以刘晓的说法正确。
答:刘晓的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实际应用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