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教学设计+知识导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教学设计+知识导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简介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
(
教学目标
)
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及为学之道。
(
教学重点
)
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及为学之道。
(
教学难点
)
1.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及为学之道。
(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展示课件中杨绛先生对孔子、对《论语》的评价,从“可敬可爱的人”和“有趣的书”切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
一、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对本课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采用归纳、对比的方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文本研读
【活动内容】每一章分别讲了哪方面的内容?请对其进行归类。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可对分类进行提示,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珍惜时间”四个方面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概括,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内容】第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在学习、交友、为人等方面的态度。
【活动内容】第二章曾子讲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何理解这“三省吾身”?
【活动内容】第三章中孔子为什么自述其一生中每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他意在说明什么呢?
【活动内容】第四章中“温故”和“知新”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温故”和“知新”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活动内容】第五章阐述了孔子对于“学”和“思”的认识,这两者是什么关系?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借鉴意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学”和“思”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学习中。
【活动内容】第六章和第八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两章又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比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活动内容】第七章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你对“兴趣”的作用有何看法?请结合自身说一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活动内容】第九章在鼓励我们向他人学习的同时,要求“择其善者”,还要“(择)其不善者”。如何理解“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分析句子。
【活动内容】第十章中孔子将逝去的时光比作河里的流水,生动形象地劝人们珍惜时间。你认为还能把流逝的时间比作什么呢?
【设计意图】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时光易逝,要珍惜时间。
【活动内容】第十一章强调“志”的重要性。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志”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坚守志向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有人说,第十二章的内容指出了提升修养的具体方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本章内容。
三、合作探究
【活动内容】《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你认为有怎样的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意识到《论语》的思想对现代人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小结
这十二章语录主要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经受住考验,要坚守志向。
(
课后作业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
(
教学反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课 《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
学习目标
)
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及为学之道。
(
课前学习任务
)
对本课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梳理。
(
课堂学习任务
)
合作探究
1.按主题归类。
每一章分别讲了哪一方面的内容?请对其进行归类。
第一章 第七章
第二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九章
第四章 第十章
第五章 第十一章
第六章 第十二章
2.深入分析,理解每一章的内容。
(1)第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先判断修辞手法,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2)第二章曾子讲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如何理解“三省吾身”?(从此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角度进行分析。)
(3)第三章中孔子为什么自述其一生中每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他意在说明什么呢?(先梳理出每个阶段的特点,然后同桌之间讨论。)
(4)第四章中“温故”和“知新”有怎样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说说自己的看法。)
(5)第五章阐述了孔子对于“学”和“思”的认识,这两者是什么关系?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借鉴意义?(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结合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这句话对自己学习的意义。)
(6)第六章和第八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两章又有什么不同?(朗读这两章的内容,根据句意,找出两章的异同点。)
(7)第七章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你对“兴趣”的作用有何看法?请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可以结合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说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兴趣”所起到的作用。)
(8)第九章在鼓励我们向他人学习的同时,要“择其善者”,还要“(择)其不善者”。如何理解“择”?(先思考“择”什么,再思考“择”有什么作用。)
(9)第十章中孔子将逝去的时光比作河里的流水,生动形象地劝人们珍惜时间。你认为还能把流逝的时间比作什么?(孔子对时间的比喻,体现了时间的什么特点?还有哪些事物具有同样的特点?)
(10)第十一章强调“志”的重要性。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志”的理解。(联系自身实际,也可以举别人的例子,说说“志”对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1)有人说,第十二章的内容指出了提升修养的具体方法。请谈谈你的理解。(小组内讨论:本章指出了哪些方面的具体方法?)
3.古为今用。
《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你认为有怎样的意义?(根据本课中十二章的内容所传达出的深刻道理,与当下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思考其对现代人的意义。)
(
本课
小结
)
(
课后任务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