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 课时 时间: 课型:新授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2.让学生知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语:人体是由很多个细胞组成的,成年人的身体里细胞数可达到1014个。这么多细胞都是来自受精卵这一个细胞。一个细胞是怎么变成这么多的细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二、出示目标、自学指导过渡语: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之后,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同学们自学课本56~57页,回答相关问题。1.生物体内的细胞数量是怎么增加的?2.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是什么?3.染色体是什么?DNA是什么?4.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变化?要求:8分钟之后,看谁答的最准确。三、尝试自学、独立思考(一)学生看书,老师注视全班学生,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二)教师提问检测自学指导。(背诵知识点,两分钟后抽查)过渡语:好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自学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自学情况。(二)自学检测1.完成课本57页练习题1—3题。要求:8分钟后检查大家的完成情况。四、反馈质疑、精讲点拨过渡语:好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任务了,接下来我们来对一下答案。1.纠错白板展示答案,同桌之间互批。答案(1)× √ ×(2)(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3)过程: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 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变化: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意义: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2.调查学情(1)统计全对的学生人数并适当表扬。(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错题,互相讲解。(3)教师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3.预计错题(3)意义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五、课堂总结、延伸升华同学们,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分裂过程,希望同学们下去可以看一些有关细胞分裂的视频,从而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六、板书设计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细胞分裂1.概念:一个→两个,即细胞数目加倍2.过程:核分裂→质分裂→膜(壁)分裂3.染色体的结构:DNA、蛋白质4.染色体的变化:复制→平均分配二、细胞生长三、生物体生长的原因1.细胞分裂:数目增多2.细胞生长:体积增大七、当堂训练、分层优化过渡语:好了,接下来我们来接着做题,通过练题来巩固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1-7题。要求:1.时间为10分钟2.认真审题,看清题目3.课后收回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