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2.通过比较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能够熟练运用速度公式进行平均速度计算。重点难点1.对速度概念的理解。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导学过程导学:观看PPT,分析哪位运动员跑的最快。自主探究一:比较运动的快慢1、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①相同 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 的物体运动得快。比如百米赛跑过程中谁跑在前面谁就快。②经过相同 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 的物体运动得快。比如百米赛跑先到终点的用时间少,就更快。2、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①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②速度的国际基本单位:米/秒(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换算关系为: 可知1m/s > 1km/h.③分类: 速度和 速度。④平均速度定义(只能表示不能决定):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 其中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练习:1.小张骑电动车以28.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8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48km,那么( )A. 小王的速度最快B. 小李的速度最快C. 小张的速度最快D. 三人速度一样快合作探究二: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是 (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运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 和 都不变。②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③速度-时间图像和路程-时间图像v/(m/s) s/m0 t/s 0 t/s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练习:1.如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如图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 )A.在0~1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1s~2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C.在0~3s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2mD.在0~3s内小车移动的距离为1m合作探究三:平均速度的计算1.物体运动速度(包括快慢和方向)发生 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①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②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练习:3.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经过的路程是24m,然后停止2s,最后又4s经过路程42m,这个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整个8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当堂检测1.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对于公式V=S/t理解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路程与时间无关D.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3.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甲所示,物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1)物体在0~1s 内处于 状态. )(2)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 m/s.(3)物体在4~6s 内通过的路程是 m。4.位于乌蒙山区的赤水河红军大桥已全面建成,工程师以1.6m/s的速度走过大桥,用时1 250s,桥长 m.驾驶员驾驶工程车以40km/h的速度在桥上行驶,看到桥栏杆向西运动,可知大桥是 (选填“东西”或“南北”)走向的,工程车驶过大桥用时 min.5.如图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1)请你解释两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你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计算判断小丽开车是否超速.答案:1.C 2.D3.(1)静止 (2) 0.5 (3)24.2000 东西 35. 解:(1)“80”表示汽车通过隧道时,行驶速度不能超过80km/h,“3 600”表示该隧道全长3 600m.(2)①汽车的速度:v===20m/s=72km/h<80km/h,故小丽开车没有超速.②以最大速度80km/h行驶时,所需最少时间:t′===0.045h=2.7min<3min,故小丽开车没有超速.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