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专题六 质量与密度课件(共7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专题六 质量与密度课件(共74张PPT)

资源简介

(共74张PPT)
专题六
质量与密度
一 复习目标
1.理解质量的概念,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会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知识框架
考试内容
学科内容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测量
质量与密度
质量
密度
学科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意义、单位及其换算、性质
测量
测量工具
质量的估测
量筒:读数
密度与生活:求质量与体积、鉴别物质
物理意义、单位及其换算、性质、公式等
密度的测量原理
测量固(液)体的密度
实验探究能力
三 知识点梳理
1.质量
物体所含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而改变。
物质
m
形状
位置
物态
三 知识点梳理
2.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①天平应______放置。②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__________ 。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通过______________调整横梁的平衡。③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盘中,在____盘加减砝码,并调节__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④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中砝码的________加上______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水平
水平平衡
调节平衡螺母


游码
总质量
游码
三 知识点梳理
3.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与它的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_____表示。______是计算密度的公式,其中ρ表示_______,m表示______,V 表示______。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质量
体积
ρ
密度
质量
体积
1.0×103kg/m3
三 知识点梳理
4.密度的测量
(1)量筒的使用:在使用量筒时,首先要看清量筒的______,然后弄清它的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的液面______ ,如果液面是凹形的,则应以凹形液面的______为准,如果液面是凸形的,则应以凸形液面的______为准。
量程
分度值
相平
底部
顶部
三 知识点梳理
(2)液体和固体密度的测量:要测量出某物体的密度,需要测出它的______和______,然后由公式______求出其密度。质量可以用______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测量。对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可以用刻度尺量出它的_____ 、 _____ 、 _____,利用体积公式算出它的体积,从而算出它的密度。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时,固体要浸没在水中。
质量
体积
天平
量筒



三 知识点梳理
5.密度与物质鉴别
根据密度公式_______,分别测出物体的______和______即可求出物体的密度,再从密度表中查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二者对比就可以进行物质的鉴别了。
质量
体积
四 实验探究
1. 实验一:固体质量的测量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
步骤如下:
(1)“放”:把天平放在______台(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
水平
零刻度线
四 实验探究
(3)“调”: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处。
(4)“测”:把被测物块放在_____盘中,用镊子向_____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块的质量。
(6)“收”: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入砝码盒内,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
中线


加上
零刻度线
四 实验探究
2. 实验二:液体质量的测量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步骤基本同固体质量的测量,需要注意的是:
(1)测量时先把一个空杯放在_____盘中,用镊子向_____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标尺上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称量出空杯的质量m1。


四 实验探究
2. 实验二:液体质量的测量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步骤基本同固体质量的测量,需要注意的是:
(2)把液体倒入空杯中,称量出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
(3)计算出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
m2-m1
四 实验探究
3.实验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操作:①如图所示,选取大小不同的三个铝块和三个木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②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体积。③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四 实验探究
(3)数据处理: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把这些点连起来,作出m-V图象。
(2)数据记录
四 实验探究
(4)分析:①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铝块(或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②由图象可知,物体的m-V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这表明物体的体积增大几倍,其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_______。
一定
不同
正比
四 实验探究
4. 实验四: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__________。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待测液体(以盐水为例)。
实验图示:
四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______和______的总质量m1;
②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总质量m2。
盐水
烧杯
烧杯内剩余盐水
烧杯
四 实验探究
数据分析:
①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为m,m=_______;
②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m1-m2
四 实验探究
5. 实验五: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________。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待测固体(以小石块为例)。
实验图示:
四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①用______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______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1;
③将小石块用细线系住,________在水中,记下此时___________的总体积V2。
天平
适量
浸没
水和小石块
四 实验探究
数据分析:
①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记为V,V=___________;
②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V2-V1
五 典型例题
例题1.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A
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
考点一
【答案】A
【解析】物体质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等都无关,故A正确;冰熔化成水,体积变小,但质量是不变的,根据 可知密度变大,故C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B、D均错误。
五 典型例题
【易错点】不能正确理解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方法指导】质量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质量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密度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没有关系,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变化时,密度也变化。
五 典型例题
例题2.在中考实验考查中,小红抽到的试题是“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若此时指针偏向中央刻线的左侧,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天平平衡时砝码使用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零刻度线

64.4
考点二
五 典型例题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零刻度线;右;64.4
【解析】测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左侧,则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由题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10g+4.4g=64.4g。
五 典型例题
【易错点】由于游码具有一定的宽度,左右两边对应的示数不同,许多同学想当然地根据生活习惯按右侧对应的示数去读数,从而导致错解。在读数时,我们只需牢记一点——游码“左侧”对应读数就行了。
【方法指导】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归零,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读取游码示数时,左侧对应读数。
五 典型例题
例题3.小明的爸爸出差带回一对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摆件。它们均为实心的,小明很想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设法测出了喜羊羊的体积为1.5×10-4m3。下表是常见的几种物质的密度。
(1)若喜羊羊的质量为1.335kg,判断喜羊羊是由哪种物质制成的。
(2)若这个喜羊羊用金来做,则它的质量有多大?
(3)若灰太狼与喜羊羊的组成物质相同,测得其质量为1.78kg,则这个灰太狼的体积是多大?
密度与生活
考点三
五 典型例题
【答案】(1)铜(2)2.895kg(3)2×10-4m3
【解析】(1)制作喜羊羊材料的密度 , 对照密度表可知喜羊羊是由铜制成的。
(2)用金制作时喜羊羊的质量
m金=ρ金V=19.3×103kg/m3×1.5×10-4m3=2.895kg。
(3)灰太狼的体积 。
五 典型例题
【易错点】不会用密度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指导】判断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时,先求出物体的密度,再与密度表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计算质量和体积时,要学会密度公式推导式的灵活运用。
五 典型例题
例题4.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
形状如图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然后分别测出各金属组件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组件的体积。
游码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考点四
五 典型例题
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象(如图所示),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象。
五 典型例题
(2)表格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②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_______。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_______cm3。
相同
不同
密度
50
五 典型例题
【答案】(1)①游码(2)①见解析图。②相同;不同;密度③50
【解析】(1)①使用天平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再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①利用描点法作图,如图所示。
五 典型例题
②分析图象,从中找到规律: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这一特性。
③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铝的密度 ,则铝质实心物体的体积 。
五 典型例题
【易错点】不会通过图象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方法指导】该题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图象分析得出结论。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分度值的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做出判断,得到结论。
五 典型例题
例题5.小薇同学在测固体密度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实验室,小薇把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薇选用了一块小矿石,用调好的天平测它
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
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的矿石质量是______g。
水平

43.4
密度的测量
考点五
五 典型例题
(3)如图乙所示的量筒分度值为________cm3,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系了细线的矿石轻放入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底部_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测得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4)实验后,小薇发现使用的20g砝码生锈了,由此导致测得的矿石密度会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
相平
18
偏小
五 典型例题
【答案】(1)水平;右(2)43.4(3)2;相平;18(4)偏小
【解析】(1)使用天平时,要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矿石的质量,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此矿石的质量是20g+20g+3.4g=43.4g。
五 典型例题
(3)量筒分度值为2cm3,量筒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凹液面的底部相平;矿石的体积V=38cm3-20cm3=18 cm3。
(4)所使用的20g砝码生锈了,砝码生锈后质量会增大,这样用较少的砝码或少移动游码就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因此,测得的质量会偏小,据 知,所测量的矿石密度将比实际矿石的密度偏小。
五 典型例题
【易错点】不会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不能判断出砝码生锈后对所测质量的影响。
【方法指导】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固体体积等于量筒中两次液体的体积差。砝码的变化引起的质量测量的变化:若砝码生锈,则所测质量偏小;若砝码磨损,则所测质量偏大。
五 典型例题
六 考点训练
1. 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
B.一块铁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铁块放在地球上质量大,放在太空中质量小
D.一块铁的质量不随上面的三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D
考点一 对质量和密度的理解
【答案】D
【解析】同一铁块做成铁锤和铁管时,形状变了,但质量不变,A错误;铁块变成铁水时,状态变了,但质量不变,B错误;铁块从地球到太空,位置变了,但质量不变,C错误;铁块的质量不随形状、位置、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
六 考点训练
2.李华同学拿了一瓶可乐,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的(  )
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少了
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少了
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少了
D.不好判定
A
六 考点训练
【答案】A
【解析】当可乐掉到了地上,洒出了一些的时候,可乐的量减少了,所以质量减少,但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物质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乐密度不会发生改变。
六 考点训练
D
六 考点训练
3.小芳同学学习了密度公式 以后,对它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B.不论是否为同种物质,m大的ρ肯定大
C.不论V是否相同,ρ大的m就大,ρ小的m就小
D.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物态下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答案】D
【解析】对于同一种物质,在确定的温度和状态下,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A错误,D正确;对于同种物质,密度大小与质量无关;对于不同物质,只有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其密度大,B错误;由m=ρV可知,只有在体积V相同时,密度大的其质量大,密度小的其质量小,C错误。
六 考点训练
4.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 g、20 g和5 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

增加
77.4g
六 考点训练
考点二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左;增加;77.4 g
【解析】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说明右盘质量小,应添加砝码;读数时一定要认清标尺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m=50 g+20 g+5 g+2.4 g=77.4 g。
六 考点训练
5.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
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
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
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六 考点训练
游码调零

5.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
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
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
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六 考点训练
78.4
【答案】(1)游码调零 (2)右 (3)78.4
【解析】根据图示甲,指针已经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托盘上没有物品,而游码在1.2g位置,因此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是游码没有归零。(2)游码归零后,指针向左偏,因此他必须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3)小石块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读数,即为50g+20g+5g+3.4g=78.4g。
六 考点训练
6.小明在校运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______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7
不是
考点三 密度与生活
六 考点训练
【答案】7;不是
【解析】奖牌的密度为: 。,而铜的密度为8.9×103kg/m3,所以该奖牌不是由纯铜做的。
六 考点训练
7.小明想测量柑橘的密度是多少,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则这个柑橘的密度是 kg/m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0.95×103
偏小
六 考点训练
【答案】0.95×103;偏小
【解析】柑橘排开水的质量:m排=m总-m剩=360g-240g=120g;柑橘的体积: ,
柑橘的密度 ,
实验中,测柑橘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时,柑橘会带出一部分水,使排开水的质量变大,测得柑橘的体积变大,因此密度测量值偏小。
六 考点训练
8.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34.5g,向烧杯中倒入90cm3的盐水后,重新称量,待天平刚好平衡时,右盘中有100g、20g、1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是0.5g,则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_____g,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1.12×103
101
六 考点训练
【答案】101g;1.12×103
【解析】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总=100g+20g+10g+5g+0.5g=135.5g,
盐水的质量:m=m总-m烧杯=135.5g-34.5g=101g,
盐水的密度: 。
六 考点训练
9. 小明利用实验研究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铜块的质量,当把铜块放到天平左盘中,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平衡。将铜块质量填入(4)中表格。
(2)将该铜块放到盛有60立方厘米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所示。将铜块体积填入(4)中表格。
考点四 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六 考点训练
项目 质量/g 体积/cm3 /(g/cm3)
铜1
铜2 44.5 5
铁1 39 5
铁2 78 10
(3)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另外一个铜块和两个铁块的质量和体积。
(4)通过计算,将表格中其他数据填写完整。
7.8
89
10
8.9
8.9
7.8
六 考点训练
(5)分析与结论: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同一种物质体积不同时质量不相等,但是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的;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一般是_______的。
一定
不同
六 考点训练
【答案】(1)89(2)10(4)8.9;8.9;7.8;7.8(5)一定;不同
【解析】(1)物体质量m=50g+20g+10g+5g+4g=89g;
(2)水的体积V1=60cm3,水和铜块的体积V=70ml=70cm3,物体的体积V2=V- V1=70cm3-60cm3=10cm3;
(4)通过计算,
对应的数据如表所示:
六 考点训练
10.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选用了体积为10cm3、20cm3、30cm3的三个铝块和托盘天平进行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铝块1(体积为10cm3)的质量,如图甲。这一操作中的错误是 。
六 考点训练
用手拿砝码
(2) 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中。
小组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铝块3的数据与铝块1和铝块2反映的规律不相符,为了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结论,他们将铝块3的质量数据改为81,并用描点法画出铝块的m﹣V 图象,请你在图丙的方格纸中建立坐标系完成他们的图象。
六 考点训练
(2) 改正错误后,他正确操作,将此铝块的质量填写在下表中。
六 考点训练
10 20 30
54
27
81



V/cm3
m/g
3. 请你对他们更改数据的做法进行评价:
。如果是你,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应该是 。
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法不正确
分析原因,重新实验
11.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方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对其进行了测量。
(1)小雨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烧杯中再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然后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牛奶的体积。小聪对小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估,由于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会 ,测得的密度值将偏___。
在烧杯内壁残留牛奶

考点五 密度的测量
六 考点训练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甲所示;
③测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小聪和小雨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1.03
62.0
61.8
60
六 考点训练
(2)小聪和小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牛奶,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得总质量为123.8g;
【答案】(1)在烧杯内壁残留牛奶;大
(2)
【解析】(1)当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难免会沾有小液滴,所以体积测量值会比牛奶的实际体积偏小,由公式 可知,牛奶的密度偏大。
(2)由题图甲可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60mL,即60cm3。由题图乙可知,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50g+10g+2.0g=62.0g,所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m=123.8g-62.02g= 61.8g,则牛奶的密度是 。
六 考点训练
12.小明在滨河阳光沙滩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并对该鹅卵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六 考点训练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六 考点训练

取出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
如图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g。
(4)如图丁所示,鹅卵石的
体积是_______cm3。
(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
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g/cm3。
(6)将该鹅卵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某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戊所示,鹅卵石所受浮力为_______N。(g取10N/kg)
六 考点训练
54
20
2.7
0.2
【解析】(1)平衡螺母的调节要按照“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甲图中指针向左偏,需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平衡;
(2)乙图中,指针右偏,说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稍大,接下来应该取出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
六 考点训练
【答案】(1)右;(2)取出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3)54;(4)20;(5)2.7;(6)0.2。
(4)图丁中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为70cm3,水的体积为50cm3,所以鹅卵石的体积V=70cm3-50cm3=20cm3;
(5)
(6)鹅卵石的质量m=54g=0.054kg,重力G=mg=0.054kg×10N/kg=0.54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示=0.34N,则鹅卵石所受浮力:F浮=G-F示=0.54N-0.34N=0.2N。
六 考点训练
(3)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显示的质量值,m=50g+4g=54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